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老子是董卓!》第十四章:要怪就怪你生不逢时!(第四更!)

    [.net]
    “参见相国!”
    十个文士,一个未折损,统统安然归来。
    显而易见,董卓给出的封王诱惑太大,大得即便是这些自称要将董卓挫骨扬灰的诸侯们,也暂时放下了仇恨。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封王的诱惑,特别是在这个打着非刘姓不可称王,逆之全天下可讨之的时代!
    十个文士逐一汇报情况。
    袁绍是叫得最凶的,也是伸手最快的,前后不到半分钟,从骂董卓到夸赞董卓,自然无比。
    其余诸侯反应平平,但大部分也都接受了下来。
    拒绝的也有,例如曹操为首的一派。
    其中有曹操、公孙瓒、孙坚、鲍信、孔融五人。
    拒绝原因也很简单,认为董卓是在霍乱天下,理应受到天下人讨伐,怎会接受。
    也就是说,十路诸侯联军,如今只剩下五路还想要顽强抵抗。
    “大势已成!”
    董卓大笑,满意的说道:“文和当居首功。”
    当贾诩计策成功的那一刻,十路联军不攻自破,他自然也没有必要再紧守虎牢关。
    “奉先、云长、翼德听令,待联军撤去,随我一同上阵,将余下联军统统擒拿!”
    “喏!”
    众将抱拳回应。
    贾诩则轻摇羽扇,目视远方。
    十路联军一退,董卓之势彻底成了气候。
    只要接下来董卓安抚民心,好好整顿洛阳,不需要多长时间,东出而争天下,理所当然!
    “我要摆一桌庆功宴,大家好好吃喝一番,静待最后决战的到来!”
    董卓大手一挥,豪气冲天的说道:“有你等这一班文臣武将在,老夫何愁大业不成!”
    “小皇帝,要怪就怪你生不逢时!”
    刘协黯然不语。
    随着董卓的命令下达,立刻就有下人前去准备。
    很快,美酒佳肴纷纷送上餐桌。
    而此时,联军之中,以曹操为首等五个反对派,正聚集在一起商讨。
    “诸位,大事不妙矣!”
    等到众人坐定,曹操一脸凝重的说道:“如今董卓用此毒计,十路联军只余我们几路未曾答应。”
    “想来很快其他十三路就会撤走,到那时候,以董卓瑕疵必报的性格,必然不可能放过我等!”
    “诸位可愿意坐以待毙乎?”
    曹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要煽动这些人的激情,好为下一步做铺垫。
    “董老贼狼子野心,该杀!”
    “我白马义从可不怕任何人的报复!”
    “孟德以为我等该如何?”
    孙坚、公孙瓒和孔融纷纷开口,唯有鲍信不言不语。
    他突然有些后悔,为什么要拒绝董卓,封王啊,那可是封王!
    就因为一个死掉的弟弟,抛弃了这么大的诱惑!
    现在想想,鲍信都觉得心痛到无法呼吸!
    眼看大部分人都是愤怒的表情,曹操心中松了一口气,就怕他们知道联军退散,失去信心。
    “董卓虽说占据虎牢关,但别忘了,我等手中兵马不少!”
    曹操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若是我们集合在一起,趁着今晚夜黑发起攻城,打董卓一个措手不及,必然有奇效!”
    “只要能够有一队人爬上城楼冲进去,必然能够打开城门,届时大军涌入,一战可定洛阳!”
    “当然,失败的可能也有,诸位可愿随曹某试一试?”
    “依我对董卓的了解,此计成功,必然会摆上一桌庆功宴,这是明摆着建功立业的机会,诸位考虑一番吧!”
    曹操很清楚,依他一人之力,想要拿下虎牢是肯定不可能的。
    所以他才会在刚开始时暗示几人,一旦联军撤走他们的下场会是什么,为的就是让他们答应和自己联盟。
    “可行!”
    孙坚在考虑片刻后点点头,开口说道:“只要能够抓住机会,一战平洛阳不是难事!”
    “董卓失道,早已闹得人心惶惶。”
    “洛阳中必然有我等同盟在,届时里应外合,将董卓挫骨扬灰不是难事!”
    曹操和孙坚的对话,得到公孙瓒的认同:“关门一开,我的白马义从立刻杀进去!”
    “小小并州精骑,拿什么和我的白马义从抗衡!”
    这倒不是公孙瓒自大。
    白马义从坐镇边关,杀得异族不敢冒犯幽州,这就是公孙瓒的本事!
    孔融身为圣人之后,忠君爱国是理念,对于曹操救国的安排,自然是想也不想的答应。
    至于鲍信,除了答应也别无选择!
    “那好,今夜午时,我等拔营出发!”
    “务必一战而定虎牢!”
    PS:这口红烧你我必须吃上!
    还有,我没说李儒比贾诩差啊,只是既然要逻辑爽,那肯定就要用厚黑学,主角这么对贾诩,激起李儒的好胜之心……哎呀很麻烦啦,反正你们懂就好啦!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