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之超级神童》第四十三章 五岁大学生名扬世界

    [.net]
    “华清大学!”
    在全场所有人的注目中,陈安说出了自己的选择。
    此话一出,北大与其他高校代表们瞬间懵了,而华清大学的老教授与招生办主任却是欣喜若狂。
    两人一个箭步就冲了上去。
    老教授一把抱起小家伙,大声欢呼:“安安好样的,选我们华清大学最正确!”
    闻言,高校代表们恨不得一巴掌拍死他。
    而陈安却是头一歪,对其翻了个白眼。
    自己真的喜欢“华清大学”吗?
    不!
    并不喜欢!
    不仅不喜欢,而且还有些反感。
    这种感觉来源于另一个时空的共和国。
    在那个世界,华清、北大、山大……等高校,给什么辣鸡一样的黑人留学生发出巨额奖学金,甚至还分配三个异性学伴照顾。
    而对于自己的国人学生呢?
    它们是抠门扣到极点:住宿拥挤,空调舍不得装,奖学金连外人的一半都没有……
    这特么也叫共和国的最高学府???
    所以,如果仅凭喜好来选择的话,自己绝不会选什么“华清大学”。
    但,有些事不能仅凭喜好。
    华清大学位于首都,在整个夏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能分配到最多的资源,最多的资金……
    更重要的是:华清大学的校长行政级别为“副部长级”。
    在这个权力大于天的国家,政治资源非常重要。
    缘于此,自己只能在“华清与北大”,两所学校中作出选择。
    而北大的名声实在是太差劲了(跪久了,站不起来)。
    所以,只能选择“华清”。
    ……
    当然,以上这些理由,陈安没法说出口。
    毕竟这是另一个时空的事。
    “咳咳!”
    赵省主微微一声咳嗽,吸引全场目光。
    “很高兴我们的小神童选出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省府同意他的选择。以后我们的小陈安就是大学生了。大家鼓掌!”
    赵省主带头鼓起掌来。
    华清大学老教授与招生办主任第一个应和,立即鼓掌。
    众人无语,只能跟着鼓掌。
    “祝贺小神童成为大学生!”
    “祝贺小陈安加入华清大学!”
    “小安安,如果以后在华清呆得不习惯,可以随时来我们北大!”
    “对,小安安,以后也可以来我们电子科大。科大的校门随时为你敞开!”
    众人一边鼓掌,一边七嘴舌地说道。
    听到这些话,华清大学的代表们脸都黑了。
    “好了,各位。中午省府在招待所宴请大家,然后嘛……”
    后面的话,赵省主没有说下去,不过大伙都懂。
    这是“端茶送客”的意思!
    几十号人都在苏江省呆了一个多月了,天天吃省府的,喝省府的……省府就算有再多钱,也扛不住啊。
    所以,大家还是早点回家吃自己吧!
    ……
    缘于此,中午午宴过后,各大高校的代表们纷纷打道回家。
    包括华清大学也是。
    当天晚上。
    夏国《新闻联播》播报了此事。
    神童陈安被华清大学录取的新闻,瞬间传遍全国。随后又经香江媒体中转,传遍整个世界。
    “哇,我们的小神童成为大学生了!”夏国民众热烈地欢呼着。
    “天啦!五岁的大学生,这在世界教育史上可是从未出现过!”西方民众惊叹道。
    “谁知道那个夏国的小孩子报的是什么专业?数学?物理?还是化学……”曰本民众在四处打听。
    三天后。
    一封信件从首都发出,抵达苏江省府。
    签收人是:李琴。
    当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信件的那一刻,李琴立即拆开信封……
    信封是一张大红色的精美贺卡。
    上面写着:
    【华清大学录取通知书】!
    陈安同学:
    由于你的优异成绩,华清大学招生办决定:正式录取你为华清大学4级新生。
    请你于月日前,携带本通知书,前往本校报道。
    ——————————华清大学招生办。年。月日。
    ……
    通知书上并没有写专业,似乎是准备入学后再选择。
    此时,看到鲜红的录取通知书,李琴当场泪流满面。
    “孩子他爹,你看见了吗?我们的儿子被华清大学录取了!”
    “妈妈,别哭!别哭!”
    陈安拉了拉李琴的衣角,轻声宽慰道。
    闻言,李琴蹲下身来,一把抱住自己的儿子,久久不愿放手。
    俗话说:母凭子贵。
    在这个贫穷的时代,没有文化,又没有一技之长的李琴,终于凭借自己的儿子,熬出头了。
    以后陈家再也不会过苦日子了。
    一定不会!
    “安安,娘这一辈子就全靠你了!你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为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做贡献,知道吗?”
    啥?四个现代化?
    对于这个时代的口号,陈安很无语。
    但母亲的心,陈安却可以理解。
    “知道了,妈妈!我以后会努力学习的!”陈安点点头,顺着母亲的心愿说道。
    听到这话,李琴很高兴。
    这时,省府领导们得到消息,纷纷跑过来祝贺。
    当夜。
    省广播台、省电视台同时播报了“陈安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消息。
    全省民众都非常高兴,每个人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那是骄傲、自豪的欢笑。
    作为苏江省的神童,家乡出了名牌大学生,谁不为之高兴呢?
    苏州一中甚至派人给李琴母子送来了锦旗,祝贺小陈安被华清大学录取。
    而曾经认识李琴的“扫地同事”,还托人送来了一篮鸡蛋。
    这在十年代,这可是非常贵重的礼物了。
    收到这些东西,李琴特意让儿子写信,感谢苏州一中的师生与曾经的“同事”。
    不仅如此,李琴还从省府发给儿子的“奖金”里,拿出一些钱,买了不少糖果,托邮递员送回老家……
    苏州一中就是李琴母子的老家。
    没有苏州一中安排的扫地工作,李琴根本不知道去哪里养活儿子。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