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老子是董卓!》第二十九章:学一把董相国!(第一更)

    [.net]
    荀彧的办事效率很快,从董卓给他解决了钱的难题以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一个不大不小的天工部就被拉扯了起来。
    其中,木匠三人、铁匠四个,其他巧工也有不少,都是依照董卓的要求而召集,直接调入天工部。
    而这些匠人,纷纷被任命九品官员的职衔,显示出了董卓对天工部的重视。
    当匠人召集完毕,来自董卓准备好的图册,也被迅速的送出宫,拿到了荀彧的面前。
    荀彧自然是立刻下令,着天工部成员开始打造。
    他想看一看,这让董卓称为百姓御冬神器的东西,究竟有多厉害!
    本来就不是什么难以打造的东西,加之现在天工部地位悬殊,要什么有什么,第一个炉子自然顺理成章,在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被打造了出来。
    当吕布麾下士兵将竹子送来,荀彧立刻让匠人们安装起来,紧接着就开始尝试炉子的作用。
    几根内部空虚的竹子被嫁接起来,炉子里烧着冷水,不一会的功夫,伴随冷水的沸腾,整个房间里居然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竟然真的有效!”
    当感受到热水炉带来的温度变化,而且伴随热水越来越沸腾,室内温度的迅速拔升,荀彧热泪盈眶!
    只是简单的几种东西结合在一起,竟然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原本对董卓还很不满,认为他不学无术的荀彧,第一次刷新了对这位残暴相国的认知。
    难道说,这都是董卓的故意藏拙?
    “立刻烧制铁炉,同时将使用方法写出来!”
    摁下心中的好奇,荀彧立刻给匠人们下令:“务必在半个月之内,将这些东西送到老百姓手中!”
    只要有了热水炉,这个寒冬对洛阳的百姓来说,将不再是难题!
    “大人!”
    有匠人神色为难的开口,看着荀彧欲言又止。
    “说。”
    此时的荀彧,看待这些匠人的眼神,已经没有了过去的不以为意。
    正因为亲自主持天工部,如今这些匠人在他的眼中,比那些只会之乎者也的读书人还要贵重!
    只要他们持之以恒,天工部的地位,在朝堂上只会越来越大!
    荀彧眼光不差,当然看得出来。
    “我们没多少铁了!”
    匠人们相视一眼,其中一个皮肤黝黑的匠人站了出来:“咱们部门创建仓促,虽然要啥给啥,但给的都不多。”
    “如果只是制造个几百件,那材料是足够的,可铁太稀缺了,以往都被军队征收,我们根本弄不到啊!”
    这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制造烧水炉必须用到铁,以如今汉代的锻造水准,确实不足以拿出更好替代铁作用的材料。
    可偏偏,铁自古以来都被军队掌控。
    寻常人私自藏铁可是大罪!
    “这个简单。”
    荀彧点点头,看了一眼这些匠人说道:“你们只管尽快打造烧水炉,我会尽快给你们把铁找齐。”
    “还有,如果按照现在的产量,一天大概能制造多少烧水炉?”
    洛阳有百万人口。
    距离寒冬降临,半个月的时间都不到。
    不论如何,必须加快烧水炉的制造。
    “回禀大人,我们人手不够,即便每个人倾尽全力,一天最多也只能制造一千个左右!”
    匠人们如实回答。
    “一千个?”
    按照五个人口为一户,折算下来,也需要接近七个月!
    而且,这还只是按照最低标准算。
    “不行,太慢了!”
    荀彧皱着眉,按照这个进度,洛阳今年该死多少人?
    “我给你们从急之权,自己想办法!”
    “你们要的东西,我都会尽力满足你们!”
    “我对你们的要求不高,至少要在寒冬到来之前,生产出五十万件热水炉,用以百姓过冬之用!”
    直接下死命令。
    要啥给啥,学一把董相国!
    “喏!”
    匠人们对视一眼,唯有苦笑称是。
    至于荀彧,在得知热水炉的作用,以及现在天工部遇到的难题后,决定去找一趟董卓。
    不仅是为了汇报近况,也是为了铁的来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荀彧如今既然是天工部部长,那么天工部缺铁,当然就得他这个部长去弄。
    相信以相国对天工部的重视,从军队手里弄点铁,应该不难吧?
    抱着这样的心思,荀彧直入皇宫。
    “相国,荀大人求见!”
    刚刚练完武的董卓,就得到亲卫的汇报:“宣。”
    PS:大家早上好,勤劳的作者菌来更新了,你们感动吗?
    感动的话,来点月票?这玩意,我还没领过几张,咳咳~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