《大秦:易小川的朋友》第7章 纸出现的最好时机

    [.net]
    听到这一声大喝,郭仁郭义如同条件反射般立即跪倒在地,瑟瑟发抖起来,毕竟他们两人在不久之前还是纯粹的奴隶,今日突然进入秦宫本就已经够紧张了,如何受得了这种惊吓。
    郭鹏也是赶紧拜下,同时也悄悄抬头,查看情况。
    当看到秦皇右侧侍立的老太监紧盯着郭仁手中的卷轴。
    他忽然了然。
    差点忘了,眼前这位始皇帝可是经历过大名鼎鼎的荆轲刺秦事件。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用得不就是地图里藏刀的手段?
    想来,这老太监应该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人了,难怪如此紧张。
    正在他思索如何破局之时。
    秦皇嬴政却是爽朗一笑。
    “无妨,尔等起身吧。”
    老太监听言识趣退下,郭鹏也是松了一口气,果然始皇的气量还不至于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事情就要治他的罪。
    他拱了拱手说:“陛下,我所献的第一件宝物,乃是整个天下的地图,囊括了西域和海外异域的真正意义上的天下地图!”
    “哦?这是你和你的师傅所绘?”
    郭某人还算要点脸,拱手说:“草民不敢居功,此地图乃师傅历时数十年游历天下所绘,我在身后跟着,反倒只帮了些倒忙。”
    “你倒是实诚,那打开吧,让朕瞧瞧这天下到底长什么样?”
    “诺!”
    郭鹏走到郭仁身边,和他一人扯着一边,缓缓将地图展开。
    这是他在现代找人特殊定制的秦代地图,虽然只有两米多长,但内容细致,甚至连各地地形风貌都皆用小字标注出来。
    嬴政亲自走下了龙椅凑近来观看,殿中的侍女太监也都好奇的瞧了过来。
    “画的好精细,鬼斧神工,这字这么小,到底是怎么写出来的?”
    “是用一种特殊的笔。”郭鹏在一旁解释。
    嬴政细细观看了一会儿,突然指了指地图中间。
    “朕的大秦,这么小?”
    “大秦已经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不是大秦小,而是天下太大了。”郭鹏只能是这么说。
    相比之下,大秦的确是比较小,不说世界,南方好多地方现在都还没有纳入版图。
    嬴政感叹说:“本以为朕一统六国,已经坐拥整个天下,想不到是朕坐井观天了。”
    令人将地图撤到一边,嬴政接着看向郭鹏:“你刚才说这是第一件宝物,那还有第二件宝物?朕现在很好奇,你的第二件宝物是什么?”
    郭鹏一笑说:“容草民先卖个关子,陛下可知这地图的材质。”
    “哦?”
    嬴政这才注意到这幅地图的特殊材质。
    很明显不是布锦,更不是兽皮?
    这是何物?
    用着探究的目光,看向郭鹏。
    此时,郭鹏才是一拜,说:“此物为纸,草民献给陛下的第二件宝物,便是这种纸的制作方法。”
    说着,郭鹏从包中拿出一小沓白纸,递给秦皇。
    纸?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
    但丝绸太贵,而且太软,写起来不甚方便,竹简又太过于笨重。
    精致而又轻便小巧,硬度也刚刚好的白纸一出现,立即就让嬴政十分感兴趣。
    得知这是专门用来书写之物。
    回到案台,嬴政提笔便在纸张上写下一行行字,越是写下去,他越是感到兴奋。
    这纸,太棒了!
    字迹清晰圆润,墨迹易干,又比竹简轻便。
    简直是上天赐予的专门书写之物!
    郭鹏在一旁看着这一幕,老神在在,心底也是暗暗发笑。
    这个时代把纸拿出来,的确是最好的时候。
    如果换作士族兴起的时代,郭某人是无论如何也不敢随随便便就把这种东西给拿出来的。
    君不见,蔡伦为什么死得那么惨?
    说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宫廷斗争,实际上还不是因为他搞出了造纸术,降低了知识传播的成本。
    知识不值钱了,士族们拿什么垄断知识?
    拿什么维系家族长盛不衰?
    所以蔡伦被某些人恨上,死得惨也是必然的。
    而秦朝,本来就是一个颠覆性的时代。
    千年血统,抵不过军功授爵。
    这是一个庶民也有机会成为贵族的时代,陈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不是凭空就说出来的,不然为何秦朝之前几千年,从没有人那么说?
    如今,
    血脉至上的时代刚刚过去,而知识至上的时代却还没开始。
    这个时代,纸出现了,真的是最好最好的时机。
    ……
    昨天我发了个加更规则之后,把我给搞懵逼了,有几个大佬,一个人就送了上千朵花,这是什么神仙操作。
    我整个人都看呆了,一开始,我写的是500朵加一章,因为,一个白天过去,鲜花一共也只增了几百朵而已,我还以为速度就这样了……结果刚一发就把我给吓到了,果断改成一千。
    然后,发现还是不行……看了别的同行作者加更规则,好像都是3000鲜花加一章……请问,我现在改成3000还来得及吗?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