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老子是董卓!》第三十八章:戏志才归心!(第三更)

    [.net]
    荀彧带着戏志才到来时,董卓刚好和李儒跟贾诩开完会。
    会议的内容很简单,让李儒在卖官这方面上费费心,毕竟如今几种政策都需要依托大量金钱。
    如果李儒这里搞钱不够稳当,也就将导致政策崩盘,那可就麻烦了。
    至于贾诩,自然就是屯田。
    同时董卓让贾诩派人出去寻找能够种植的产物。
    华夏自古以来地广物博,很多能吃的东西都是到了接近现代的几百年,才陆续的被发掘出来。
    如今董卓既然来到这个时代,当然不会让这些好东西籍籍无名。
    例如水稻,乃至于地瓜、土豆(这里大家就别计较了,我知道是明朝外国传进来的,但为了剧情需要,我就改一改这个了哈,大家莫骂,小说就图那一时爽,要什么都跟着历史来,那还不如不写,对吧)。
    前者倒还好,只要能够找到后两种,董卓相信,自己绝对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迅速将洛阳、长安、凉州,发展成天下最繁华的重州!
    有粮就有兵,有兵就有地盘,有地盘就有人才……这是一个循环,对此董卓很是明白。
    李儒和贾诩前脚刚走,荀彧就已经领着戏志才而来。
    “参见相国!”
    两人行礼,态度恭敬。
    “免礼。”
    董卓挥了挥手,不满的看着荀彧。
    刚准备回后宫肆意放纵,你这就跑来捣乱是几个意思。
    “回禀相国!”
    眼看董卓颇为不耐烦的样子,荀彧赶紧抱着双拳汇报到:“天工部如今步上正轨,事务越加繁多。”
    “微臣虽说有几分本事,但也做不到事事巨细。”
    “因而斟酌一番后,决定为相国举荐能人之辈。”
    “我身旁这位名为戏志才,才能不输微臣,因而微臣斗胆,请相国给予他一个职位,好与微臣一同承担天工部事务。”
    说完,目光中带着期待的看向董卓。
    只是心中难免忐忑,相国会答应吗?
    戏志才同样好奇的看着董卓,如今这位相国的名声是越来越好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识人之明。
    “戏志才?”
    董卓目光落在戏志才身上,然后又看向荀彧,忽然就很想冲上去,抱着这个家伙亲一口再说。
    但马上,他就平静了下来。
    历史上,荀彧跟随曹操时,也给他举荐了不少人。
    一个戏志才,彻底为曹操奠定了霸主之姿。
    直到戏志才死后,郭嘉才被荀彧举荐,那个时候的曹操,已然是一方霸主,由此可见戏志才的本事如何!
    如今曹操被定义为反贼,不管愿不愿意,他的处境都很危险,活命都是个问题,更别说招揽能臣武将了。
    荀彧现在跟了自己,给自己举荐文臣武将,似乎也就理所当然了。
    想通这一点,董卓也就没有那么激动了。
    只是心中不免开心,自己现在也算是彻底登上历史舞台了吧,手底下的谋臣越来越多了。
    而且各个都是历史名人,就是这武将方面,略显欠缺啊!
    “甚好!”
    董卓压下心中的欣喜,看着荀彧说道:“文若有心了。”
    “既然是文若亲自推举,那就任命戏志才为天工部副部长,作为文若的左右手,一同执掌天工部如何?”
    戏志才的本事如何,自然不需要董卓去试探。
    戏志才多谋略,正史关于戏志才的描写很少,但是史书记载自从荀彧举荐戏志才后,曹操就很少失败了。
    有人可能说郭嘉也可以做到啊,但是戏志才是什么时候跟随曹操的?差不多是曹操创业还没多少成就的时候!
    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了这个人的不简单。
    “微臣谢过相国信任!”
    董卓的任命,让荀彧心中激动。
    这样一来,戏志才也算是身居高位,总不好再耍脾气了吧。
    戏志才则是看着董卓,目光中掠过一抹失望。
    连一个人都没有了解,就轻易认命对方身居高位,这等行为,和结党营私有什么分别?
    “戏志才大能,老夫早有耳闻。”
    然而,还没等戏志才拒绝,董卓已经开口了:“王佐之才,社稷之臣,万人之英,志才亦当也!”
    “我知你心高气傲,此时定认为老夫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但若不是你有大名在外,又怎能受我重用?”
    “如今本相国账下贾文和、李文优、荀文若,哪个不是大才?寻常文士,还当真入不得老夫的眼。”
    文人墨客的臭毛病一直很明显。
    说句好听的叫持才自傲,说句难听的叫给脸不要脸。
    这也算是打个预防针了。
    免得戏志才以为自己是因为荀彧才任命他高官厚禄,这要是跑了,那得是多大的遗憾。
    果然,戏志才一听,诧异的看着董卓。
    不曾想,自己竟然早已被这位相国注意了吗?
    这样说来,倒是自己不知好歹了。
    “相国慧眼如炬!”
    戏志才躬身行礼,接着继续道:“必为相国鞠躬尽瘁,不为今日所做决定而后悔。”
    旁边荀彧彻底松了一口气,脸上的喜色涌现。
    “甚好。”
    董卓点点头,接着下令道:“荀彧举荐有功,赏黄……铜钱百贯,赐良田五十亩。”
    嗯,咱现在没钱,省着点花。
    “多谢相国!”
    荀彧双手抱拳,脸上喜色更甚。
    自然不是因为这点赏赐而开心,而是看到了董卓对戏志才的重视程度。
    董卓越重视戏志才,越代表他的决定是对的,又怎么能不开心?
    这也让荀彧越发下定决心,以后身旁有好友要出仕,必然要第一时间给董卓举荐。
    这年头,千里马好找,伯乐难寻啊!
    PS:猛将是肯定要收的,人才是肯定要招揽的,莫急莫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