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第1074章xinREmenxs.CoM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大唐不良人 热门小说吧”查找最新章节
    整个议政大殿,一时安静下来。
    包括新帝李弘在内,这时候所有人才想起来,在场众臣中,苏大为不但是开国郡公,兵部尚书,他还是一名异人。
    而且是曾独自一人踏平过白马寺,击杀过许多异人的大能。
    若是由苏大为出手,说不定真能独挡一面,将那些大食人,和反叛的突厥人用神通给抹杀吧
    想想似乎还有点小激动。
    如此一来,岂不是又省了钱粮,又省了纠集重兵。
    只凭苏大为一人,便能达到战略目标。
    武媚娘凤眸微微眯起,修长的眉头微蹙,似在沉思。
    她涂满兰花豆蔻的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挠动着。
    一时难决。
    将苏大为支出去,不让他在朝中碍眼。
    可以方便自己收拢权力。
    到那时,还有谁敢站在弘儿那边,与自己争权
    可若苏大为仅凭一人,就将入侵的大食人,还有叛乱的突厥人全部解决了。
    那此人究竟何等可怕。
    这种存在,哪怕远在西域,也是一个巨大威慑。
    朝廷中,只怕再无人敢明确支持天后。
    毕竟,苏大为已经明目张胆的站在皇帝那边。
    最近他们在洛阳东市酒肆密会,便是明证。
    李弘此时已经忍不住激动,开口道“阿苏尚书,不知可否凭你的神通手段,将那些大食人和突厥人消灭如此一来,我大唐可不费一兵一卒,稳定住局面。”
    这话显然也是无数人的心声。
    一瞬间,包括左相阎立本,还有狄仁杰、三省六部各部重臣,唐军将军们,一齐竖起耳朵,瞪大眼睛,看向苏大为的方向。
    却见如今大唐的开国郡公,苏大为平静的摇头道“请恕臣办不到。”
    “这是为何”
    李弘先是一愣,接着急道“阿舅你之前消灭那么多异人,你的神通,可劈山蹈海,对付区区大食人,岂不是手到擒来”
    一急连称呼都变了。
    “回陛下,昔年太宗在世时,曾与天下异人约定,不得人前显圣。”
    苏大为黝黑的脸庞上,双眼如平湖一般,透着深邃光芒“太宗乃真龙之身,言出法随,出口便成法则,臣不能违。”
    这话说的。
    当场许多人脸色就不好了。
    不能违
    不能违你之前杀白马寺僧众的时候,也没见你手软啊。
    苏郡公,你这,装过了吧
    李弘强忍着心头疑虑问“不能人前显圣,那之前你几次出手”
    “陛下,那是对付异人。”
    苏大为缓缓道“陛下可问问太史局和百骑、缇骑中的异人,他们可以对异人出手,但是对普通人,寻常不得出手。
    若是出手,也必有代价。”
    “什么样的代价”
    “影响气运消长。”
    苏大为耐心道“这是冥冥中法则之力,修为越是高深,越是能感受到那种约束,就如我大唐前太史令李淳风、袁天罡,诸位何曾看他们对寻常人出手
    只有在守护大唐,对付诡异和异人时,他们才可发挥全部神通威能。
    否则必受反噬。”
    停了一停,继续道“若臣不管不顾,对着那些大食人、突厥人出手,以臣的修为,必会触到法则,引动天罚,轻则天雷噬身,重则连累大唐龙脉。”
    啊这
    李弘一时目瞪口呆。
    一旁一直没开口的太史令李谚站出来,行礼道“回禀陛下和太后,苏郡公所言非虚,越是修为高深的异人,越受法则约束。
    若无顾忌滥用神通,将会打破天地平衡,自有天劫加身。”
    连李谚都这么说,那这件事自然没什么可怀疑的。
    实际上,在场的重臣们仔细想想,也确实是如此。
    大唐异人辈出。
    但从没有哪个异人,真正能干涉到朝廷运转,影响到天下大局的。
    或许他们个个神通广大,但都受限于一个极小的层面。
    大唐自己招揽的异人,也多是对付诡异,对付敌对的异人。
    就算是诡异,越是高阶的,也越少干涉大唐百姓生活。
    比如荧惑星君,都是与李淳风这种段位的相争。
    这样才是正理。
    若是大能和诡异都能对百姓出手,都能无限使用自己的神通异能。
    那这个世界,岂非由暴力主宰
    谁的神通大,谁就能说了算。
    不服的全部肉体毁灭。
    若真要是这样,那当今之世,最强的一定是苏大为。
    那全天下,岂非都由苏大为一人说了算
    朝廷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实情显然并非如此。
    如西游、封神等故事里。
    里面的神仙、大能、妖魔,也只对同级的同类出手。
    最多是下层小妖吃点人。
    真正的大妖都不屑于此。
    而封神大战里,双方仙家战斗也是在仙家圈内爆发。
    并没有针对对方的百姓和士卒。
    否则随便出一个仙家或者妖魅,无论是纣王,又或是周武王那边的大军,只怕都要被灰灰了。
    这还打个屁啊。
    以前苏大为看那些的时候,还不觉得。
    他在这魔幻大唐,从开灵异人入门开始。
    一直到三品之前,没有对普通人出手,也没有感受来自法则的约束。
    但等到一品之后,明显的察觉到了天地间,是有法则存在的。
    一品大能驾驭法则。
    但这天地最强的法则,就是对大能的限制。
    一但大能杀戳凡人太重。
    又或者暴露超出一品之上的气息。
    将迎来无休无止的雷罚天劫。
    直到粉身碎骨。
    这也是为何诡异中的顶级,腾迅和腾根之瞳寻找方法隐蔽自身,甚至不惜“一气化三清”的缘由。
    他们还没有信心能扛过天劫。
    只有想尽一切办法,将天劫来临的时间,往后拖延。
    “那现如今,何处可调兵”
    李弘声音沙哑,不知是心情低沉,还是焦虑“我大唐在西域经营数十载,西域商路至关重要,绝不能有失。”
    “陛下。”
    苏大为既然已经站出来,就打算把问题解决。
    他走到方才的沙盘前“以臣之见,不如将辽东的叛乱也说明一番,然后再综合权衡,如何调配作战资源。”
    这话令李弘微微一震,颔首道“兵部尚书所言有理,那程将军,就请你将辽东之事说与大家听。”
    程务挺叉手应命。
    他接过苏大为递上来的竹枝,微微欠身答谢,然后径直走到代表辽东的地图和沙盘前。
    “陛下、天后,诸位大臣,请看这是辽东地图,这里,是安东都护府大都护府的势力在前些年,因打破高句丽,一直延伸到鸭绿水边。
    但是再深,则力有未逮。
    所以在故高句丽的平壤城、百济熊津城,各设都督府控扼。
    原本平安无事,但是近几年来,事情出了点变化。”
    程务挺身材高大,面貌酷似乃父程名振。
    鼻隆口阔,说话中气十足,一眼便知是武将世家出身。
    两膀宽阔,面貌似威严,行走间,仿佛一头蓄势的猛虎。
    纵然数十斤铁甲穿在身上,也轻若无物。
    他走到地图一侧,手中竹枝则是在东海外一条长虫似的岛屿上点了点“这里是倭岛,原本被我唐军拿下,但后来大军撤回,原地只设了几处镇兵,并设立扶桑城,归于熊津都督刘仁轨麾下。
    泰山咳,前些年那倭王高市被赦回倭国,结果此人处心积虑,密谋叛乱。
    最后不但将扶桑城攻下,还一统倭岛的九州、四国等地,自封东日天皇。”
    这话一出,李弘还没说话,武媚娘先自大怒,叱道“好大的胆子”
    珠帘一声响,竟是太后武媚娘甩开珠帘出来。
    这位大唐天后,面笼寒霜。
    如敷粉的脸上,眉心一朵花瓣,鲜艳夺目。
    头上金冠凤翼,华丽而优雅。
    一身鲜红朝服凤披。
    阔大的长裙拖曳至地。
    两旁各有宫女慌忙上前,替武后牵起裙裾。
    长长的裙摆如凤凰的尾羽,绚烂华美。
    武媚娘含恨一甩大袖,声音森然“此贼竟敢自称天皇,为何没人告诉哀家”
    程务挺手臂一僵,心中暗呼不妙。
    这种事,下面都是清楚的,至于为何没往上报。
    很简单,放倭王回倭岛,乃是圣人和武后这二圣共同的决定。
    更说明白点,当年下令的可是武后您本人。
    说不定,放高市回去,便是武后自己的意思。
    结果此人回去,便斩杀大唐镇军,重夺权柄,还诱杀了刘仁轨。
    又自封天皇。
    实乃枭雄之辈。
    但这事,能跟李治和武媚娘讲吗
    哪个不长眼的敢和皇帝讲,因为你下的令,所以这人反了。
    这不等于指着和尚骂秃子
    和直接骂领导没水平,有何区别
    都是政坛上摸爬滚打的老贼,谁也不是傻子。
    这种得罪二圣的事,谁爱干谁干。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说大家都太平。
    说了一定有人脑袋要搬家。
    反正不可能是天皇天后受罚。
    最后板子还是打在下面人身上。
    哪个不长眼去揭盖子
    整个大殿,一时死寂。
    程务挺心中暗自叫苦。
    为了不刺激到武后,他已经刻意避开提泰山封禅了,没想到还是刺激到她。
    大殿上前,李弘一脸惊讶的看向武媚娘。
    就见武后双手合抱于腹,大袖如两翼垂落。
    凤眸挑起,带着冷笑。
    “哀家自是天后,这小小倭贼竟敢自封天皇,他想做甚”
    这么一说,众人方才恍然大悟。
    天皇与天后,这本是大唐二圣,李治与武媚娘的封号。
    如今一个东隅小岛,区区贼酋也敢自号天皇。
    那岂不是向大唐武后疯狂挑衅我是你老公
    约等于这么个意思。
    虽然人家高市开始未必想到这一层。
    武媚娘话音方落,阶下立刻有数名大将站出,呯的一声,跪地叩首“太后,主辱臣死,请许臣一万精兵,臣定当冲上倭岛,活捉高市,献于太后阶下。”
    好家伙。
    武媚娘一发飙,在场的大将军中,至少有三位冲出来表决心。
    一旁的阎立本等文臣看得目瞪口呆。
    但是下一秒,立刻反应过来。
    慢着。
    比起西域那边凶猛地大食人和反叛的突厥人,似乎东面的倭岛比较好欺负
    这等于是白捡的功劳。
    只要唐军登岛,那还不是刷人头立军功的大好机会
    西面的敌人太凶。
    东面那些手下败将,似乎还可以打打主意
    这些大将啊,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看起来五大三粗,心里头和明镜一样。
    武媚娘正在气头上,正要点头应允“既然众将军有此心,哀家甚是安慰,就命”
    话才要出口,她的眉头忽然一挑,改口道“诸将军请起,先听程务挺说完辽东局势。”
    “喏”
    几位跪地请战的将军,一个个悻悻然的起身。
    心中暗道失去一个刷军功的好机会。
    武媚娘虽怒,但毕竟是成熟的政治家。
    心中自有城府。
    她以目视程务挺,喝道“说下去。”
    “喏”
    程务挺暗自擦汗,继续指着倭岛道“倭王夺权成功后,又设计害死刘仁轨,以致唐军在百济、新罗和倭岛几无控制能力。
    此后数年,倭人与新罗人一直暗通款曲。
    就在我军与吐蕃决战后一年,由新罗人支持百济复国,百济叛军杀奔高句丽,又掀起高句丽的反叛。
    此后战后一直向西推进,昔年我们占据的高句丽土地,被新罗与百济夺去大半。
    我军一直退到鸭绿水,方才依托山形,站稳脚步。
    此后双方一直在反复拉锯。
    我军强势,打过鸭绿水,百济和高句丽、新罗三国,便上表称臣乞降。
    而我军军力有限,也没有力气继续深入。
    一但他们缓过来,便会复叛,再次蚕食土地。”
    程务挺擦了擦额上汗水“安东都护府为了稳住战线,一直惮精竭虑,用尽各种方法,才勉强守住。”
    安东都护程名振既是大唐名将,又是他亲爹。
    做儿子的一定得替自己爹辩护几句。
    不是咱们不努力,而是那些叛军跟牛皮糖一样,时降时叛,反复无常。
    武媚娘声音冰冷“如此反复无常,为何不早报朝廷,早发大军,将这些乱臣贼子,一举荡平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
    程务挺当场就傻眼了。
    这话,也就是武后敢说。
    将一个国家的叛军全数除根
    这本质上是在说,为什么不把高句丽人、百济人和新罗人从地图上完全抹去。
    根本做不到好么,亲。
    强大如秦,统一东方六国,花了多少时间
    几十年就把自己玩崩了。
    后来到了大汉朝,又花了多少时间,才真正将六国势力完全消化。
    融合同化这种事,不用几代人的时间精力,根本办不到。
    非得第一代人死光,第二代,第三代,一代代教育、文化入侵,移风易俗,改变族群观念,增强共同的认同感,一直到认为自己是大唐人才有可能实现。
    至于说杀人
    杀人是简单。
    但却又是最不可能实现的。
    后世毛熊、鹰酱在中东那块地方,为什么前仆后继,最后都饮恨收场,称之为帝国坟场
    根本就做不到将人全部抹杀好么。
    只有环境同化人。
    而人,只有依托环境,去改造自己的生存态势。
    “太后,臣有本奏。”
    苏大为在一旁叉手行礼道。
    算是替程务挺解围。
    “讲。”
    武媚娘冷冷吐出一个字。
    目光向苏大为看过来。
    “太后,辽东对大唐虽小,但也有数百万民,何况道路四通八达,崇山峻岭,又兼有大海之利。
    我大唐将士再善战,也无法将那么广袤的土地逐寸清理。
    所以想将这三国的人,完全抹杀,不可行。”
    这话,也就苏大为敢说。
    等于是当着三省六部官员,对武后啪啪打脸。
    阎立本嘴角微微抽动一下,心中暗想您这真敢说,不怕武后动怒啊。
    狄仁杰眼中透出无奈。
    阿弥真是
    不过,说的也在道理上。
    只是太不给武后留面子了。
    殿上各大将军,各军将,暗自交换着眼色。
    三省六部官员,一颗心提到嗓子眼里。
    殿上掌灯的、报时的,侍奉的,伴驾的宫人和内侍,一个个变了脸色。
    偷偷看向武后。
    这十几年下来,武后强势的形像,已经深入人心。
    除了昔年天皇李治,无人敢去触她的霉头。
    就连当今新帝李弘,在武后面前,也矮了半截。
    沉默了片刻。
    武媚娘凤眸微眯“既然无法抹除,然辽东时降时叛,听闻如今攻势甚急,程名振已然抵挡不住,数次向朝中告急,如今,计将安出”
    呃
    武后居然没生气
    左相阎立本诧异的看过去。
    从他的角度,只能看到武媚娘的侧脸。
    金色的凤冠张翅欲飞。
    武后的侧脸线条流畅,鼻梁高挺,下巴微扬。
    透着一种骄傲自矜之色。
    看来,苏大为的话,并没有引起她的恼怒,也没有动摇她的信心。
    所有人暗暗思忖着。
    毕竟,苏大为算是天后一手提拔起来的。
    虽然如今与陛下更亲近。
    但与武后,也不算交恶。
    至少没有撕破脸的传闻。
    武后应当还是倚重他吧
    目前唐军中,除了裴行俭,也确实没有比苏大为更懂用兵之人了。
    “回太后。”
    苏大为被武媚娘发问,不卑不亢道“以臣之见,辽东之事,不难。”
    哦
    武媚娘微有讶异“怎么个不难法”
    “太后、陛下,昔年我军攻略辽东,苏大总管先平百济,英国公李勣再下高句丽,而微臣,也平了倭岛。”
    苏大为镇定自若,侃侃而谈“如今,虽然时有叛乱,但当时这几国的百战精锐,能战之兵,都被我唐军歼灭。”
    这番话,苏大为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话语里,自有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武媚娘先是讶然,接着凤眸一亮“说下去。”
    “人可以再生,但百战精兵,绝无可能一日间重新生出来。”
    苏大为走到沙盘边,从程务挺手中拿过竹枝,指着沙盘道“虽然如今贼势甚大,但这些人,相较于过去的高句丽,只算乌合之众罢了。
    昔年大唐初创,河北刘黑闼起事,数破唐军,兵势大盛。
    一时朝廷震动。
    甚至动了迁都之念。
    直到太宗平叛,于洺水挖开堤坝,冲溃刘黑闼军。
    此一役后,刘黑闼精锐尽丧。
    后来再起事,手下兵虽多,但却一败再败,直至消亡。
    人多,绝不意味着战力多,只意味着消耗更大,需要的粮草更多。
    有时候反而是一种拖累。”
    这般一说,仿佛拨云见雾一般,令所有人心头一亮。
    对啊,百战精锐死光了,可不是马上能再有。
    光是凭一些乌合之众,就算再多,又怎么会是唐军对手。
    何况人多,意味着消耗更大。
    隐约间,众人透过苏大为三言两语,似乎看到了一丝破局的曙光。
    苏大为竹枝指着安东都护府道“安东都护府管理辽东、渤海国,控扼渤海、契丹、库莫奚、靺鞨、室韦,如此广袤的土地,但精锐府兵只有三万人。
    仅凭此三万人,就算是铁军,也难掌控全部土地。
    叛军如水,四处流动,以安东都护府的力量,可以将其打败,但很难消灭。
    再加上这几年,朝廷重心投往西面,对东面有所忽略。
    据我所知,许多兵员折损得不到补充,有些府兵已经超期服役,但朝廷却没有及时派兵前往轮换。
    我们的兵,越打越少,越打越疲惫。
    我们是在域外作战。
    而敌人,是当地土著,野风吹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样的仗,怎么可能打赢”
    武媚娘开始还听着连连点头。
    听到后面,感觉不对了。
    一张脸也沉下来“你这是在指责朝廷是说哀家策略不明吗”
    “不敢。”
    苏大为叉手道“辽东之患,乃癣疾之患,虽有些麻烦,但是不难平定,目前至少不会出大乱子,若依微臣之计,足可稳固辽东,同时击退大食人,平定叛乱胡人。”
    武媚娘眸光微闪。
    李弘忍不住从龙椅上站起身。
    狄仁杰、阎立本,各部主官。
    左武卫大将军程处嗣,邢国公苏庆节,大将军程务挺,众大将,一齐向苏大为看过来。
    就听殿上皇帝李弘大声道“苏郡公乃我大唐不世出的名将,定然有破敌之策,愿闻其详”        大唐不良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