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咸鱼国舅爷》第三十六章 册封龙骧,拒绝封侯! ..

    [.net]
    终于,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长孙敏之穿着紫色朝服,缓缓走上了太极殿。
    “不知道陛下会给长孙敏之封一个什么爵位,他可是做到了咱们都没做到的,不会是侯爵吧!”
    “侯爵?!应该不会,他年近二十,封个伯爵就不错了。”
    “那也不一定,谁叫他是皇后的弟弟。”
    大臣们在底下窃窃私语,下一刻少年的脸庞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
    “咦?”
    满朝文武都是惊呼一声,随后齐刷刷的转过头,看向长孙无忌。
    像,起码有三分像!
    果然是皇后失散在民间的弟弟,这少年姐姐是皇后,哥哥是吏部尚书,姐夫是大唐皇帝,日后平步青云。
    这下子众人不仅感慨少年的命可真好,但是他们不得不承认,少年是凭借实力获得爵位。
    一些心思细腻的大臣,却思考起来。
    比如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两个大唐的智囊,彼此对视一眼,悄悄对话。
    “陛下为长孙敏之如此造势,恐怕不会封个低等爵位!”
    “长孙家恐怕要风光无限喽!”
    “听说长孙敏之的剑道已臻至完美,一招击败不良人副帅姬如雪,陛下肯定会重用他。以后外有长孙敏之掌握兵马,内有长孙无忌处理朝政,不知是福还是祸......”
    “是啊,这究竟是李氏江山,还是长孙家的江山?”
    两人感慨万千,长孙家是外戚,自古外戚强大对皇权可没好处。
    幸好他们见过长孙敏之一面,知此人淡泊名利,否则也不会为城外流民奔波。
    但仍要提防他是王莽表面谦恭俭让、实则沽名钓誉之辈,这还要日后慢慢观察。
    长孙敏之缓步入殿,面对满朝文武的盯视,丝毫不露胆怯,目光直视龍椅上的李世民。
    这一份淡然的模样,被众人看在眼里。
    李靖、秦琼等大臣忍不住点头。
    “这小子,单单这份气度,远超同龄人。倘若加以打磨,日后便是大唐栋梁之柱!”
    李靖开口说道,众人纷纷点头。太极殿的满朝文武,释放出来的气场威压,绝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随便拉出一个秦琼,他只要怒视着一个少年虎目一瞪,气势威压,一般的少年早就被吓得双腿发软。
    更何况在场起码有上百位百战沙场的大将军。
    像长孙敏之这样,不卑不亢,绝对少见。
    一些大臣看到长孙敏之穿着紫色云纹的官服,眼中满是羡慕与嫉妒。
    身披紫服,这可是三品官员以上才能这样做的。
    你一个平民少年,还未被册封,是否有些僭越?
    然而,当他们低声议论起来,知道竟是皇后娘娘亲手给他做的紫服,便纷纷住嘴。
    “臣,长孙敏之,参见陛下!”
    在满朝文武面前,长孙敏之自然要给李世民一点面子,身子微微俯下,对李世民行了一礼。
    李世民见到长孙敏之如此恭敬,龙颜大悦。
    “好!好!敏之,快快请起!”
    李世民满意地连连点头。
    听到李世民对长孙敏之的称呼,众人心中一惊,这亲密的称呼,不禁对长孙敏之另眼相看,甚至有一丝敬畏。
    不管你是谁,只要得到皇帝喜爱,谁也不敢对你不敬。
    “长孙敏之,上前听封!”
    李世民突然神色严肃,高声说道。
    “臣在!”
    这样的场面,像极了学校里开会无聊透顶,希望快快结束,长孙敏之内心想着。
    “今日,册封长孙敏之,为大唐龙骧侯,居,从三品!”
    话音落下,大臣们先是不敢置信,随后用羡慕眼神看着长孙敏之。
    二十岁左右的弱冠少年,竟然从三品,且爵位名字中,带有一个龍字,这是何等的殊荣?
    他这个侯爷,虽然没有实权官职,但是尊贵程度上,不亚于六部尚书。
    在场三百多位大臣,几乎大半的人,努力一辈子都难以官至三品。
    而长孙敏之这个少年,一入朝堂,就站在了帝国顶端,简直傲视众人。
    然而,下一刻大臣们只觉得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臣......不敢!”
    长孙敏之犹豫后,终于开口道。
    此言一出,震惊全场!
    李世民猛然站起,怒视着长孙敏之,这是要违抗圣命?
    “臣性格慵懒,不敢受这龙骧之名。”
    龙骧,指龙拉的战车,李世民是想将大唐帝国的厚望寄托在长孙敏之身上。希望长孙敏之像战车一样,载着车上的人安稳前行。车上的人,指的就是李世民、李承乾。
    然而,长孙敏之不喜束缚,早知道如此昨日便拒绝封侯的圣旨。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拱手道:“启禀陛下,幼弟懒散,且不知朝堂礼数,怕他触怒陛下,不如册封他为逍遥侯。”
    李世民心中恼怒,看着长孙敏之抗拒的神情,知道自己若强行册封他为龙骧侯,恐怕他会当场拒绝,到时候皇帝颜面尽失,和他关系弄僵,实在得不偿失。
    李世民不得已开口道:“好!册封长孙敏之,为大唐逍遥侯。居,从三品。”
    “谢陛下!”
    长孙敏之淡然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喜悦,逍遥侯自然不用为大唐帝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他不想像诸葛亮一样还没享福就嗝屁朝凉了,当然人各有志。
    此刻,满朝文武只觉得长孙敏之真的是胆大妄为,拒绝陛下封侯,真如长孙敏之所说,不懂朝堂礼数。
    李世民见到长孙敏之高兴模样,暗自恼火。
    本想用龙骧侯的荣耀将他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迫使他不得不为自己殚精竭虑,没想到被他当场拒绝。
    “朕知你已是剑道宗师,可想而知是个剑痴,必定剑不离身。”
    “朕允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多谢陛下!”
    长孙敏之早就见到李世民面色不喜,怕惹怒了他,自己这条咸鱼就要变成死鱼了,只好接受。
    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满朝文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震惊之色,他们都怀疑这个少年是不是陛下失散多年的儿子。
    这两项无上尊荣,历史上只有只手遮天的权臣能享受到,比如王莽、董卓、曹操之辈。
    大唐朝臣,无一人有此殊荣。他们上殿必须脱鞋,不得佩剑,看到皇帝必须弯下腰快走。
    然而,长孙敏之居然获得了这项特权,可以上殿佩剑,不用拖鞋,也不用弯腰快走。
    可见李世民对长孙敏之下了极大的筹码。
    但,长孙敏之确实做到了,其他大臣做不到的事!
    本书来自:wap.faloo.com。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