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强私生子》第十一章 当镇杀世间一切敌

    [.net]
    “咚!咚!咚!”
    宛如闷雷的战鼓声在泾州城外响起,蚂蚁般成群的突厥蛮子扛着登城梯。s`h`u`0`5.c`o`m`更`新`快
    像黑色的潮水般朝着泾州城涌了过去。
    也不知道是第几波进攻了,立在城头的秦立桓蹙眉望向远处。
    他在计算着时间,只需要在坚持这一波攻击就可以撤退了。
    从泾州城逃亡出去的百姓,应该到达了安全的地点了吧。
    似乎是觉察到了守城将卒的去意,突厥蛮子竟然将泾州城围成铁桶一般。
    四面方的军队像是席卷而起的大浪,朝着泾州城扑噬而去。
    这次的攻防简直是残酷到了极点,无数条活生生的人命在战场被搅碎。
    “铛、铛、铛!!”
    一阵鸣金声从突厥军队中传了过来,那些汹涌而至的突厥蛮子如退潮般撤了回去。
    “呼……”
    守城的所有将士,同一时间松了一口气,岌岌可危的泾州城算是被他们成功守住了一波。
    ……
    “冯绍巩、张易信、吉青、姚震!”
    秦立桓望着鸣金撤去的突厥大军,对正在不远处督战的几人喊道。
    “末将在!”
    听到秦立桓声音的几位统领,单膝跪在地上,应喝道。
    “约束你们麾下军马,随我杀出城去!随我,回家!!”
    前番大战,秦立桓便让这几人领兵收拢突厥蛮子留下的战马。
    而后又是留下会骑马的军士守城,所以吉青四人早就猜到了秦立桓的用意。
    这会儿,秦立桓下达军令,诸将自然是应允下来。
    不过是片刻,包括背嵬军在内的所有军士跨马而上。
    此刻,泾州城南大门前的拒马,木栅皆是撤去,地面上的血水也是被昨日的大雨冲刷的一干二净。
    偌大的空间内,千余兵士战马甚至没有发出一丝声音。
    这支规模甚至比原背嵬军还大的骑兵队伍,就这样静默的肃立在泾州城南的大门之前。
    秦立桓系上白色战袍,鬼脸面具重新覆盖在他那俊俏的过分的脸上。
    乌骓马从不远处轻跑了过来,秦立桓手握马缰,翻身而上。
    乌骓马的马蹄朝前碎踏几步,秦立桓拔出倒扎在地面上的霸王枪。
    与此同时,泾州城南的城门陡然打开,巨大的吊桥轰的一声,狠狠地砸向地面。
    乌骓马前蹄骤然扬起,霸王枪拖地擦出了一阵火花。
    这支全副武装的新背嵬军,宛如一道钢铁洪流,他们朝着城门外的突厥大军,便是横推而去。
    “我为背嵬军士,当镇杀世间一切敌!”
    霸气无比的声音从秦立桓的口中吼出,所有背嵬军士浑身的热血瞬间被点燃!
    “哒哒哒!哒哒哒!”
    一阵阵整齐的似是伴有韵律的马蹄齐踏声,在整片疆场响起。
    这支由百战唐军士卒,和原背嵬残军组成的新背嵬军,战意滔天!
    纵马极速向前冲去的这只背嵬军中,处于领头位置的秦立桓以左手做剑,朝天一指!
    数百诸葛连弩从背嵬军士的背上拿下,其余没有配上诸葛连弩的背嵬军士,则是取下骏马上背着的长弓。
    漫天箭矢与箭雨朝着突厥蛮子狂扎而去。
    哗啦啦一片突厥蛮子瞬间倒地,两军还未接触,成百上千的突厥蛮子毙命于疆场之上。
    任谁也没有想到,大唐军队敢在这个时候,对他们发起反冲锋!
    东突厥名将俟斤乌没啜,一脸惊惧的看着眼前这支鬼骑,他手中的马鞭都被惊落在地。
    因为他看到自己手中堪称精锐的突厥牙帐兵,竟然不是这群鬼骑的一合之敌!
    这群人到底是神是魔?
    俟斤乌没啜狠咬牙齿,他瞬间就判断出这群人,正是杀死突厥大将忽尔顿乞的恐怖骑兵。
    只是区区千余将卒,他们的战力怎么可能这么恐怖?
    若大唐骑兵皆是如此,他们突厥又如何能够入主中原?
    无边的恐惧竟然催生出深深的忌惮,俟斤乌没啜生出如忽尔顿乞一般的念头。
    他要将这群大唐鬼骑截杀在这里,杀尽这群军士,然后砍下那鬼面神将的头颅。
    从而摧毁汉人心中最后的防线,让所谓的唐人在大突厥勇士面前胆颤心寒!
    只有如此,突厥才能征服整个华夏,将所谓的汉人奴役在脚下。
    让他们生生世世、子子孙孙,永世为奴!!
    狞笑声从俟斤乌没啜的喉咙中发出,他的眼中流露出贪婪而血腥的光芒。
    东突厥最精锐的牙帐兵在他的令旗下,朝着背嵬军扑杀而去!
    一层层突厥狼骑,竟是要将背嵬军全数吞没。
    血肉在整个疆场挥洒,背嵬军士的马刀都像是要砍钝了一般。
    也不知道杀了多少突厥狗贼,但涌上来的突厥狼骑却又是遮天蔽日。
    秦立桓手中霸王枪轻点,一簇簇血花溅洒,无数突厥狼骑倒在他跨坐的乌骓马之下。
    便在此刻,一丝极为危险的警兆像是本能般,在秦立桓的脑海中乍现。
    秦立桓转身望去,一枚发出颤音的箭羽,竟是朝着他的面门激射而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优质好看的连载小说尽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