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董卓要亲临军营。
这一消息传到吕布耳中,当然是立刻开始准备。
三军召集而起,列成方阵,等待相国的到来。
作为如今全军统帅,好不容易有领导要来巡查,当然是要好好表现。
以吕布为首,张飞、赵云、以及吕布手底下健将等骑在高头大马上,外加身后几万精骑,静待董卓到来。
大概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董卓带着典韦到来,就看到了这样一幕。
吕布率先翻身下马,身后众将跟着照做,更别说为了在董卓面前彰显军队训练有素的骑兵。
几万人同时翻身下马,铠甲声哗哗作响。
众将及骑兵们下马后,瞬间单膝下跪,口中高呼:“参见义父(相国)!”
声浪冲天而起,差点掀翻地皮。
几万人的同时高呼呐喊,即便是董卓听在耳中,都觉得有些热血沸腾。
看,这就是老子的底蕴!
从来到三国,再到现在两个月过去。
董卓能够掌控一切,无视一切魑魅魍魉的资本是什么?无非就是这些百战之兵!
政令通达,无人敢阻,靠的就是这么一支大军!
所以对于自己的核心力量,董卓向来都是很大气的。
“诸君请起。”
董卓带着典韦走向吕布等人,笑着说道:“以后不必如此铺张,我只是来看一看,不是来耍威风的。”
同时看向那些单膝下跪的骑兵,大声说道:“大家快快起来,各自归营。”
骑兵们领命而起,接着牵马散去。
新规中有明确表示。
所有兵马以相国命令为准。
相国不在时,才以众将的命令为准。
这也算是防患于未然的一种表现了。
当然,这种事不能拿到明面上说。
“义父请进!”
吕布站在众将的面前,恭敬的向董卓发起邀请。
董卓当仁不让,带着典韦就走进军营,至于吕布则和典韦同行董卓身后。
其余众将跟上。
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军营了。
统一换上青砖,不管是士兵们住的,还是校场一应如此。
铺上一层水泥,让整个军营看起来焕然一新。
水泥的出现,当然是董卓的手笔。
有青砖没有水泥技术,那造出来的青砖房有何灵魂可言。
军营里微风吹拂,地面上一尘不染。
固然养着十几万的马匹,可却看不到半点脏乱臭的样子。
显然,自己的命令,吕布等众将还是有好好实施的。
古代医疗条件不算好,一点小病都有可能要了百姓的命,更别说每天都要训练,导致浑身汗流浃背的士兵们了。
对此,董卓新规中也做了明确表示,士兵每日都必须洗澡一次。
过去因为没有热水,寒冬洗澡很有可能引发高烧。
但如今热水炉普及洛阳,军营之中自然也是有的。
有了热水,洗澡不再是麻烦,要求士兵卫生,这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再不济,也不能在这上面差了兵将。
军权,才是自己的核心!
这一点,董卓怎么都不会忘记。
“奉先,将士们对如今的俸禄可还满意?”
来到帅帐之内,董卓居于高位,目视吕布说道:“可有士兵对此表达不满,或者认为伙食不好?”
以前当兵,为的就是一口饭。
如今董卓有了钱,对士兵还是很豪爽的。
每个士兵每月能够领到二十文铜钱,而且伙食也在慢慢增加。
每个月还有一天的假期,只是需要分批执行,军伍的条件越来越好,算是董卓对士兵们的体恤。
“回义父,没有!”
吕布恭敬的回答道:“士兵们都很满意,对义父感恩戴德。”
军队的福利增加,如今董卓在军伍中的声望也是越来越高。
即便是董卓从未亲自领兵训练,但因为给士兵们谋取福利的行为,也让他们对董卓心怀感恩。
即便是众将,在军中的威望,也远远不及董卓。
“很好。”
董卓点点头,颇为满意的说道:“奉先治理军队有功,你们这些将军们也做得不错,稍后我会让李儒给你们发下奖赏。”
只要好好办事,董卓向来不会吝啬。
“谢义父(相国)!”
众将自然是很开心。
“奉先啊。”
董卓接着开口,看着一众武将说道:“方才我从书院过来,蔡侍中向我提了一个建议,欲创建招文馆。”
“我一想,咱们军队虽然将领不少,但若是以后继续壮大,唯恐麾下将领不够用,你可有提议?”
三国时期,文臣武将一点也不少。
既然有能力,董卓当然要在这上面下功夫的。
“儿提议建立招武馆!”
吕布想也不想的开口,虽然他直,但不代表傻。
董卓的意思很明显,他怎么可能不懂:“广招天下能人武将,以保证军队的正常运作。”
反正就是效仿书院那边,这有何难。
众将一听,虽有些不满,却也不敢多说。
“如此甚好。”
董卓点点头,看着气氛变得有些不对的帅帐内众将,继续道:“招武馆也尽快创办起来吧。”
“当然,通过招武馆入伍者,需要先经由你们培养一段时间,至少将新规彻底牢记。”
“至于武官品级,就由你们自己来商议决定。”
这要是上来就超过手底下的将士,恐怕哗变不远。
所以董卓把这个权力交给他们自己处理。
有本事的人,从来都不会被埋没。
“喏!”
得到董卓的这条命令,将士们才总算是松了口气。
商量好了这件事情,董卓来到军营的目的也已经达成。
又勉励了众将一番,董卓起身带着典韦离开。
吕布率众将相送,一直送出军营。
而在出了军营以后,董卓自然是直奔皇宫去找小皇帝刘协。
招文馆和招武馆的建立,都需要借助汉庭的余威。
好久没见小皇帝,甚是想念甚是想念啊!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