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重生名媛》8.第008章

    唐大壮是农机手,在村里名声响当当,家里虽然不怎么富裕,但日子也算过得去。。
    比他穷得多的人家养三四个孩子都能均口饭出来,他却被枕头风吹着把小丫往外扔,叫人知道了,不知背地里要怎么骂。
    绵纺厂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把人招进去的,家庭情况都要一一审核。
    到时候扔孩子的抖落出来,名额没了不说,帮唐大壮进厂唐满红也得连带着挨骂。
    唐爱国心里想着这事闹大了的后果,忍不住撇嘴冷笑。
    唐满红进城后就很少回村,最多年节的时候回来意思一下,当了城里人就瞧不起乡下人的那副嘴脸,总让唐爱国膈应。
    唐大壮平时闷声不吭,人回来了就招呼,唐爱国数落唐满红的时候,他就在一边和稀泥做好人。
    唐爱国去年翻新老屋,想跟唐满红借二百块没借着,本就闹得有点僵,现在看到唐满红还准备把棉纺厂的名额给唐大壮,更觉得心里堵了团火。
    “唉,可惜。”
    唐爱国摇摇头,瞧了眼乖乖坐在一边的唐碗。
    好好的事儿,全叫这孩子搅和了。
    汪翠珍她们趁没散集把要买的东西买全了,说说笑笑往回走。
    到了唐爱国摊前,看唐碗一个人缩着脑袋坐着,像是还没从刚刚的惊吓回过神,汪翠珍记起自己买了红绸,赶紧摸出来走到她面前。
    “你看,多漂亮。”
    汪翠珍把唐碗头发扎起个小辫,又缠上朵大红绸花,几个女人围过来,都点头夸赞。
    唐碗伸手摸摸头上红绸,看汪翠珍笑得开怀,也跟着露出个缺牙的笑容。
    其实她不是很懂这种审美,碗大个红绸花顶在头上,跟唱戏似地,偏偏这个时候的人,都觉得孩子扎这个漂亮。
    见唐碗笑了,汪翠珍摸摸她白嫩脸颊,转头对王碧华说:“孩子受了惊吓又伤着了,回去给炖个蛋补补,看这小脸瘦的。”
    王碧华勉强笑笑,“要的要的。”
    炖个蛋?
    家里就那么几只鸡,一天能下一两个就不错了,炖蛋倒是每天炖,可那是给毛头伴饭吃的。
    给这丫头片子,不浪费么?
    旁边几个女人看到王碧华脸色,猜都猜得出她舍不得东西。
    汪翠珍手上有钱,平时舍得吃舍得喝,哪知道人家家里怎么划算,这话等于白说。
    “咱还是坐车车回,好不好?不走路。”汪翠珍也不是傻子,扫了眼王碧华,抱着唐碗站了起来。
    驴板车上拖满了货,左右坐上唐爱国和唐有财就压得有些走不动道,半个人的位置都多不出。
    王碧华本不想跟汪翠珍她们一块走,可想想回村的路还挺远,这会儿又到了饭点,纠结了一下还是跟了过去。
    柱子给粮站送完货,也去集上买了些东西,刚才的热闹只在人群外头看了个尾巴就没了。
    现在看到事件主人翁唐碗坐到了车上,忍不住回头打量。
    “你看,戴了绸花漂亮吧!柱子叔都瞧你呢。”汪翠珍逗唐碗。
    “大壮家的小闺女确实长得好,难怪外国人看中了想养。”
    “小丫这么干净,穿得又整洁,看着哪儿像是福利院的孩子?我说是那外国人先看中了,汪院长想讨好,看小丫没人带,帮着捉进去的!”
    “福利院里的孩子来路五花八门,听说有两个就是拐了没人认,路上被那个姓汪捡回去的。想想今天这事儿,都不知道以前她弄回去的那些是真拐还是假拐……”
    几个女人交头结耳说着自己知道福利院的一些小道消息。
    汪院长在她们嘴里,简直成了吃小孩的魔王,下十八层地狱都不够赎罪的那种。
    王碧华坐在边上听着,脸上表情格外精彩。
    她平时不是忙农活就是带小毛头,出村都少,偶尔赶赶集,也是快去快回怕误了地里的事儿。
    福利院这些内幕,她这还是头一次听说。
    看看唐碗露出的一截白腕子上,还留着汪院长掐出来的指甲印,王碧华在心里把朱月春骂了个狗血淋头。
    还说送去是享福的,这明明就是遭罪!
    难怪自己躲着叫她送,算盘打得啪啪响,这事回去可要好好跟她摆一摆!
    女人聚在一起,能聊的事海了去了,说完福利院的事,就又拐到家长里短上。
    刚刚坐拖拉机过来的时候,也聊了一路,可当时唐碗正处在期待与弗兰克夫妇相见的激动中,根本没注意听。
    而现在唐碗耳朵竖得老高,坐在汪翠珍,看谁讲话就把头偏过去。
    谁家的鸡发了瘟,谁家娃儿最近烧了几天,谁家自留地打了药还长虫……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听了一脑袋,唐碗发现没一件她能帮得上忙。
    一些轻省点的琐事倒是可以做做,比如帮着拾粪拔草什么的。
    可那是别人自己家的事儿,她一个五岁小孩跑去抢着帮忙,怎么都显得怪。
    中午的太阳晒得脑袋顶心发烫,脑袋就有晕沉沉地犯困。
    知道要去福利院,昨天半晚上都没睡安神,早上又闹了那么一出,唐碗必竟才五岁,到底是有些乏了。
    听半天都没听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唐碗索性放弃,靠在汪翠珍头一点一点地眯了眼。
    等到被拍醒,拖拉机已经停在了自家门前。
    “要是他们不给你炖蛋,你就来姨姨家吃。知道姨姨家不?东头盖红瓦那间屋就是。”汪翠珍凑到唐碗耳朵边上说了一句,冲她挤眼。
    “谢谢汪姨……”唐碗也小小声地答了一句。
    “小丫!回了!”
    王碧华人已经进了屋,看到汪翠珍还没把唐碗从车上放下来,不耐烦地回头喊了一嗓子。
    “去吧,没事常来姨姨家玩。”
    看着唐碗进了屋还回头冲自己招手,汪翠珍笑得嘴都合不拢。
    “自己生一个!生一个就不会想着人家的了。”
    “我也想生啊……”汪翠珍叹气。
    村里那些拖着大鼻涕的闹腾小孩见得多了,汪翠珍有时也觉得没孩子也挺好,至少省心省事,两个人的小日子又不过得不好。
    可是今天看到唐碗,她才知道小孩子可以这么干净漂亮,又乖又听话的。
    小脸白白的,头发乌黑,跟瓷娃娃一样,说起话来声又细又软,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盯着人一瞧,心都要酥化了。
    她长得不错,男人五官也端正,真要生个女娃娃出来,肯定不会比唐碗差多少。
    到时候再收拾干净些,带出去不知多少人要羡慕。
    听女人们又在说哪个村有什么生子妙方之类传闻,汪翠珍脸上的笑慢慢淡了。
    要是偏方有用,她也不会到现在都没动静了,汪翠珍摸摸肚子,低头不再说话。
    晚上唐大壮下工的当口,朱月春也抱着毛头回了。
    王碧华黑口黑面坐在堂屋纳鞋底,瞧见夫妻两个抱着孙子回,也没起身去迎。
    “妈,抱下毛头。我去做饭。”
    朱月春自知理亏,挂着满脸地笑把毛头往王碧华手里头。
    “没看我手头有事吗?孩子拿远些,一会针扎着了。”
    王碧华斜她一眼,猛地把针一拔,冲着朱月春凑过来的脸抬手挽了个花。
    朱月春吓得向后退开半步,抱着孩子的手也勒紧了些。
    两岁的毛头哪吃得住她的劲,哇哇哭了起来,唐大壮“啧”了一声接过,“你去弄饭,我来。”
    朱月春扁扁嘴,转身往灶屋走。
    “妈,小丫……”
    唐大壮抱着孩子刚坐下,正开口要问福利院那档子事,就听到外头灶屋传来朱月春一声惊呼。
    “咋了?”唐大壮回头。
    朱月春冲回来,反手指着灶屋,一脸火气,“她怎么还在啊?不是说了叫你妈送福利院的吗!我都跟人家说好是今天了,这不误事吗?”
    话音刚落,唐碗小小身影就出现在院子里。
    她背着对大门,在地上揪了两把草,往屋里瞧了一眼,转身又回灶屋去了。
    唐大壮看见唐碗也是一怔,转头看王碧华,“妈?你早上不是带小丫出去了吗?”
    “是带出去了,到集上转了转,又带回来了。”王碧华淡淡说道。
    “我都跟汪院长说好了!你……你怎么能这样!”
    看王碧华没事人似地,朱月春气得跺脚。
    “大壮,你知道满红给你在棉纺厂弄开车名额的事儿吗?今天爱国跟我怨满红有好事儿没想着他,我才知道的。”
    王碧华懒得搭理朱月春,只跟自己儿子讲话。
    唐大壮眉头一抬,“他打哪儿知道的?”
    “啥?进棉纺厂开车?”朱月春一下把唐碗的事抛到脑后,脸上立刻挂上丝笑。
    “这事儿别往外说,过不知道能不能成呢。”
    虽然知道这事八九不离十,但唐大壮做事一向求稳,看到朱月春这副得意忘形的样子,立刻沉着脸提醒。
    “小姑办事,哪有不成的?她可是个能耐人!”
    看唐大壮不光瞒着自己,连亲妈也没告诉,朱月春心里也算平衡了些。
    听唐大壮细说了一通,知道这事基本上是稳成,王碧华和朱月春笑得眼都眯了。
    名额差不多定下了,只等半个月后厂里贴榜,名字一出来就能直接进上班,多一分心都不用操的!
    “大哥怨满红没顾他?他也不想想自己是怎么对满红的,还在这儿酸我们家大壮,想进厂,他也得有那个能耐啊。”
    朱月春切了一声,眼翻到了天上。
    唐大壮是闷葫芦,心里想什么也不露在面上,可听到朱月春这话,也忍不住撇了撇嘴角。
    “哟?还没吃呢?”
    屋里正在合计的三个人不约而同闭了嘴,转头看向门外不请自来的大嫂杜招梅。
    “小丫呢?怎么没见着她啊?”
    杜招梅脸上笑得热情,进了屋眼睛就没停过,四处搜寻唐碗身影。
    “大妈,我在这儿。”
    唐碗用两只手捧着一大海碗刚盛出来的杂菜汤,从外头灶屋走出,摇摇晃晃进了门。
    大家看着她把杂菜汤举起来,费劲搁在饭桌上,都被这菜汤飘出的香味给吸引了。
    “这煮啥好吃的啊?”
    刚吃过饭的杜招梅咽了口唾沫,盯着汤碗不放。
    杂菜汤谁都认识,家里老叶子菜帮子和糊糊一块煮,又当菜又当饭,撒点盐就能填个肚。
    样子倒是像,可闻着这味儿,又觉得哪儿不对。
    明明是菜汤,咋透出这么浓一股肉香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