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不尽乱世烽火》第二章 擂台试3

    晋元国人纷纷很是沮丧,但也撑着一脸笑意,输了擂台赛总不能连风度都输了。
    在论功领赏的环节,蜀魏王赐了我一把上等的紫竹洞箫,精致巧妙,长二尺一寸,九节五孔,上面刻着凤飞山林的图案,我甚欢喜。
    看来蜀魏王很懂我的心思嘛,大概是知道我在这乐理上大多不太精通,唯独萧艺能摆上台面见一见人。
    蜀魏王妥善安排了晋元人去休息,准备晚上的宴请。内监却给爹爹传了话,说是陛下有请苏家去雨花堂一聚。
    我来不及换衣服,自觉立了大功,爹爹一定会很高兴,屁颠屁颠的随爹爹来到了雨花堂。
    这里的陈设布置很是奢华,雕栏玉砌,金碧辉煌。一盏又一盏的白玉灯整齐站立,半明不亮地点着。梁柱上均是些彩画,有展翅欲飞的凤凰,有张牙舞爪的金龙,有花鸟虫鱼、有山水风景。
    蜀魏王坐得高高在上,身着暗紫龙袍,身形健硕,就这么坐着也有一种巍峨挺拔之感。他胡须微长,卧蚕之眉,双眼开合之间,带着君王的威严。
    他边上是蜀魏国的王后。
    众人给陛下、王后行大礼后,爹爹同娘亲便又齐齐跪了下来。
    爹爹面露难色,惭愧地摇着头:“臣,教女无妨,纵容小女今日做出如此荒唐之事,难辞其咎,请陛下责罚。”
    大哥二哥也齐齐跪了下来,倒是我抱着一脸的不可思议,傻傻站着。
    什么?我震惊地盯着爹爹。
    我明明是打败了晋元勇士,为国争光,为苏家争光;明明是荣耀之至,光宗耀祖了好吧?这怎么要责罚了呢?我满脸疑惑不解地又盯着大哥二哥。
    大哥冲我使着眼色,我不明白。二哥索性捶了我的腿关节,我不得不重重的跪在了地上,甚是愤恨地瞪着二哥,但也有些会意了。
    我向二哥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小嘴不满的微微撅起。
    话语中带着满满的不服道:“苏宣有罪,请陛下责罚。”
    蜀魏王与她的王后互望了一眼,王后先露出了个花般的笑容,温柔地说:“都起来吧,你们都是我蜀魏的肱骨之臣,明明是立了功的,又何罪之有呢?苏将军言重了。”
    众人起身后蜀魏王清了清嗓子,脸上有着藏不住的笑意:“苏震呐,你说你们家的千金是个男儿身该有对好。我看晋元的勇士派你的大公子二公子上去也勉强能小胜。她竟一人把他们全打败了!令寡人再次对她刮目相看呐。如她是个男儿,上了战场还不以一敌百?怪不得太子武师曾经和寡人说苏宣是个武学奇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我听了这番赞扬很是得意,骄傲的对二哥做了个鬼脸。二哥却不搭理我一下,麻木有礼的听着陛下对我的此番“褒赞”。
    爹爹看了一眼眉头紧锁的娘亲,眼中有着阴霾与担心:“陛下,小女脾性顽劣,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啊。”
    蜀魏王脸上的笑意更深:“欸,苏震你不必妄自菲薄。寡人今天要好好赏赐你们苏家。你这三个孩子实在很出众。苏尚,我蜀魏国一等一的将才,年纪轻轻已为我蜀魏立下许多战功。苏文这孩子也是一表人才,见多识广,又有在世华佗之才。你这个女儿,可是我们蜀魏的第一佳人,继承了西商公主的美貌不说,还是个武学奇才,就是性子急躁鲁莽了点。”
    王后给我的印象向来是高雅温贤的,她露出一贯大方的微笑道:“陛下,苏宣毕竟是个姑娘家,不如问问她,今日那把紫竹洞箫可喜欢?”
    “苏宣甚是喜爱。”我拱手作揖,恭恭敬敬地回答。
    蜀魏王正襟危坐,沉着嗓子,一本正经地问:“苏震,这次你们苏家又立了功,你要何赏赐?”
    爹爹沉默片刻,看了看娘亲,像是达成了共识才道:“臣有一事相求。臣听闻出云山上的仙云殿能度化人,小女刁蛮任性,时常任意妄为,喜武厌文,琴棋诗画,诗书礼乐无一精通。臣只求仙云殿殿主能收小女为徒,不求她能做大家闺秀,但求她能修身养性,落个得体便足以。望陛下成全。”
    什么?要把我送到什么山?什么殿?拜什么师?
    ……
    就这样,蜀魏王一封书信寄往了出云山。
    不久后,二哥便护送我到了这山上。
    现下,我坐在出云山仙云殿旁的茶房里打盹,做了个关于过往的梦。
    良久后,门突然被推开,我撑在茶桌上的手惊得晃了晃,撑着的脑袋也不由自主的差点撞到桌上……
    守门的弟子冲我礼貌一笑,向我做了个揖,谦和有礼道:“这位公子,我家先生有请。”
    想来他口中的先生便是仙云殿的殿主,将要成为我师父的人了。
    我曾多次想过这位世外高人是个什么样子?能和四国签下停战协议,又得到四国君王认可的,必定和杨元师父一样,一头白发,从容不迫,武艺高强,德艺双馨,慈眉善目,七十而从心所欲的样子。
    一路随着守门弟子穿过长廊,来到仙云殿的正殿。放眼看去,说此处乃是过去神仙之居所一点都不为过,气势恢宏又不失逍遥恣意,琼楼金阙,别致雅然。
    殿堂高大宽阔,天顶彩绘神鸟仙云环绕,地上水石之打磨也是光亮异常。二十二根石柱用金漆檀木包裹,笔挺而宽长。不同于皇宫的富丽堂皇,上面刻着的大多是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娲补天等仙事古迹。我一路往前,颇有兴趣的研究着这些柱子的差异。
    那弟子见我这般好奇,忍不住催促了我几句:“公子,这边请。”
    殿堂的正前方,坐着一个年龄介于四十至五十之间的中年男子。他穿着一身浅灰色锦袍,儒冠朱履,一派斯文温雅之气,道貌岸然,仪行磊落。走近两步,发现他眉眼带笑,鼻如悬胆,骨骼精瘦,相貌堂堂。他一双精小、乌黑、幽深的瞳子里,涌动着一层朦胧缥缈,变幻不定,仿佛能看穿世间的一切人情事故。
    仙云殿主的这般模样,倒是让我很意外,意外他看上去还没我爹爹年纪大,却成就如斯。
    他的两边各站着三四个青衣弟子,他们个个看上去贵气优雅,一表人才,想必就是我以后的师兄、师姐了。
    我顿时有些莫名的紧张,手心暮得冒出一层薄汗,头皮微微发麻。
    我在距离殿主四五步的地方跪下。拱手恭敬道:“在下苏宥,前来拜师,望殿主收留。”
    边上的几个青衣弟子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意外又兴奋的相互张望后,细细碎语起来。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