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看到这份礼, 看钱永济顺眼多了。
倒不是宗泽贪图这份儿礼性,而是从这份厚礼看出钱家求娶他姐姐的诚意来。
宗泽笑着上前跟钱永济招呼着, 又请他进屋来。
毛脚女婿上门, 那是要好好款待一番的。大姐今天不好意思露面, 一直待在灶房帮她娘做饭。
林淑芳带着良巧、良芬在厨房忙活着,三姐良香跟宗泽今天就充作了待客之用了, 给客人装烟倒茶忙的不可开交。
忙乱一阵后,终将客人安顿的差不多了, 宗泽才坐下来跟钱永济说起话来。
钱永济对自己这个妻弟的丰功伟绩也是早有听闻, 好一阵恭喜后,方跟宗泽说起自己的近况来:“你知我于读书一道进益不大, 再想进一步却是不能了。反正我也读了好几年, 写个什么书信、契书什么的不成问题,所以,今年下半年我就没再读了。”
宗泽也听家人说过钱永济没有读书了, 好像现在在帮着做自家的生意什么的。于是宗泽问道:“钱师兄既已打定主意, 不读也没什么的。我听人说, 钱师兄现在在帮家人做生意?”
钱永济点点头道:“是的呢。你知我家这辈儿就我一个男丁, 爹娘也说家业迟早要交到我手上的。所以,就先让学着我上手了。”
接着钱永济又提道:“我家已经在县城竹水巷买好了宅子, 明年就让我单独住在那儿。也好方便照顾生意。”
宗泽一听,替大姐良巧庆幸不已, 这样好啊, 婚后不用跟婆婆住在一起, 这可以少受多少磋磨的。
心气儿更顺的宗泽,对钱永济的好感大增,对自己姐姐即将跟他成婚,说了不少好话。末了又殷殷的叮嘱拜托钱永济日后好好相待自己的姐姐云云。钱永济红着脸连连点头保证必会诚心相待巧儿的。
一时饭菜上桌了,宗泽殷勤劝菜,陈忠运也跟钱永济俩少喝了两杯。
饭桌的气氛很不错,最后还在饭桌上敲定了,明天让钱永济跟他们一起回陈家沟送年礼。
原本钱永济还想从县城雇人挑着礼性担子去陈家沟的,被宗泽父子给否定了,陈忠运道:“陈家沟离这儿太远了,这么远挑东西路不好走,又费人力物力的,豆腐都盘成肉价钱了。还不如在榨溪乡集上买好了。”
时间既已约定,第二天钱永济真格跟着宗泽父子赶到了陈家沟。
到陈家沟的时间,刚好是乡里人吃晚饭的时候。现在大冬天的,这个点儿可没人愿意在外面,想是都围着火炉吃着饭呢。
宗泽他们进村时,除了偶尔的几声狗吠,陈家沟静悄悄的一片。
宗泽三人很快进了陈家院子,推开堂屋门,果然一大家子正围着火炉吃的正热闹呢。
看到宗泽他们,陈二婆真是喜出望外,赶紧放下碗,一迭声的问:“宗泽回来了?路上累不累?肚子饿了吧,奶这就去给你做好吃的去。”
众人也纷纷跟陈忠运招呼着。看到站在他身后有个清清俊俊的小伙儿,当即猜到可能是那要跟良巧成亲的钱家小伙儿。这样想着不算,几个伯娘已是问了出来。
宗泽迎着热情的奶奶赶紧答道:“奶,奶,不慌,不慌。我们还带了个人上门呢,你没看到啊?这是钱永济钱师兄。”
钱永济啊,知道,不是跟巧丫头做亲的那个吗。陈二婆又热情的将刚才问宗泽的话,又问了一遍钱永济,又张罗着去给宗泽他们做饭。
现在天太晚了,也不好做太繁杂的吃食,陈二婆就赶紧割了一吊腊肉,将上面的瘦肉割了下来,做了一锅瘦肉汤,又下了一大把面条进去,让宗泽他们吃。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四,榨溪乡不逢集,可新女婿上门打空手可不好看,虽说,人家体谅他家离的远,来了再置办礼性也行,可也不好等太久。尤其是要跟乡里人见面的,别人一打听,没送礼?那对钱永济可不好。
二十四榨溪乡不逢集,但石门乡逢场。石门乡集跟榨溪乡相比,远了有五里地,不过现在赶时间,也顾不得了。于是,宗泽父子赶紧带着钱永济到石门乡去置办要送的礼。
钱永济这次钱是带得足足的,于是大手笔的置办了五担礼,陈二婆老两口和四个伯父一家一担。宗泽见这礼也太多了些,稍稍说了下,但钱永济执意要这样置办。见他如此,宗泽也就由他去了,他愿意给大姐做脸,那也很好。
这五担礼,他们三人可挑不回来的,于是又雇了四个挑夫帮忙挑回陈家沟。
回来的时间,刚好是吃中饭的时候,太阳好。好多人都扛着碗站在门口、路边吃着饭呢。
看到宗泽他们,纷纷招呼着:“忠运,回来了啊?”“回来过年了?”
陈忠运也客气的笑笑,一路答过去。还有人对着宗泽问道:“山娃考秀才了吧?”“城里咋样啊?好不好完哪?”
宗泽赶紧爷爷、婆婆、叔伯、婶婶的恭恭敬敬的答着,丝毫不敢怠慢。像他们这种发达搬迁的人回乡了,最是要知礼的;不然,会被人说:目中无人、自以为了不起、瞧不起人啊什么的;到时,唾沫星子都会淹死你。
又见陈忠运背后跟了个年轻小伙子,也是对着他们腼腆有礼的笑着;想到之前陈二婆说了,她家巧丫头过完年就要成亲了;还说,小伙子年前必是要来陈家沟一趟的。莫非就是这个?肯定是了,没见后面还挑了这么多礼性嘛。
众人纷纷问起,陈忠运点头笑道,就是巧儿订的那个钱家小伙儿。
众人纷纷恭喜,顺便评头论足一番,奉承着:“忠运哪,还是你有福啊。看着小伙儿一表人才,配你家巧儿要得。恭喜你了啊。”
听到人夸他,钱永济还是太嫩了点,脸皮子红的一直没消下去;又不敢低头,第一次在巧儿娘家村里亮相,可不能塌了面子。只得顶着个大红脸,跟着宗泽一道,叔叔伯伯的叫了一通。又惹得众人一阵夸奖:“这小伙儿知礼的很,不错,不错。”
钱永济这五担礼,在陈家沟也引起了轰动,看嘛:那陈家老五当真有福,娶的媳妇儿家世了得不说,儿子读书也厉害的很;看,现在女婿家又那么有钱。哎哟哟,自家怎么没有这么好的福气呢。
村头的这一番热闹,将陈二婆也引出来了,众人又对着陈二婆一阵儿恭喜。看到摆在村头的五担礼,陈二婆乐的嘴都合不拢。之前听老五说过,这个钱永济家里很是有些产业的,先前还当老五说的话是加了水的,现在看来,这钱家当真家底儿不错。
回到陈家院儿,钱永济先挑了一担礼送到陈二婆房里,又送了二两银子。看到钱永济这么舍得,陈二婆高兴之余也放心不少,虽说对于孙女儿,她一向是不大在意的,但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女儿,还是希望她过的好不是。
送完陈二婆,接着钱永济又亲自挑着礼一家家的给四个伯父送去,几个伯父家就只有礼而不再给银子了。
看到这满满一担礼,只把几个伯母高兴的咧着嘴巴笑个不停,可能过个好年了。
收了礼,又想着,回礼该送些啥呢。几妯娌一商议,家里也拿不出多好的东西来,还是老规矩:走时打发一个大猪脚棒,再加一双鞋子跟几双鞋垫,再就是两封糖就行了。
知道马上要过年了,钱永济他们在陈家沟也呆不了几天,于是几个伯父家都加紧请客吃饭,务必要每家吃一顿才行。
于是这两天宗泽跟着钱永济,顿顿吃腊猪脚,还顿顿喝酒。新女婿上门,喝酒那简直就是必过的一道关,大小舅子轮番上,要好好看看毛脚女婿的酒量才是。
还好,宗泽这个正牌小舅子加师弟给他挡了不少酒,陈忠运也叮嘱过不要太狠了;饶是如此,这两天还是让钱永济颇是有点吃不消了。
四个伯父家吃的差不多了,想着已是来到榨溪乡了,不见见姨妈可说不过去;于是,钱永济又赶紧跑到刘二麻子家拜访了一下。
该走的亲戚都走的差不多了,又是年边儿上了;腊月二十八,三人赶紧往县城赶去。
临走前,陈忠运又跟陈二婆和几个哥哥说了良巧定在明年二月初八出嫁,请他们到时一定要来,也算是提前提请了。
忙乱了一个腊月,宗泽一家在县城新家热热闹闹的过了个团圆年。
想着这也是良巧在家过的最后一个年,家里热闹高兴之余也难免有点伤感。林淑芳也是说不完道不完的叮咛。跟巧儿说完,还不放心;又跑过来叮嘱宗泽,务必要学出名堂来,日后好给姐姐们撑腰。
宗泽连连点头保证,日后定会为姐姐们撑腰的,就算没学出来,该撑的腰那也是必须要撑的。听得宗泽的话,林淑芳呸呸连声:“说什么话呢。我儿是必会学出来的。”
今年是舅兄他们回来过的第一个年,林淑芳是必得要回娘家去一趟的。
正月初八一大早,陈忠运就带着林淑芳回娘家去了。巧儿马上要出嫁了,不好走人家儿的。这次宗泽跟巧儿就没有跟去,只带了良芬跟良香。
临走前,林淑芳特别不放心,叮嘱了又叮嘱,要宗泽看顾好姐姐,白天也不要出门,紧门闭户的好。宗泽保证了又保证,林淑芳还是不放心;最后,林淑芳也顾不得好不好意思,跑到晋家找晋娘子借了个婆子来家帮忙看着,才算放心。
因牵挂着家里,不放心良巧跟宗泽两个娃娃在家,林淑芳在林家只玩了三天就回来了。
曹氏他们苦留不住,也就只得让他们走了。临走前,又是大包小包的回礼相送,这其中很大部分是给良巧备的。又一再保证,良巧出嫁,他们全家必是会到场撑脸面的。
这个年,宗泽一家人年前年后的忙,都没时间好好儿的说说话儿。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一家人围着火炉摆龙门阵了,也再好好的说说巧儿的嫁妆。
巧儿陪嫁的铺盖箱柜什么的,林家也置办了十六抬,在他们这样的人家也算是很够看了;但是没什么田产宅子的大件儿相送,林淑芳说到这个就颇是觉得对不起女儿。良巧连连宽慰她娘的心,说有这些已是很体面了,比先前堂姐们好了不知多少去了,让他娘不要多想。
说到这个,宗泽突然想到:“娘,舅舅不是给我们置办了有二十亩地的么,要不,让大姐带几亩走?”
听到宗泽的这个提议,别说良巧反对,林淑芳跟陈忠运都不同意,只说:“这不大像话。”
见爹娘反对,宗泽仔细一想也觉得,现在将家里不多的田产给大姐做陪嫁不大好。钱家家业颇丰,大姐带不带田产去,对他家影响不大,只不过是大姐面上好看而已。可这些田地于他家却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实在没有必要为了大姐的面子而让自家生计为难。
于是宗泽说道:“既如此那就不陪田地了。娘不必忧心姐姐们的嫁妆不好这些事儿,我家现状如此,只能先委屈姐姐们了。待他日我真能有所出息了,自会给姐姐们补上一份儿嫁妆的。”
陈忠运点头道:“宗泽说的有理。只要日后宗泽发达了,比什么都强。”
既已说到田产,陈忠运道:“宗泽回来这么久了,还不知道我家的地在哪,这可不行。今天天气好,我过会儿带宗泽出去走走,顺便给你指指我们家的地在哪。”
宗泽跟着陈忠运来到他家的地头。他们家的地就在城边儿上,有十多亩好地,还有几亩连着山的坡地。陈忠运指着那片山地对宗泽说:“买地时,那山边儿也是一块算我们的,算来划算的很,只给了山地的钱,其它都是添头。这山上的树木啥的还能砍下来做柴烧,一年能省不少柴火钱呢。”
边说边带宗泽走到近前去看。宗泽饶有兴趣的跟着他爹走近了看。是不错,这片地,有平地,有坡地,还有一大块山崖。
不过,这山上虽然长的有树,但大都是灌木,没什么有用的树,还真只能做柴烧。
而且,这山坡看起来,有些地方还经常有落石,怪道人家愿意搭在一起送呢。看着看着,宗泽看出了一点不一样的,这落了石头的缺口处好像跟别处的不一样?这里的石头要么是黄石,要么是青石,却很少见像这缺口处这种青中带黑的石头。
等等,青中带黑的石头,宗泽记得前年冬天跟他爹一起去石炭场买石炭时见过,就是这种石头。咦,难不成他家的这块山地也有石炭?要真是这样,他家以后可真不用愁了。
小说推荐
- 寒门之子的科举路
- 祝我所有读者和家人新的一年快乐无忧,事事顺应心意,人越长越漂亮,钱越赚越多 俞阅一朝梦醒忆起悲惨前世,醍醐灌顶般明白,想要改变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艰辛状况,除了读书一路外,别无他法 家里一穷二白,再大的磨难他都坚持科举,最终改天换命,踏上富贵荣华之路 不狗血、无极品亲戚,挖坑必填。好看,快去看第一章啦
- 作者明光里连载
- 最新章:51.51:快订阅51章
- 科举人生(快穿)
- 【公告】本文由《穿到每个世界考科举》更名为《科举人生(快穿 现代平凡女公务员被系统抓来做壮丁了 系统让她向上下五千年来活着的、死去的人证明科举并不难考 纳尼!考科举就算了,只是为何每次拿到的牌都那么烂 当她穿成农家子、败家子、傻胖子、废世子、病秧子 她该怎么办 1.穿成农家子,贫穷落后的村庄,老无所
- 两看相厌连载
- 最新章:147.病秧子33
- 农门痞女
- 阮圆圆变成了随母改嫁的拖油瓶,被迫分家,蓬门小户,三餐不继 面对泼辣的继姐,她猥琐的盯着她身体:你敢再欺负我娘,就把你嫁人,花你的嫁妆,压榨你的哥哥 看到美男落水,阮圆圆看着他没力气扑腾了,才下去救人,理直气壮的在他的胸口动作粗鲁的又捶又摸,感叹道:手感虽然不错,可是模样太过招蜂引蝶;我的救命之恩,
- 酷美人连载
- 最新章:第394章 佑年番外 成亲1
- 农女跳龙门
- 砚小殊连载
- 最新章:第1章 穿越
- 科举兴家
- 一朝穿越,三代单传,爹还死了 奶奶宠溺,娘亲疼爱,姐姐依赖 为了他们,章元敬不得不奋起努力 士农工商,那就靠科举发家,一步步成为家里头的顶梁柱 作者专栏传送门,爱我你就包养我吧 继续问大家,是喜欢这篇还是另一篇,到时候看收藏高的开,哇咔咔,某些小伙伴的怨念我听见了,这次真的是认真的,真的,比钢珠还要
- 人生若初连载
- 最新章:254.身后事
- 药香之农门贵女
- 人要倒霉的时候,喝水都能塞牙缝 向萱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一脚踩空,也能去到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一眼望去,家徒四壁 上有极品亲戚找茬,下有软弱爹娘要养 看着一群虎视眈眈的人,向萱撸撸袖子准备干 开医馆,种粮食,在发家致富的道路上走的不亦乐乎 但是,那个一直缠着自己不放的王爷是一个什么梗 爷,你不举也不
- 左甜连载
- 最新章:014-小姑
- 长子嫡孙(科举)
- 身为盛京谢氏的长子嫡孙,谢珝要做的不仅是兄友弟恭,科举入仕,更要平步青云,位极人臣①女穿男,会娶妻,从一而终②以作者设定为准,考据党和杠精勿入③谢绝扒榜.本文将于4月28号(本周六)入V,到时三更掉落,感谢支持【专栏·微博【喜欢的话可以收藏专栏吗=v【微博·成于白社
- 成白社连载
- 最新章:89.突发事
- 讼师科举日常
- 接档文,求预收《快穿之美人撩心 o ̄3)o 现代大龄女青年陆决明一朝穿越后,不仅由她变成了他!还有了一个丑若无盐的新!婚!妻!子 还没等他从晴天霹雳中醒来又闻噩耗,他要被分家了,而他作为嫡长房嫡长子,竟然连一个子儿!都!没!有 陆决明震惊了,这是让他净身出户啊 看着嗷嗷待哺的两张嘴,陆决明哪里还顾得
- 公子若风连载
- 最新章:60.初任新官06
- 穿越六十年代之农门军嫂
- 一朝穿越,韩佳君无奈的发现,自己竟穿到了艰苦的六十年代,变成了一个没爹没娘没钱没粮的小孤女,这里物资奇缺,唯独盛产各路极品,于是,韩姑娘就开启了发家致富手撕极品的生活,要干就干,要撕就撕,不撕的淋漓尽致不够痛快 物资奇缺怕啥?咱有空间呢 极品来了怕啥,咱有智慧呢 找茬挑衅的来了怕啥,咱有未婚夫呢 呃
- 小幺重生连载
- 最新章:第15章 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