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老子是董卓!》第五十章:答应我,不养肥了,开宰吧!(第五更)

    [.net]
    曹部长透露出来的讯息,董卓并没有多想。
    或者说,按照他的认知,曹操所说的其他疆域和帝国,应该就是知晓的,历史上的那几个国家。
    因此,并不曾放在心上。
    眼瞅着最麻烦的问题被董相国亲自解决,曹部长心情很是不错,主动端起酒杯给董卓敬酒。
    对此,董卓当然是来者不拒。
    但心中却想着,是不是也该把酿酒这件事情,提上日程了?
    如今地瓜和土豆接连现世,只需要两三个月的功夫,便能够大规模种植,人们将不再因为粮食而发愁。
    而到时候,多出来的麦谷等种植物,就可以用作酿酒之用。
    严格来说,这个时代的酒喝在嘴里,真的是又苦又涩。
    酒精度是真的不算低,但没有后世的过滤系统,喝在嘴里能醉人,却不能给人带来享受。
    而曹操作为情报部部长,显然酿酒这种事情,交给他来办,会是一件非常合适的委派。
    因此,在考虑了一下后,董卓还是决定将酿酒的技术交给曹操。
    也算是作为主公的自己,给予曹部长一个支持,让情报部可以免除为了金钱,而让情报部变得不堪的帮助。
    做下决定后,董卓将酿酒技术全部写了出来,然后交给曹操:“既然要走造星路线,那艺女们的档次得提一提。”
    “白酒的酿造手段给你,你好好利用,到时候手底下的女间谍,就可以彻底卖艺不卖身。”
    “有了名气,再加上足够的银钱支持,到时候相信那些诸王会感谢你的。”
    这也算是布局了。
    “多谢相国!”
    手中捧着酿酒技术的原件,曹操几乎要感动哭了。
    他也是酒中豪客,尽管还未亲眼见到白酒的出世,但只是看一眼,就能了解比现在的酿酒工艺强多少。
    曹部长很肯定,拥有这等酿酒技术在手,不需要多久,他曹操将不再因为钱而发愁,可以安心发展情报部。
    虽然刚开始是为了活命而投奔董卓,但当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曹部长发现,董卓确实是一个能人。
    至少,如果自己坐到他这个位置上,最多只能给予百姓一个和平,还有衣食无忧的环境!
    做不到如董卓这般,给整个洛阳的百姓们,无忧无虑的环境!
    当然,这虽然和董卓手握二十万雄兵有关,但没有能力,照样办不到!
    又和曹操浅谈一会,董卓就和典韦起身。
    下一站,书院。
    踏入其中,学子们朗读的声音响彻耳边。
    为了不让书院受到打扰,书院的选址,是特地选在洛阳之外的。
    为了建造书院,初期的青砖,有大部分运到了这里来,给学生们建造从未见过的学院。
    整个书院,共分为教育部、宿舍楼……和后世的大学几乎没有两样。
    这就是有权的好处了,想要多少地就占多少,一点也不担心别人投诉。
    因而,书院建得是又大又宽敞。
    这样的结果导致的是,虽然书院有了几万的学生,可依旧是显得很空旷,依照刘备的推断,书院能够容纳的学生可达十万起!
    这让董卓很欣慰,至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书院都能够为自己的麾下,输送一大波的人才。
    而对于书院的教育,也分为无数种。
    每一种教育都是分开来的,学生依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想要参与的学科,甚至可以学习几种,只要你有这个能力,和后世的大学没有分别。
    这倒不是董卓苛刻这些学生。
    古代和现代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古人的孩子早当家。
    与其和后世那样,耗费无数的时间,去让学生们受到教育,最后才选择究竟应该做什么,倒不如直接快刀斩乱麻。
    这样的学习教育环境,或许在以后董卓会提出来,但绝不是现在。
    毕竟,董卓需要大量人才。
    如今仅仅只是洛阳就已经抓襟见肘,接下来马上要建设长安和凉州,同样需要更多的匠人。
    因此,快速教育有好有坏,坏在日后这些人前途无亮,但相比起其他诸王麾下的百姓来说,他们是绝对幸福的。
    好就好在,这些人这辈子吃喝不愁,只是没了更广大的未来而已。
    对此,书院方面倒也没有隐瞒。
    可百姓们怎么会犹豫?
    谁不想看到自家孩子掌握一门技术?因此即便是书院把坏处告诉了他们,大多老百姓依旧是让自家的孩子选择了匠人的科目。
    无他,只因为在未来的大建设之中,匠人的地位将会一直处于巅峰!
    “参见相国!”
    董卓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大规模的迎接。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书院缺人呢?
    即便是身为院长的蔡邕,也因为人手不够的关系,只能是选择亲自上阵,去给孩子们授课。
    至于刘备,虽然是副院长,但他并没有什么擅长的东西,唯一擅长的,或许就是仁义了。
    可这东西,刘备敢教,孩子们也不敢学啊!
    因而,诺大个书院,反而是刘备闲了下来。
    董卓的到来,自然也就是刘备迎接。
    “你带我四处转转吧。”
    虽然书院是自己提倡建立,而且拨款给钱都很效率,但这还是董卓第一次踏足这个地方。
    “喏!”
    刘备依言,立刻带着董卓和典韦在书院晃悠了起来。
    在读书的环境下,蔡邕和刘备也是很用心的,精心准备了一些旅游,乃至于给孩子们玩乐的区域。
    这也算是劳逸结合,看得董卓非常满意。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而在董卓四处瞎逛,时不时审查学生们读书进度之际,耳边忽然传来这样一句诗词。
    “咦?”
    董卓脸上露出讶然之色,这不是自己当初在蔡邕府上,临走时故意留下给某个藏在厢房的女人听的吗?
    怎么书院都教上了?
    PS:最近热度下滑,预感到自己要凉了,好难受!
    可能看的人没剩下几个了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