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长生丹帝》第三十二章 一锤定音,龙骨水车!(六)

    [.net]
    尤其是关中盆地两极分化,靠近渭河的地方是盆地低洼处,经常被上涨的河水淹没,而山坡处缺乏灌溉。
    旱灾时会出现土地荒漠化,下雨后又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低洼处的农田构成严重危害。
    据史书记载,直到郑国水渠的修建,才有所改善。
    然而郑国水渠的灌溉范围缺不超过三分之一。
    并且,只要关中,巴蜀遭受蝗灾,秦国国库就全都毁了。
    “要是可以在这里发展水利灌溉,一定可以大大改善万民苍生的生活状态。”
    “在这个食物就是真理的冷兵器时代,解决了秦国人民的粮食问题,我的声望值绝对暴涨!”
    “这是切实关系到他们自身利益的东西!”
    秦凡暗自呢喃,心中一锤定音!
    一个清晰的计划出现在了秦凡的脑海当中。
    这个时代所使用的灌溉方式还较为原始。
    只有桔槔和轱辘。
    但是这两种灌溉方式都不能连续灌溉,且效率太低了!
    而这一点,当然难不倒秦凡。
    “系统,给我兑换龙骨水车的设计图纸。”
    “叮,兑换龙骨水车需要消耗声望值五千点,宿主是否选择兑换?”
    秦凡:“……”
    没有想到这系统这么黑。
    兑换一张小小的设计图纸,竟然要五千点声望值。
    要不是秦凡不想麻烦,早就自己画出来了。
    “兑换!”
    “叮,成功兑换龙骨水车设计图纸,消耗声望值五千点。”
    咬了咬牙,秦凡还是兑换了龙骨水车的设计图纸。
    主要是现在这个社会没纸,秦凡总不可能拿着一大团布匹在哪里画吧。
    一张图纸出现在了秦凡的手中,看到上面刻画的精细无比的刻画。
    “想不到古人的智慧如此高明!”
    秦凡不仅感慨,龙骨水车设计的确十分精妙。
    龙骨水车又名翻车,乃是四百多年后的马钧所发明。
    首先需要用一个长约6.6米的木板做一个木槽。
    在木槽的一端安上一个齿轮,另一端安上一个比较小一点的齿轮。
    两个齿轮之间安上木链条,木链条栓上串板。
    这样一来,一个龙骨水车就制作完成了。
    人只要踏动踏板,便可以刮板而动。
    实现水往高处流的目的。
    并且可以“更出更入。”循环不息,连续不断的提水。
    龙骨水车可以将提水的效率提升百倍!
    乃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可见华夏古人高超的智慧!
    ……
    于此同时。
    在秦国关中盆地。
    在一个临时搭建的简易木草房下面,站着数十名赈灾的官兵。
    他们的面前,摆放着一锅锅“粥。”
    说是粥,其实只是在一锅沸腾的水中撒上了一些白米粒。
    因为米粒放的太少,所以这些沸水十分滚烫。
    底下炭火烧的鼎旺,在赈灾士兵用长木勺的搅动之下。
    时不时溅起一些滚热的水珠,高空抛物线的痕迹飞溅到眼前骨肉如柴的灾民们身上。
    今年,是一个大旱之年。
    整个关中盆地的下游地带,都遭受到了史无前列的的旱灾。
    导致这一带的灾民,数量高达30万之巨!
    要知道,战国时期秦国的人口总共也才1000万!
    这段时间以来,已经陆陆续续的饿死了十多万的老百姓。
    剩下的半数老百姓,也在生死边缘挣扎。
    而这些派来赈灾的官员们都是嫪毒的人。
    在赵姬的授意下,嫪毒接过了赈灾的权棒。
    但是嫪毒却是中饱私囊,将赈灾用的粮草和钱财一半都据为己有。
    只拿出百分之一的部分用以做个形势。
    而剩下的百分之四十九则是交给了这些贪官污吏瓜分。
    此时,在这个关中最大的赈灾所里,排起了数条长达几千米的队伍。
    这些灾民灰头土脸,脸上污迹斑斑,头发草乱如同被车辘压过的荒丘上的杂草。
    弯腰驼背,嘴唇泛白,气色枯败,宛如将死之人。
    两只眼睛当中除了绝望还是绝望,毫无半点神采。
    完全没有半点老秦人的风采!
    在这行队伍的最前方,有一个扎着辫子的小女孩,和一个年迈的老妪走在一起。
    老妪身上奇臭无比,颠肺流离中,她几乎半年没有洗过澡了。
    其他人都自觉的离这个老妪远了点,这个小女孩除外。
    小女孩正是发育的年龄,已经十三岁了。
    可是由于营养不良,身高只有十岁孩童的大小。
    “孙女,别急,秦王不会放弃我们的,马上我们就有吃的呢!”
    “你看,就在前面哩,香不香?”
    老妪脱落的牙齿斑斑点点,生硬的挤出了一副笑容,摸了摸小女孩的肩膀。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