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不尽乱世烽火》第八章 汉吴乱7

    之后,孙寻带着十万雄狮来到蜀魏与汉吴国的边境。他选了几个秦氏旧将做此次战争的副将。还选了一个叫林一的秦氏军后人做身边的参谋。
    蜀魏边境的士兵很松懈,想来也是,这里常年都很太平,如今汉吴国又逢大丧,谁会想到在这国丧期间竟会有人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两天便夺了边境旁的两座相邻小县城!分别是古铜都和青阳县。
    蜀魏国的洪副将因为士兵长期疏于训练,即使拼死抵抗,也落得了战死沙场的结局。
    两日夺两城,汉吴国的朝堂上一片沸腾。汉吴国的百姓无不雀跃,孙寻这个名字在汉吴国变得响当当,汉吴的子民纷纷呐喊着当年的定南王魂魄归来!
    可现下,孙寻要面临的便是新安郡。
    只要取下新安郡,便能直夺蜀魏国绩溪,淳安两城。新安郡前的天险是最大的困难。况且从青阳县到新安郡路途艰难,要翻过三座大山才能到达新安郡的天险。若是绕路而行,不仅耽误时间,战线也可能会被拉长。
    之前边境一役,他已经命人截杀战中一切情报往来,为夺城争取时间,可这只能暂缓情报,如今怕是蜀魏王派遣的作战大军已经在路上了。孙寻派遣了一支先锋部队前去新安郡,望他们能先行占领天险。这个部队中都是腿脚麻利的年轻人。而他心里清楚,若是遇上汉吴派来的军队,甚至是赫赫有名的蜀魏震国公苏震将军,这只先锋部队便回不来了。
    可作为战士,军人!还是有一群年轻士兵自告奋勇,视死如归,他们多是秦氏后人,誓要为秦氏军讨回公道!
    也许这就是士兵的宿命吧。有人牺牲才有人胜利。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国为家,为了能平反旧案。
    果不其然,先锋部队全军覆没,蜀魏国苏家军行军的速度着实惊人,他们已经占领了天险。
    孙寻的十万人马越过三座大山,在山脚下扎了营。
    几个首领副将与孙寻在主营里讨论战略。
    “将军可有办法破这新安郡的天险?”林一忧心忡忡,这好不容易建立的战绩难道要在前方的新安郡全数清空?
    孙寻皱着眉看着附近一带的地图若有所思,他的那双黑眼睛精神、明亮,散发宝石一般的光芒,标志的五官略显倦怠:“昨日思虑了一夜,想过断他们粮草。可我能想到的苏震将军一定比我想得更多。如今苏家军定是守卫森严。天险的每个角落他们都不会放过的。”
    “我们可以从水源下手。”林一指着地图上的水流,有些咄咄逼人的豪气。
    孙寻高大结实的身子移到营帐帘子边,思绪如藤曼一样爬开来,一展俊气。他笔挺的鼻梁下,一双薄薄的嘴唇缓缓张开:“苏将军之所以能成为天下名将,曾经拜读过他过去的战绩,知道他是个谨慎之人,很少会有纰漏,不然怎么会被蜀魏王封了震国公?他绝不会让士兵喝这河里的水。他们身后就是新安郡,新安郡是他们最大的粮仓。”
    苦思之际,只见一只蜜蜂钉在地图上。
    其中一名首领,伸手赶了赶,不耐烦道:“这地方蜂窝众多,好多士兵被蜜蜂蜇得当场就中了蜂毒发烧了,也不知道这鬼地方养的什么蜜蜂。”
    孙寻脑中的想法犹如一道破空而下的闪电,刹那间照亮了他思绪和视野。他嘴角上扬,牙关轻松,却仍显一股刚强之气:“看来这次天祝我汉吴夺取新安郡。”
    众人一脸不解,纷纷面面相嘘:“将军此话何解?”
    孙寻撩开帘子,望着外面来来往往步伐整齐的巡兵,回头问:“你们可知这新安郡的养蜂人把蜂窝安在哪里?”
    这么一问众人再次左右张望,不知如何回答。
    孙寻带众人走出营帐,豁然贯通,一股智慧油然而生:“无论是马蜂窝还是养蜂人选的蜜蜂窝,都喜欢选在通风避雨之地,这里蜜蜂之多,上有山林遮雨,下有峡谷之风,定是在附近了。派人去找找。”
    不久,几个士兵兴冲冲的跑来:“报告将军,不远处有上百个人造的竹蓬,养的全是蜜蜂。看来我军中兄弟今晚能尝尝这蜂蜜的滋味。”
    “就你贪吃。”孙寻望着这天真的士兵,眉头舒展了不少:“天险怕是要破了。你们进来……”
    孙寻与众人在主营里,围主新安郡的地图。
    他指着一处对着林一问:“投掷机损了几台?”
    “回将军,投掷机,庞大费力,为了翻越这三座大山,全部拆了,现在已命人在搭砌,约有十五台。”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