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纵横万界》第23章 蒙骜遗愿

    [.net]
    一个太监从后面跑进来之后,在赵高的耳旁低语着。
    赵高听后,脸色一惊,忙跑上殿,来到嬴政身旁,低声说道:“启禀王上,蒙老将军他……”
    话说到此,赵高止住了嘴,似乎不知道如何该往下说。
    “蒙老将军怎么了?”看着赵高的样子,嬴政的心中顿时一紧。
    赵高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蒙老将军怕事不行了……。”
    “什么!”嬴政顿时觉得一道惊雷直击自己的头颅,一下子呆立在当场。
    “王上?!”赵高不知所措的呼唤着嬴政。
    嬴政缓过神来,急忙道:“快!摆驾,寡人要去见蒙老将军最后一面。”
    “不用了!”蒙骜的儿子蒙武哭丧个脸进来。
    看到蒙武这个样子,嬴政不由的心头一凉:“难道说,蒙老将军已经……。”
    蒙武擦了一把眼泪道:“不,王上。家父就在殿外等候,他有话想对您说。”
    “还愣着干什么啊!快吧蒙老将军请进来啊!”嬴政心急的对下面的人发怒到。
    紧接着,两名禁军抬着蒙骜走上殿来。
    此时的蒙骜,已经换上了一套干净的衣衫,可腰侧与手臂的伤口渗出的鲜血还是染红了衣衫。
    但即便如此,蒙骜还是挣扎着想要站起来。
    嬴政赶忙走下殿来,扑到了蒙骜的身旁,关切的看着蒙骜。
    蒙骜的视线里看到嬴政,不禁苦笑道:“请王上恕罪,老臣不能给王上施礼了。”
    “蒙老将军,你只管躺好,什么礼法典章,都没有你重要。”嬴政抓着蒙骜的手,安慰道:“老将军,你只需要安心养病便可,大秦需要你这样的忠臣。”
    “呵呵,王上,老臣的身体老臣自己知道。老臣侍奉了三代君王,戎马一生,历经大小战斗二百余阵,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的血能都有几斛多,能苟活七十余年已是历代先王保佑。最后能为大秦而死,老臣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将军……。”嬴政看着蒙骜的眼睛里含着泪花。
    前世嬴政还未掌权之时蒙骜便已经老死于家中。但蒙骜南征北战的赫赫战功嬴政却不会忘记,正是他和白起两人不断的削弱六国兵力,才有了最后的灭六国之战的顺利。
    可如今本应该死去的白起复活了,而活着的老将军蒙骜却要撒手人寰。
    一股莫名的荒诞充斥着嬴政的内心,渲染着那份悲痛。
    蒙骜摇摇头,制止了嬴政的话。
    “王上,老臣时间不多了,吊着这一口气就是为了和王上您说句话……。老臣生平只有一大憾事,那便是没能亲眼看到我大秦统一六国。望陛下万万不可止于安逸……。”
    蒙骜说道此处,上不来气似的急喘着。
    嬴政握紧了蒙骜的手,目光坚定的说道:“老将军您放心,寡人不仅要统一六国,还要北驱匈奴,南征百越!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绝不辜负老将军的厚望!”
    “啊……”蒙骜满意的点了点头,原本犹如猛虎一般有神的双眸已经逐渐失去了焦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际。
    “王上,王上……”蒙骜低语着,一直吊着的一口气终于也散了。
    嬴政握着蒙骜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他不愿相信蒙老将军就这么死了。
    许久后,蒙武流着泪,跪在嬴政的身旁:“王上,父亲他……去了。”
    嬴政这才如梦初醒的看了蒙骜最后一眼,小心的将蒙骜的手放倒在担架上。随后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
    “好生收敛蒙老将军的遗体,于先王墓旁……厚葬。”
    “末将叩谢王上……!”蒙武跪地拜谢叩首。
    能够葬于帝王墓旁可谓是古代对死者的最高礼遇之一。历来都只有朝中肱股栋梁之臣才有这般礼遇。
    这不仅仅是一种赏赐,更是一种肯定,对于这个人忠诚于贡献的肯定,受万世所敬仰。
    而蒙骜老将军值得这般礼遇。
    “传寡人命令:各地立即征兆粮草。各部勤王大军无需返回,于咸阳集结后,寡人将御驾亲征,完成老将军的遗愿。”
    此一句话,群臣立即沸腾起来。
    丞相王绾上前一步说道:“王上,还请您收回成命,秦国虽强但六国亦不弱。我大秦刚刚经历内乱,贸然兴兵只怕图耗钱粮人力。”
    “是啊,王上,征六国之事绝非一时之事,自孝公开始,六代君王勤勉持政,方有我大秦得半数天下。而今国疲民忧,应当让我大秦的战车缓缓。”说话的是冯去疾,也是未来大秦的丞相之一。
    嬴政没有过多的和他们废话,一指李斯到:“通古,你和他们说!”
    李斯微微一愣,他不过是个投诚的小人物,甚至连官员都不是。本应连这个大殿都进不来的。
    但现在嬴政不仅让他上殿议事,甚至让他代表嬴政说话,这份知遇之恩与信任之情,几乎让李斯感动的要哭出来了。
    李斯深吸一口气,心道:“今日若不能说服各位大臣,如何对得起秦王的知遇与信任。”
    “诸位大人,小人以为若想并吞六国,应当尽早动手。”
    “以秦之强盛,王上之贤德,诸位臣将之才智,想要灭诸侯、成帝业、实现天下一统,好比从灶台上扫除灰尘一般,实在是轻而易举。但如果错过良机,诸侯会再度强大起来,并联盟合势。那时,即便有黄帝一样的贤能,再吞并他们也将无能为力了。”
    蒙武也随之点头道:“说的不错。我大秦虎视中原、并吞六国之意天下皆知。纵与横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越晚动手,对我大秦便越不利啊。”
    这纵与横指的就是枞横家的理念:合众弱以攻一强,此为纵;事一强以攻诸弱,此为横。
    李斯鼓起勇气道:“二位大人所虑乃常理,但不知诸位想过没有,我们没有准备好,那六国同样没有准备好。现在已经是华夏一统的最后时刻,谁能够坚持下去,谁便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