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幕后大BOOS》第六十二章 卑微作者求支持!

    [.net]
    李恪与刘基策马并肩而行,朝马场走去。
    “伯温,沈炼与丁显人呢?”
    马场在汉城不远处的一处山谷,由于那里地势平坦倒是颇为适合养马,不过容纳六七万的战马已经是极限了,如今连用来本打算种植的良田都有不少被改为了马场。
    所以李恪倒也不急,虽然此行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仍有一种谜一般的从容......
    既然不急那便索性一边走一边和刘基说起了正事,反正周围全是锦衣卫,又在汉城,根本无需担忧会走露风声。
    “回主上,沈炼指挥使与丁显指挥使怕误了主上的事,此时正率领锦衣卫时刻看管主上要求重点看护的人呢。”
    刘基听见李恪问话,便将二人的行踪如数汇报。
    “嗯,人看押在何处?”
    “在城主府偏院好生供养,不敢有怠慢。”刘基回应道。
    李恪闻言点了点头,其实在决定了计划提前时,这些人对李恪而言便再没有了多大用处,不过却也能发挥些余热为李恪谋取些方便。
    一会去看看吧,然后好安排了他们去处。
    李恪想着。
    “伯温,此次一路走来吾感慨颇多,也见识了如今大唐百姓的状况,所以吾决定,计划提前。”
    李恪认真的看向刘基。
    一统天下刘伯温可不是仅仅说说的,刘基的才智谋略堪称一绝,李恪很多事都是与刘基一同谋定的,刘基身身为李恪的智囊,为李恪提出了不少金玉良言。
    固然,李恪两世为人又有历史可以参考,但论谋略,与真正的绝世谋士还是有所差距的,所以刘基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李恪其他方面的不足。
    刘基见李恪面色凝重,一想到李恪终于决定提前执行计划,一时间激动的手竟有些颤抖。
    “基,愿为主上效死力!”
    一想到李恪当初的豪情壮志,想到一个强大的,史无前例的华夏帝国将会在自己手中呈现于世,想到华夏子民即将永远远离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历史,刘基实在是难以自制激动之情!
    不同于李恪,刘基常常走动于市井之间,见识了太多的百姓疾苦,所以早早的便劝告李恪尽早起事,他认为只有李恪才能让天下大治!但李恪也有所顾虑。
    若是提前起事那世家温水煮慢蛙之策便只能作罢,届时世家该如何清除?
    若是提前起事,各地藩王以及异族怕是又要不安稳了,届时又会徒生战乱,死伤无数,李恪不忍!
    李恪曾将顾虑说与刘基,刘基每每想到这一处也是暗自皱眉却无良计可是施,只好作罢。
    最后刘基只能尽自己所能招收流民于洛阳城,广施粥,安抚百姓,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
    当然,这一切李恪都知道,其中粮草还是汉城所出,导致的结果便是刘基此时在大唐境内已有了不小的仁义之名。
    “主上,若是计划提前那隐患方面......”
    刘基欲言又止,一方面希望李恪能当家做主,还华夏一个太平盛世,另一方面又怕事后有隐患不好解决。
    当真是纠结。
    见此,李恪却毫不在意的笑笑,说道;“伯温不必担心,吾自有良计。”
    刘基这才释然。
    只是刘基不知道的是,李恪心中还有话没有说出口。
    “只是到时恐怕会多些腥风血雨了啊。”李恪心中呢喃。
    不管是世家也好普通百姓亦或寒门也罢,在李恪眼中皆是华夏子民,若非必要,李恪真的不想将屠刀对准他们。
    不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始终这般犹豫,何时才能建立太平盛世?
    牺牲,不管在任何时间都有,有时也是必要的。
    回过神,此时不是想这些的时候,现在主要任务是将汉城方面的布局都看一遍,走马观花也好,以至心里有数才好安排接下来之事。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