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王》第一百八十七章 杀人灭口死无对证

    [,net]
    霓凰郡主经历的磨难刻骨铭心,一直是一个人在心底自己默默承受。一个老处女紧咬着牙关煎熬,没有一个知心人倾诉没有一个释放的窗口。穆青从小到大都很乖,霓凰郡主可没有打过穆青一下啊!严厉训斥是常有,今天霓凰郡主第一次下狠心打了穆青,这一巴掌下去霓凰郡主心里多疼自己知道。看着跪在地上的穆青,霓凰郡主拉着穆青抱在怀里放声大哭。
    哭罢多时,霓凰郡主道:“穆青,姐姐是怕啊!穆王府世代英明,姐姐是怕毁灭在我们姐弟俩手上啊!难道姐姐不盼着亲弟弟幸福吗?姐姐也想抱侄子啊!”
    每年的扫墓祭祖,都是霓凰郡主最难受的日子。如果能带着侄子给爹娘上坟,姐姐脸上有光啊!穆青你与南楚郡主成亲,不只是姐姐有顾虑。这件事要上报朝廷恩准,皇帝这一关就不好过啊!
    穆青道:“姐姐的为难心思穆青知道了,穆青明天就去青冥关劝说紫嫣郡主回南楚去。姐姐就当是没有这回事,穆青就是再喜欢紫嫣也要舍去了。天下的还女子多得是,可姐姐只有一个。孰轻孰重穆青明白,穆青不能没有姐姐啊!”
    霓凰郡主道:“穆青别嘴硬了,喜欢一个人的滋味姐姐懂。你们可以来往,但目前不要声张。给姐姐一点时间容姐姐好好想一想,如果弟弟不能幸福,姐姐也好不到那里去。给姐姐一个月的时间吧,一个月后姐姐给你明确答复。我们穆王府不是寻常人家,穆青要明白我们的处境和朝廷的利害关系啊!天不早了,回房去休息吧!”
    穆青道:“是,姐姐也早点歇息。”
    穆青从霓凰郡主的屋里出来,可没有回房睡觉。直到天将佛晓,霓凰郡主屋里的灯亮了一夜。穆青躲在墙角,看着姐姐窗户上的影子在屋里徘徊。
    天亮了,霓凰郡主一个人骑马离开了穆王府走了。穆青知道姐姐去了道观,莅阳长公主走后,霓凰郡主很少去道观了。穆青看着姐姐远去的背影,心痛的摇摇头。穆青很自责很无奈,霓凰郡主的婚事,也是一个大难题。金陵招亲不成,从此就没有在提起招婿的事。穆青自责受伤了姐姐的心,带上随从也离开穆王府气青冥关了。
    霓凰郡主一夜无眠,一夜也没有理出头绪。面对南楚的大兵压境,霓凰郡主没有皱一下眉头。可这一夜,霓凰郡主的眉头就没有展开。霓凰郡主骑马出城后慢下来了,信马由缰来到道观。可师太不在观里,接到霓凰郡主的是师太的一个小徒弟。
    小尼姑拿出一封书信对霓凰郡主道:“施主,师父临行前交代。说施主近日会来,这是师父交代给施主的信件。可解施主困惑,施主带上信件请回吧。”
    霓凰郡主接过书信道:“多谢师太,多谢小师傅。请问小师傅,这封信是师太写给我的吗?”
    小尼姑道:“抱歉,这个师傅没说。”
    霓凰郡主道:“奥,那霓凰告辞了。”霓凰出了道观却没有上马,牵着马走到山下一处僻静之处停下了。拿出了师太给的书信观看,书信不懂师太写给霓凰。
    信中写道:“郡主殿下,两情相悦岂能是世俗可挡。心有所属乃是天意促使,一个人的一生也只有一次。两国战争各为其主,以儿女私情为说辞太过牵强。皇帝的权势至高无上,也只是杀人。权势再高,切不可夺匹夫之志。万事忠孝,只能叫愚忠。穆府基业,正是如日中天之时。闪烁其词,最高权势也有所顾忌。郡主可调整某些程序,争取两全其美没有问题。顶破天派一位大员监军,天高皇帝远的云南边陲有何惧哉!天不会变,云南还是穆王府的云南。”
    书信的落款是,“云起敬上。”书信不长,却点明了霓凰郡主的心事。穆青与南楚紫嫣郡主的婚事可成,但要收回穆青的兵权。穆王府姐弟俩,兵权在谁的手里就是一个对朝廷的说辞。穆青的婚事不能不报朝廷,皇帝不同意也是暂时。若不能阻止,便会送顺水人情。派一个人看着云南是必然的,但构不成对穆王府的威胁。在云南,霓凰郡主一手遮天。
    霓凰很奇怪,云起这个名字很熟悉。可这个名字对于霓凰郡主是一个谜团,霓凰郡主找这个叫云起的人找了块十年了。当年南楚水师大军的连环战船势不可挡,霓凰郡主帅军拼死阻挡与青冥江岸。眼看着南楚的连环战船气势汹汹,上岸后可直取青冥关。
    危急时刻,就是这个叫云起的人来到霓凰郡主的军中。第一建议让霓凰派水手趁着黑夜下水,在青冥江中定下了无数的木桩子。南楚的连环战船几艘船连在一起,落点就是行动不灵活。一旦一个点搁浅,几艘船都会动弹不得。此法子延缓了南楚的进攻,争取了时间办别的事情。
    第二建议是让霓凰郡主火速派兵去青冥江上游,制造双层竹筏子。竹子用松油浸泡,上面一层竹竿灌上松油。竹筏子上在放上一捆捆柴草,也浇上松油。竹筏上有栓牢的铁链铁锚,趁黑夜顺流而下冲进南楚的连环战船。铁锚挂在南楚的连环战船上,与他们连在一起。点燃竹筏柴草,一举烧毁连环战船。
    这一把火烧了两天两夜,大火映红了青冥江上空的半边天。南楚官兵划船后退,大火引导了青冥江南岸。霓凰趁机派出了一直奇兵,在南楚大营里也放了一把火。南楚大败,云起却婉言谢绝了霓凰郡主的挽留走了。霓凰郡主派出了穆王府的精锐跟踪云起,跟到江左地界云起突然就人间蒸发了。
    江左十四州是江左盟的势力范围,霓凰郡主怀疑云起是江左盟的人。之后也多方调查过,可还无结果。云起之人就是穆王府的大恩人,在霓凰郡主进退维谷之时又冒出来了。霓凰郡主至今还清晰的记着云起的模样,既然有信件转交就有人的消息。霓凰郡主飞身上马,打马向道观奔去。
    “吁!”霓凰郡主的马跑回去几十米把马勒住了,自言自语的嘲笑自己道:“霓凰啊霓凰,今天是怎么了?不是刚从道观出来吗?师太又不在,小尼姑不会知道什么事的。还是明天再来吧。”
    霓凰郡主调转马头往山下走,心里很矛盾。不自觉的的脸上发烫,云起是穆王府的大恩人。可霓凰郡主想见到云起不单单是谢恩,心里隐隐产生了一种朦胧的向往意思。霓凰郡主的心情比来的的时候开朗多了,回到穆王府脸上也有了笑容。府丁上前接过了马缰绳道:“郡主回来了。”
    霓凰郡主道:“小王爷可在府中吗?”
    府丁道:“回禀郡主,小王爷带人去青冥关了。”霓凰郡主明白,穆青一个月之内不会回穆王府了。霓凰郡主回访给朝廷写了奏折,请陛下恩准穆青与南楚紫嫣郡主的联姻婚事。霓凰郡主还是去道观询问师太云起的书信是从哪里来的,可师太说捎信人是一个过路的香客。香客从哪里来,师太也不知道。
    萧景琰很关心云南穆府,霓凰郡主的折子从不耽误批阅。可这本奏折萧景琰看了也犯难了,密诏了列战英白昌杰商议过。白昌杰道:“启禀陛下,此时关系到南方的安危。霓凰郡主请旨非同小可,陛下即使同意了也要拖上个一两年。朝廷有时间做准备啊!”
    列战英道:“启禀陛下,穆青的兵权也要收回。朝廷可派出特使常驻云南,以示震慑。霓凰的回文不能延缓,以免霓凰郡主起疑心啊!”
    萧景琰道:“是啊!南楚有霓凰郡主在。本想是最让朕放心的云南了,没想到先出事的就是穆王府啊!云南出事,大梁的半壁江山不保啊!穆青年龄尚小着急什么。联姻只是可准,再等两年办吧。穆青再着急,也要给霓凰郡主留点面子吧。怎么也要等霓凰郡主嫁了吧,做弟弟的不知道心疼姐姐吗?”
    霓凰郡主的回文送到了穆王府,已经是半个月以后了。穆青一直在青冥关没有回穆王府,皇帝是批准了,可也给姐弟俩制造了矛盾。霓凰郡主把回文收起来了,她不想让穆青不开心。
    云南穆青与南楚郡主联姻的事萧景琰一直不高兴,好歹是安抚下了。去云南坐镇威慑的特使就没有人选,萧景琰正发愁呢。东海有出了渔民告御状的事。也是该派人去东海看看了。 今天在朝堂上议事,为了派谁做钦差巡视东海一事争执不下。蒙挚保举庭生。白昌杰却提起了两年前庭生的杀人旧事,蒙挚不善言谈可对付不了做过谋士的白昌杰啊!皇帝萧景琰就很排斥庭生,钦差一职落在了廖婷杰身上了。
    蒙挚是对付不了白昌杰和列战英,可有人能对付。东海渔民的状子告到了御史台,摆在了朕的面前。告状的渔民是被琅琊阁保护才来到了金陵,琅琊阁不可能让一个不办人事的人巡视东海。
    朝堂争辩白昌杰保举了廖婷杰刚刚接旨出任钦差巡视东海,人还没走就翻出了旧案。有人状告忠塑侯府,参与了截杀北赵的求亲使团。
    当年迎凤楼霓凰郡主比武招亲,北赵的使团在内的几个国家都没有参加。北赵是一个小国,不久后就被大渝灭掉了。可当时确实派出了使团武士来大梁参加霓凰郡主的招亲比武,意在与大梁结亲靠一棵大树生存。可使团在大梁边境就无端消失了,之后北赵灭亡也没有人再注意这件事。在这个紧要关头翻出了这个旧案,御史台把奏折呈报给了皇帝。
    当时是有这么一件事,可那是誉王安排的。忠塑侯府只是连带,但誉王早死了。再牵出了旧案,只有忠塑侯府顶缸了。云南穆府,掌握着南疆十万铁骑。誉王与太子多滴的争斗已经战的如火如荼,霓凰不涉党争,谁拉拢到了骏马也可是一条举足轻重的臂膀啊!誉王保举廖婷杰,太子保举司马蕾。太子与越贵妃暗使手段败露,司马蕾被穆青打成了残废一蹶不振。誉王谋反失败后,廖婷杰却该换了门厅投靠了列战英。
    当年誉王和太子为了争取把霓凰郡主收入麾下,对霓凰郡主的招亲一事没有少是手段。誉王死了,太子被贬离开金陵去了献州做了献王。献王闲居献州心有不甘啊!翻出廖婷杰的旧案便是献王干的。可萧景琰并没有下旨彻查旧案,但廖婷杰再出任钦差一事不合适了。
    巡视东海的钦差人选,再一次摆在了朝堂上讨论。蒙挚保举萧庭生,是想让庭生露露脸奠定以后的仕途。蒙挚保举庭生失败之后,廖婷杰也出了事。换人可以,皇帝的圣旨不能作废。巡视东海的钦差人选,几次在朝堂上议论未果。有大臣也推荐了几个人,萧景琰就不满意。
    这一耽搁可就到了年节了,个衙门都忙得不可开交。巡视东海一事一推再推,人员定不下来可就过了年节了。年节之后是一个春寒的年景,一个冬天没有下雪春天却很冷。派大员巡视东海一事,年节后必须办了。蒙挚第一回推荐庭生不成,这一次搬出了一个重量级的大人物。
    上朝后蒙挚抢先出班道:“启奏陛下,东海渔民的安抚巡视刻不容缓。钦差一职责任重大,臣保举纪老王爷代朕巡视。”
    萧景琰道:“皇叔久不理朝事,逍遥惯了。也是该让老皇叔活动活动筋骨了,传旨纪王代朕巡视东海,纪王代朕是巡视东海最合适的人选了。”
    蒙挚道道:“陛下英明,纪王有赶往东海蓬莱阁度假一事,公私兼顾正合适。纪王一则可代陛下巡视东海彻查镇守使渎职一事,二则施恩东海渔民震慑海外岛夷。”
    纪王出马,白昌杰和列战英可沉不住气了。连夜快马出了金陵,赶到东海给镇守使于冠山报信。好在纪王不像别的朝臣,圣旨是接了。可什么时候走,纪王自己说了算。耽搁了几天纪王爷的大队才出了金陵,走走停停往东赶去。
    滨海镇守使于冠山,府尹魏长林。魏长林就是一个傀儡府尹,滨海的事于冠山说了算。于冠山接到了列战英的密信,急忙指示魏长林忙活开了。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临阵磨枪了。
    早接到了消息是廖婷杰来东海,一丘之貉来一趟带上礼品就就走了。可刚刚几天就变了,来的可是纪王啊!于冠山一点准备没有,很多烂摊子还晾在那里没收拾呢。纪王可不是一般的钦差,不用尚方宝剑就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