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咸鱼国舅爷》第三十八章 大唐皇帝,心生不满! ..

    [.net]
    朝堂乱哄哄闹成了一片,犹如菜市场,一些大臣身子撸开袖子开干,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只是静静不说话。
    城外强敌将至,朝廷内混乱一片,李世民头痛欲裂暴喝:
    “肃静!”
    大殿上突然安静下来,他指着房玄龄,说:“玄龄说,该怎么办?迁都?求和?”
    房玄龄冷静道:“不迁都、不求和,死守长安城!”
    “只有让突厥损失惨重,颉利可汗便会心痛,才会心生退兵之心,到时候许之以利,突厥必退兵。”
    李世民神色失望,他就是不想死战,才会询问房玄龄计策。
    他心中虽有一条疑兵之计,可是凶险万分。
    房玄龄表示也很无奈,长安城兵力空虚,突厥控弦百万又强悍无比,敌强我弱。在绝对实力面前,计策并非全能。
    突然,李世民蓦然想起自己刚封的龙骧......不,逍遥侯,他能拿出马镫,拿出十万箱泡面,手段高深莫测,做到了大臣做不到的事情,他也许有办法。
    “逍遥侯?!”
    “臣在!”
    “你有何办法?”
    长孙敏之站出列,众人的目光聚集到他身上,他们亦想看看陛下本要封的龙骧侯,有何见解。
    长孙无忌暗暗焦急,这个弟弟不学无术,前些日还在东市摆摊,他虽有奇淫巧物,但不通军国政事,又要丢脸了。
    然而,长孙敏之吐出一个字:“等!”
    “何谓等?”
    “以不变应万变!”
    大殿之上哄笑声响起,原本悲凉的气氛被冲淡许多。
    这个逍遥侯还是有几分作用的!
    顿时,李世民恼羞成怒,只觉得他说得是废话,这话比房玄龄的话还没有营养。
    这一刻,李世民只觉得自己对长孙敏之瞬间失望了。长孙敏之简单的回答,令李世民觉得他根本没尽全力,好像是在敷衍自己。
    这也符合长孙敏之的性格,然而这点李世民猜错了,长孙敏之平日里懒散淡然,可是面对民族存亡时,会拼尽全力。
    就比如,现在长孙敏之一直在查看系统商城栏,寻找击退突厥二十万大军的方法。
    刚刚他被册封逍遥侯时,脑海中响起了系统声音。
    “恭喜,宿主被封为逍遥侯,奖励五百积分......目前积分一千九。”
    “叮!随机抽奖一次......恭喜主角获得【龙渊剑】”
    “【龙渊剑】:传说欧冶子与干将联手所铸。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望深渊,缥缈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故名曰:龙渊。”
    他脑中闪过一个念头,手握一柄龙渊剑,以独孤九剑为招式,将二十万突厥大军杀退。
    长孙敏之也就想想,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如此。
    历史上唐初时突厥入侵,后来李世民用疑兵之计,令颉利可汗踌躇不前,最后再渭水便桥上,签署了和平条约。
    长安城幸免于难。
    因此,最好的做法便是不改变历史,他刚刚才会说,只要等,以不变应万变。
    却没想满朝文武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大臣们的讥笑声,落在长孙无忌的耳里没那么简单。他们不仅在讥笑长孙敏之,更在讥笑长孙家。
    李世民因为被长孙敏之气得够呛,再无对抗突厥大军的头绪,吩咐下去:
    “全城戒严!”
    他目光别有深意看了长孙敏之一眼,“散朝!”
    李世民怒气冲冲挥袖而去,似乎自己赐给长孙敏之的殊荣,还不如赐给一只猪呢。
    长孙无忌知李世民心生不满,对着长孙敏之冷冷道:“这段时间,别在陛下面前出现!”
    朝会散去。
    逍遥侯长孙敏之的大名,瞬间传遍了长安城,然而关于泾阳失守的消息还处在封锁之中。
    长孙敏之是皇后的亲弟弟,今日被册封,赐下龙纹玉牌,甚至陛下允其“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可谓掀起惊涛骇浪。
    “这长孙敏之究竟何许人物,竟引得陛下如此看重?难道是国士无双,惊世之才?”
    长安城内,许多人听后消息,神色惊骇。
    不论是册封侯爵,还是赐下玉牌,还是赐其殊荣,这些都足以让百姓对那个弱冠少年,产生了极大的期待感。
    大唐是不是有救了?!
    他能养活四十万流民,能否将二十万突厥大军驱逐出大唐国境?
    当众人升起无限期待之时,只有李世民知道,长孙敏之徒有虚名,果然如长孙无忌所言,性格懒散,当军国大事如同儿戏。
    等?
    以不变应万变?
    全都是废话!
    李世民他要的是,万全之策!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