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不尽乱世烽火》第八章 汉吴乱1

    那日出云山上,孙寻送走了苏宣,转身准备上山去。
    “世子,世子留步!”
    孙寻回头见到一个白胡子老者在唤他。他细细地打量了老者,觉得甚是眼熟。
    那老者有些踉跄,身边跟着个小司,一齐走到他跟前,“扑通”跪下。
    他们对着孙寻行了个大礼,老者细小的双眼闪着光芒道:“老生是金华殿掌宫太监,拜见孙寻世子。”
    孙寻的脸上现出疑惑的表情。他微微瘪了瘪嘴,眼中依旧泛着犹豫。这建业城太吴宫金华殿的太监怎么跑来了出云山?莫不是宫中出了什么事?
    孙寻抬手,凉凉的目光一如往常:“公公请起,不知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那公公又毕恭毕敬的对着孙寻拱手,弯腰行礼,以示尊重。
    他的声音涌到了喉际,抖动而凄厉:“世子明鉴,此次贵妃娘娘特令奴家前来请三殿下与世子一同回宫。陛下……陛下他撑不了几日了。”
    年初时,建业城的王宫中已经传来汉吴王重病的消息,没想到现今已到了病入膏肓,药石无灵,群医素手无策的地步。
    孙寻与孙城同师父告假后,日夜兼程,赶回了建业城,来到了太吴宫。
    太吴宫是建业城的皇宫,气势磅礴,琼楼玉宇,金漆辉煌。
    虽然在出云山,孙寻是大师兄,孙城是三师弟,年龄上,孙寻是孙城的堂大哥。可按照宫中的规矩,孙城是汉吴国的三皇子,身份尊贵,而孙寻乃王爷之子,是个没有爵位的世子,必然是他走在孙城后头的。
    巍峨的皇宫,红墙高高,琉璃瓦顶,于石底座,屋脊栉比鳞次。巨大的,一座座的宫殿仿佛用金线镶起,勾出庄严的轮廓,闪耀恢弘气势。
    进宫的一路,檀木为梁,玉璧为灯,龙腾虎跃,栩栩如生。虽说是个天寒地冻的季节,长廊两旁的花卉依然摇曳生姿,簇簇挺拔俊秀。每处行宫的飞檐上都镶铸金龙,似飞似舞,金顶红门,庄重异常。
    公公并没有带他们直奔汉吴王的病榻前,而是说贵妃娘娘先请他们去金华殿一叙。
    贵妃娘娘秦氏是三皇子的生母,她衣着华美,乌绒阔滚的软锻长袍,直垂到脚面上,束腰的银狐大氅,轻盈地闪动。发饰上的金饰细腻精美,巧堆乌云,盘向头顶,平添了风韵,十分的高贵优雅。
    她站在金华殿正殿,脸上有着从未有过的焦灼。
    公公把孙寻栏在侧殿,让孙城先行进了正殿。
    “儿臣拜见母妃!”孙城跪地叩首,思念之情像奔腾的波涛,一霎间涌满他的胸膛。
    他给秦贵妃行了个大礼,以表孝道。
    “快起来,我的孩子…”长期饱受念子之苦的秦贵妃,眼泛泪光,她急忙扶起孙城,眼中闪过异于往常的温柔:“这些年,你在出云山受苦了。”
    孙城对血缘至亲的感慨,象大海上的波涛一样沸腾起来,他一脸真诚的握住秦贵妃的手缓缓道:“儿臣在这出云山上过得很好。连哮症也不怎么发作了。儿臣不孝,让母妃挂心了。”
    “一切都过去了。你过来……”秦贵妃带着孙寻来到屏风边的书架子边,抹去感动的泪水后显露坚定,她伸手整了整孙城的衣领:“时间紧迫,若还有机会,我定要好好看看你,同你好好说说话。可现下,我要告诉你,我已拿到遗诏。陛下一死,便由你登基为帝!”
    秦贵妃手中的圣旨,与令牌让孙城大惊!他完全惊呆了,秦贵妃的这些话如此突然、粗犷、惊人,如同火山爆发一样。
    “母妃在开玩笑么?”他一连退后数步,惊诧无可名状的淹了上来,渗透到皮肤里,彻骨得难以置信:“父王怎么可能下此遗诏,父王要传位也应该传位给嫡子大哥,或者二哥,甚至五弟!王后在位,父王有四子。除了我,他们谁不是军功显赫,获朝臣簇拥?我要去见父王,向他请罪!”
    “你不能去!”秦贵妃一把拉住孙城,双眼一瞪,柳眉倒八,脸上的笑容与激动全数清空,她用严厉的目光望着孙城,双眼渐渐憋得通红:“难道你忘了我们过去所受的屈辱?你忘了我是如何步步为营,只为保你平安长大?我谋划多年,苟且偷生,装疯卖傻为的又是什么?站在外面的孙寻从小便活的小心翼翼,他如此卑微、艰难与落魄,他为的又是什么?”
    孙城猛的跪下,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一段怎么样的血海深仇?他何尝不想拨乱反正,一雪前耻?他做梦都想,可是……一切怎会如此突然,他甚至没有丝毫准备!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