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作清暖》第四十七章 去徽州

    永和十二年四月十七,一道圣旨突然降临尚书府。
    书房里,顾尚书匆匆撂下手中的笔,以及全府上下包括顾南颐在内都去了前院接旨。
    顾尚书跪在地上,听着来人宣读圣旨,越听眉头皱得越深,他余光看了眼身后的顾南颐,那人反而没有什么表情,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
    “顾尚书,顾公子,接旨吧。”
    顾尚书缓缓站起身,尽量保持平静,伸手接过了圣旨。
    等前宣读圣旨的人走了,顾尚书才又露出一脸沉重的表情,他从顾南颐身边走过,说了句:“到我书房来。”
    顾南颐跟着他爹进了书房,自动找了个位子坐下,然而首先为自己倒了杯茶,他还随意地问了他爹一句:“你喝吗?”
    顾尚书看他一副满不在意的模样,问出了心中的疑惑:“你早知道皇上要派你去徽州了?”
    顾南颐放下准备孝敬给他老爹的茶,自己喝了一口,然后悠然道:“皇上前几天对我说过,不过我拒绝了,而且这和他给我说的时间也不一样。”
    顾尚书眉头深锁着不说话,似乎一下子想了很多事情。
    顾南颐也跟着他沉默了半晌,“啧”,他突然不满地说道:“身为皇上还真好办事,一道圣旨下来,不管人家愿不愿意,都拿他没辙。”
    他抱怨着皇帝的霸道不讲理,可又把顾尚书给激怒了,顾尚书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水都被震得洒了出来,他呵斥顾南颐:“虽然你小时候和皇上一起念过书,关系也算亲近,但如今皇上已是九五之尊,你不可再对皇上无礼。”
    顾南颐一副“我知道了,你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的表情,“我就说说,您别这么认真行不行?”
    “祸从口出,就是寻常百姓也知道,更何况你议论的还是皇上。”顾尚书又教训了他几句,然后看着手里的圣旨,声音沉重:“既然皇上已经下旨,那就没有退路了。”
    他眼中情绪晦暗不明,看着顾南颐,担忧又郑重地嘱咐道:“顾南颐,徽州局势复杂,你一定要谨慎处理,不可出岔子。”
    顾南颐悠哉地喝着他爹书房里上好的龙井茶,随意地点头道:“我知道了。”
    顾尚书见他还是吊儿郎当地模样,眉头皱得快能夹起一把茶壶,他又一拍身前桌面,声音震天响。
    顾南颐被吓了一跳,疑惑地抬起头看着他爹,不解其为何又在发怒。
    顾尚书看着他的眼睛,再次强调道:“你从前如何行事无端,我现在都不想追究,但是这一次,就算是为了府上众人的安全,你这次也要给我谨慎做事。”
    “您放心,就算出了事,我也能一人担下来,不会连累尚书府。”
    “你——”
    “不过这种可能微乎其微,我不可能搞砸。”顾南颐冲他爹自信地笑了一下,就又转过头细细研究手里的紫砂茶杯。
    他长了一副世上罕见的丰神俊秀模样,当他一本正经,尤其是不说话的时候,真能给人一种神仙公子的疏离之感。然而顾尚书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他看着顾南颐一副心不在焉,满不在乎的态度,心头真是愁绪万千。
    ……
    休养了几日,风觉贤的病已经完全康复,与之前躺在床上面色苍白样子比,似乎判若两人,大夫又为他诊了一遍脉,然后对风觉贤还有一旁的晴珞禀告道:“风庄主的病已经完全康复,小姐也不必担心了。”
    晴珞的心彻底地放下来,她看一眼风觉贤的气色,对大夫感激道:“大夫,这几日麻烦你了。”
    大夫笑着说不用,帮庄主治病本来就是职责所在。
    晴珞亲自将大夫送出枫院,临别时又向他道了一遍谢。
    她见大夫走出几步,回过头去,就看到风觉贤从屋里走出来了,晴珞赶紧跑过去扶着他下了台阶,风觉贤坐在院中的石凳上。
    暮春时虽然天气已经算带了热气,但是不时还有微风拂过,晴珞看着院子里微微摇晃的树梢,不时还有叶子飘下来,她到底不大放心。
    晴珞站在一旁,皱眉担忧道:“爹,你还是进屋吧,这院子里有风。”
    风觉贤拒绝了晴珞来抚自己的手,他笑道:“你这丫头,这都什么月份,若是连点风都没有,岂不是要把人热坏了。”
    风觉贤的精神明显好了很多,甚至因为这几日进了很多补药,气色比病前还要好些,但是晴珞还是难免担心,“您病才刚好,还是回去吧。”
    风觉贤见晴珞紧张地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心中温暖柔软,他拉着晴珞在身边坐下,笑着说道:“那好,你陪爹坐一会儿,爹透会儿气就回去。”
    晴珞才终于舒展开眉头,笑道:“这就对了嘛,爹你有时候也要听一听女儿的话,比如说那些商行的账目,你大可以交给各个堂主打理,您就不要劳心费神了。”
    晴珞见风觉贤答应得如此爽快,便把心里憋了多时的话一道说了出来。风觉贤虽然年愈五十,却依旧像以前一样凡事亲力亲为,如此操劳,实在拖累身体。
    “唉”,风觉贤也知道自己平日里确实太过劳累,他说道:“年轻时养成的习惯,到老了也改不了,晴珞你说得对,很多琐事我确实不应该再去管。”
    “对了,晴珞”,风觉贤突然转了话题,看着晴珞,“上次爹和你说的事还记得吗?”
    “您是说让我离庄为您办事?”
    风觉贤:“对,我现在身体也好了,这几天你就好好准备一下,我会让余堂主一路保护你的安全。”
    晴珞不解:“到底是什么事?您怎么这么急着让我去?”
    风觉贤看出晴珞的疑惑,遂耐心解释道:“是徽州的事,一个月前淮河发生水患,我曾下令徽州当地的商行尽力拨钱救助当地的灾民,可是前日传上来的消息,徽州的大部分商行在拿了一次钱后便不再愿意出钱。”
    他看着晴珞:“如今淮河水患严重,而当地商行却不愿意再拨款,当地百姓还过着流离失所,缺衣少食的生活,我想你帮为父走一趟,去查明症结所在。”
    晴珞对淮河水患也有所耳闻,也猜到爹一定会出手相救,只是不料水患竟然持续了一月之久,她能想象到当地百姓现在的生活有多困难。
    “好,爹,我替你走这一趟。”仿佛下了什么决心似的,晴珞注视着风觉贤的眼睛,坚定道。
    风觉贤见她一副准备大展身手,斗志满满的模样,宠溺地笑道:“帮爹做事是重要,你也要注意安全,知道吗?”
    晴珞举起一只手,五指并拢,放于脸侧,坚定道:“晴珞明白。”
    风觉贤被她郑重得过于正经的样子逗乐了,又接着嘱咐道:“还有,最重要的,记得是什么吗?”
    “记得!在山庄外面的时候,我不是风晴珞。”晴珞立刻回道。
    风觉贤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是啊,和风山庄的小姐和夫人早在十二年前就被人杀害了。
    ------题外话------
    第一卷“情窦开情缘结”完啦!
    下一卷开启!第二卷:少年游风云涌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