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老子是董卓!》第五十七皇章:小皇帝的渴求!(第一更)

    [.net]
    政治向来是黑暗的。
    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让一件事情被放大无数倍。
    例如这一批狗胆包天,敢于克扣刘协膳食费用的宫人们。
    当董卓命令下达的那一刻,有亲卫提刀进入原本刘协的寝宫,很快,惨叫声连绵不绝。
    血腥味伴着腥臭的味道,从这处寝宫飘出。
    而此时的董卓和刘协,以及不久前说着要给董卓当牛做马,从此侍奉在他身边的万年公主,已经是来到了董卓居住的寝宫。
    相比起刘协的寝宫,董卓这里更小一些,但因为貂蝉的精心布置,更为的有人气也更热闹。
    董卓在宫人的面前并没有表现得太苛刻或者怎样,貂蝉为人也温和,对待他们自然谈不上太严厉。
    因而,本应该是冰冷的宫廷,却反而格外的温馨。
    当得知董卓带着小皇帝回来,而且刚刚寝宫所发生的事情传入耳中,貂蝉自然是立刻下令,让宫人们去准备膳食。
    尽管刘协这个皇帝是个傀儡,但明面上的功夫,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相比起刘协的膳食,董卓的用度简单太多,只有那么三菜一汤。
    但刚刚因为膳食而发了一通火的刘协却没有任何的不满,相反很开心。
    这还是第一次,他能够跟相国一起吃饭。
    而且,身边还有姐姐,久违的幸福感,浮上心头。
    一顿饭吃得很慢,席间貂蝉热情的和万年公主谈天说地,两个女人很聊得来,也很投机。
    当得知,万年公主很快也会侍奉在董卓身边时,貂蝉更开心了。
    能够有一个人来和自己分担董卓的勇武,这自然是一件喜事。
    在这个封建的时代,男人三妻四妾才是理所应当的,更何况董卓这样的大丈夫,更应该妻妾成群。
    至于刘协,则看着自家姐姐和貂蝉聊得火热,时不时的插上一句嘴。
    对于这个只有九岁的皇帝,貂蝉倒也没有疏远,相反对他很是亲近。
    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替董卓拉拢人心了。
    对此,董卓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底。
    封建社会的女性,一旦跟了一个男人,做什么事情都是为对方着想,董卓无以为报,也就只好在床第上更努力点,让貂蝉早日如愿。
    而至于是什么愿,当然就是宠爱随身了。
    饭桌上,董卓并没有去和刘协谈任何正事。
    这也算是难得的悠闲,毕竟家和国应该分开。
    等到饭吃完,董卓才带着刘协来到自己平时休息的书房。
    这里面,椅子和桌子摆放着,桌子上还有茶具,这些都是董卓在天工部建立以后,让匠人们制造的。
    跪坐太痛苦了,作为现代人思想的董卓,根本接受不了。
    至于天工部如何安排这些东西,董卓是一概不管的。
    有李儒在,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在他手里都能卖出去。
    进入书房后,董卓开始给刘协泡茶,一人一杯下肚。
    “陛下,以你的名义,草拟一封诏书吧。”
    招文馆和招武馆的建立已经是板上钉钉,差的就是刘协的大义了。
    “知道了相国。”
    对于董卓,刘协当然是言听计从的:“相国,我可以去洛阳看看吗?”
    他就像是被圈养的金丝雀,真的很想飞出去看一看,而不是被这样一直关在笼子里。
    董卓目光落在刘协身上,他在思考这个孩子想做什么。
    但看到刘协眼中的渴望,和纯粹的没有目的的希翼,董卓笑了。
    说到底,来到这个时代越久,权术的日渐融入生活,让董卓也开始变得谨小慎微起来。
    如今的洛阳都掌控在自己手里,军权更是紧握着,他担心什么,或者说害怕什么?
    “可以。”
    最终,董卓答应了刘协。
    一个孩子而已,即便出了宫,他也跑不掉。
    历史上,曹操还能让长大成人的刘协参与屯田,到田里割麦子,为什么到了董卓这里,就必须把他关起来,不让刘协活动?
    害怕?担心?
    想通了以后,董卓百念通达,自然也就不会再那么想了。
    “我会让恶来带你四处转转。”
    董卓端起一杯茶,放在嘴边吹了吹,接着说道:“说到底,你可是天下之主,也该让你看看如今的洛阳。”
    刘协很懂事。
    相信看了洛阳的繁华后,他应该会更懂事。
    真正懂事的人,在知道自己办不到一件事情以后,绝对不会再去强求。
    而这,也算是董卓对刘协的一种规劝了。
    “谢谢相国!”
    刘协很开心,自从半年多以前坐上这个皇位后,他就彻底失去了自由。
    而今天,失去的自由,重新被董卓还给了他,刘协当然很开心。
    而开心过后,就是憧憬。
    刘协在想着,自己该去哪里,出宫以后,该干什么。
    很快,有关于招文馆和招武馆的政令从皇宫中传出。
    而这个时候,负责屯田的贾诩,已经开始着手另一件事务,那就是对养殖牲畜的想法。
    黄牛是肯定不行的,这东西养再多也要用来耕田,老百姓爱护得紧。
    至于羊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但想要普及真的很难。
    最后,贾诩左思右想之下,选定了彘。
    彘这种动物不仅好养活,而且身上的肉很肥美。
    唯一的缺点,就是彘身上的肉臭味很难去除。
    而在董卓给出的方法以后,这种问题自然就不复存在了。
    人们的粮食很快将不再是难题,那么肉食自然也需要跟上。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贾诩作为董卓麾下专门负责粮食的主官,这些事情当然都必须要安排好。
    因而,在选定了目标以后,贾诩就开始命军队进行圈地。
    一切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董卓所理想的洛阳,正在一步一步建成。
    而这种改变,最后会席卷整片天下,成为无法更改的大势所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