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艳三国》第250章 背井离乡去逃命(上)

    [,net]
    还在豫章的时候,为了赶到彭城去,刘坚搭乘了一位老艄公的船只。
    那时候,老艄公叙说了自己的苦日子,当时,刘坚看中了老艄公和他的徒弟们驾船的水平,并想将他们带到桃花岛上来。没想到自己也只在彭城呆了一两个月,自己居然在桃花岛上再次见到这位老艄公了。
    “老丈,你什么时候来的,到这边还好吧。”刘坚眼角示意了一下,自然有其它的年轻人将老艄公肩上的木头接走了,刘坚拉过老丈边走边问道,“老丈,你年纪大了,这些重力活,就不要你干了,你只管指挥着年轻人就行了。铁玉柱,你是怎么安排的?”
    “不怪铁大人的事,”老艄公忙不迭的解释道,“是我自己闲不住,自己过来的。托大人的福,将我托付给了顾大人。因此我们找到顾大人后,顾大人就让人把我们送到这里来了。在这里,我们总算能吃上个饱饭了。大人听说我们都是驾船讨生活的,便将我们送到了这船厂来了,可是,我们只是开船的,哪会造什么船啊,大人,还是让我们继续我们开船的营生活去吧。”
    “老丈,倒是让你为难了,这不咱们现在不是缺少造船的人么,你们开过船,对于如何能让船好驾驶,自然有些想法的,有什么意见就和铁厂长提,或者和我说也行。再说了,咱们的船造好了,还不是人去开么。放心吧,等这船造好了,你们都会有驾船的机会的。”
    “丞相,可是,”老丈欲言又止,鼓起勇气道,“小人我也不老,大人就不要叫我老丈了,我今年才只有四十三岁而己,丞相大人只管唤小人我叫钱三就是了,我在家里排行老三,因此大家都叫我钱三来的。”
    “钱三,在这里叫大人作总督就是了,”铁玉柱连忙提醒钱三。
    “嗯,总督大人,钱三我还有个疑惑,虽然铁船自然是结实了,可铁的船那么重,真的能在水上浮起来么?”
    “铁船当然能浮起来了,”刘坚笑着鼓励他,“走吧,且带我一起去看看,看看你们的铁船造到什么样子了。”
    铁玉柱继续领着刘坚向前,经过一条长长的壕沟前,铁玉柱一边介绍道:“大人,我们的龙骨,就是从这道壕沟里启出来的。当初我还不相信,这么重的铁器,咱们能抬起来么,可是多亏了夫人教我们设计了龙门吊,没想到还真的把这铁家伙给起了出来。”
    刘坚的前面,果然是一排用巨木树起来的龙门吊,而这似乎已经被挖烂的壕沟就能铸造出龙骨出来,刘坚有些不相信的问道:“和我说说,你们是怎么干的。”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做的。但夫人让我们一定要试出来,我们只好发挥所有的人去想了,”铁玉柱不无得意地说,“大人不是教过我们用泥模浇铸铁锅么,因此我们便想到了,锅子可以用泥模,那这龙骨可不可以泥模呢。于是,我们便在这地里挖了个沟,用泥土做了个泥模,然后将铁水引入过来,浇铸而成了这龙骨,这会正在安装木板呢,再要两三个月,这船就能下水了。”
    说话间,铁玉柱已经领着刘坚来到了简易的船坞边上。简易的船坞里,刘坚果然见到长逾五丈有余,粗达近两尺的椭圆状的黑漆漆的铁状龙骨静静的横在船坞里。
    刘坚走过去,随手敲了敲龙骨,龙骨发出低沉的回音,显然是空心的。不由不解的望着铁玉柱。以这年头的浇铸技术,再加上吴丽来自后世的见识,铸出这么粗的铁柱来不是什么难事,但想要造出这种空心的管,可就有问题了。
    虽然刘坚也不以为,这种空心的管子就能真的比木头的就结实了。木头的至少韧性好,不会脆裂,再说这年头,找出这种十七八米长的木头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刘坚知道,吴丽是想寻找出用铸铁制造龙骨,以求寻找制造更大,能抗击海浪,承接远洋航行的船只的办法来。
    刘坚走近了一些,弯下腰去仔细的审视。
    吴丽的本意,大概是想造出工宇钢来,可是以目前的技术条件,也不是那么容易了,于是,便造出了这种直径近两尺的管来。
    管壁是寸余厚的铸铁,中间是尺余的空心,刘坚摸了一把,还在空管处摸出些烧化的瓷块出来,不由望着铁玉柱:“这空心,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其实也和泥模一样的道理,因为考虑到实心的太重,就算用龙门吊也不能吊起来,用空心的能减轻重量,另外也能节约点钢材。”铁玉柱耐心的解释,“于是我们便想到了泥模的办法,让人制造了许多空心的泥柱,放在槽子的中间,然后再浇入铁水,待铁水冷固成型之后,再将龙骨泡入水中,泥模自然散去,因此便变成了空心的了。大人手中这些瓷块,应该是铁水温度太高,将泥土烤化了所致的。”
    龙骨每隔四五尺远,便会有一个竖孔,然后碗口粗的木头,从中穿过,作为船体竖的方向的结构,然后再隔四五远,又会有一个横孔,再穿上碗口粗的木头,从而构成船体的模梁。
    如今,船体的底舱部分,底板已经基本上铺好,木工们正在加紧安装侧弦。刘坚约摸估计了一下,按这形状把船造出来,约有二十米长,五六米宽,载重至少在百吨以上。虽然不致于说能进行远洋航行,但跑跑近海还是能应付的。
    只是,他想知道的是,虽然按理论来计算,这种船造出来能有四五层高,装人的话也能装下近千人,但以如今的铸铁的水平,真的能应付远洋的复杂海况么,只怕还真的得试了才知道。
    “嗯,你们辛苦了,”刘坚赞许的点点头,“现在人也来了,你们就不要住这种简易的工棚了,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时间整几套房子出来,也好让大家过个热闹年不是?”
    桃中地区的纬度和两广地区差不多,现在虽然是十二月,白天的气温经常也经常在二十度上下,但到了晚上的时候,海风吹过来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冷的。
    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又有两千多的生力军,抓紧时间伐木采石,刘坚估摸着,应该还能在过年前给大家建起几幢安居房出来。还好现在这里都是光棍,大家挤挤也能过去。要是再过段时间有了女眷了,可就麻烦了。
    虽然如此,刘坚自己可是带了女眷来的,吴丽还给他布置了要在这几天完成播种的任务。他还要先将自己家的人安置好了。
    铁玉柱带着他参观船厂的时候,两个女人已经在分工做事了。
    陶佳要安排人立即扎营,虽然不指望能让所有的人都能有地方歇息,但在船是挤了一整天了,能腾出一半人住到岸上的简易工棚里来都好。
    伏寿则带着几十个精壮的汉子往岸上搬运帐篷、粮食等,话说这一整天她们俩挤在船上也早不舒服了,她俩还肩负着生儿育女的重任,可得把自己的小窝整舒服了。大姐交待的任务,她们要是不抓紧时间完成,待这男人回去,可就不归她俩的了。
    看完了船坞的整体情况,刘坚还有些意犹未尽。虽然船厂目前看来还很简陋,但显然吴丽是在准备下一盘大棋,因为接下来她计划要造的船,至少是目前这条船的四倍,那可是千吨级,能容纳一两千人的大船了。
    造十几米长的船,还可以启龙门吊来搬运,可若是更大的船,铁管自重都有几十吨了,单靠人力只怕是不行了。
    如何完成吴丽这个任务,铁玉柱一脸愁容的希望能得到刘坚的帮助。刘坚说实在话,也不是懂得这些机械加工的活儿,也只是答应他晩上再慢慢替他想办法。
    快天黑的时候,在伏寿派人的催促下,刘坚总算回到了自己的宿营地里。
    就在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内,她已经让人支起了简易的帐篷,让他们自己这十几个贴身的人将就是够了。
    俘虏们也努力的在伐木支棚,可也只能堪堪建了十几间房子,晚上只能席地而卧了。然后铁玉柱那边让船厂工们又腾出了十几间房子,好歹这两千余人晚上不要睡在野地里了。虽然是热带地区,可也是十一月的天气了,到晚上的时候仍然很冷的。
    至于晚饭,就只好随便找几块石头,支起个锅子,然后找点干柴烧熟了吃了。甚至连刘坚也只能端着个碗,站着来吃。
    刘坚端着个碗到处走的时候,居然又看到了那个叫钱三的老艄公,只见他一手拿着个碗,正在追逐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子喂饭。而小家伙似乎玩得不亦乐乎,不是很配合。
    “钱三,你孙儿呢,”刘坚端着碗走过去,看着钱三点了点头,又不解的问道,“钱三,孙儿都有了,怎么会舍得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啊。”
    “总督大人,不瞒你说吧,”钱三又强行给孙儿喂了口饭,试探着望了眼刘坚,这才犹豫着说,“就是因为有了孙儿了,才更要出来奔个活路啊。”
    “啊,此话怎讲?”刘坚更加不解了。
    “大人,我们这些小民们,若是有一点活路,谁愿意背井离乡的啊,可是,呆在老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啊,也好在遇到了大人,这才让小人我们一家人谋得了一条生路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