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子的科举路》9.09:俞父有钱可赚

    “腰疼,床上躺着呢。”韩氏一撇嘴,不满道:“我就是侍候你一家老小的命!”
    俞阅一听很心疼,他爹这病是当年招劳役时干活干的太辛苦累出来的。当年累的差点没了命,好不容易人救活来,病根子也落下了。
    这就是个富贵病,不能干活,只能养着,活稍一重,腰就疼的起不来,一遇风雨天,膝盖脖子也难受的要命。上一辈子也看过,吃药也只能缓解一点点,只能养着倒是没办法根治。
    俞阅进去了,看到了俞父躺在床上,心下一时迟疑要不要把做工的事告诉他。
    本来还想着说了能让父亲高兴一点,现在又不忍告诉他让他辛苦了。
    “有屁就放!”俞父身体不舒服,心情也不好,直接骂人。
    “我今儿个去还了苗老爷的包袱和布袋,他说可以给你在文具店找个差事,一个月六百个大钱。”
    “你说啥?”俞父惊的一下子就从床上翻过身起来问,只是起的太快了一下子闪了腰,哎呦的叫了一声,还不忘记失声问俞阅:“铁豆你刚说啥?你说苗老爷让我去上工,一个月给我六百个大钱?!”
    俞阅听到俞父那震惊中含着喜悦的声音,一下子没有话说了。
    俞父扶着腰坐了起来,盯着儿子问:“死的了?问你话呢!你刚可是说有一个月有六百的大钱可拿?”
    “是,让你上元节前一天去上工。”俞阅点着头,关心的问:“爹你腰不要紧吧?”
    “现在还管什么腰!”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俞父惊喜莫名,眼睛都比平时亮了很多,可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的神采都与以往不同,这种神采在光线不明亮墙壁灰暗的屋子的映照下,更加夺目。
    上一辈子似乎也没有看到爹爹有这样的神采。晃然间,俞阅才明白,上一辈子,他做了商人赚了钱,家里能吃好穿暖,爹也是高兴的,可是爹病了大半辈子,也没什么好的营生可干,怕是心里也认为自己很无能。
    如今有六百个大钱可赚,他就成了个有用的男人,能让妻儿依靠的男人,才这般兴奋。
    俞阅心酸,他爹老实了一辈子,也不知道去找个差事,就怕地没种好,差事没找到两边担误,胆子太小。
    俞父连声问怎么回事,俞阅就又讲了一遍,俞父听了乐的咧开嘴笑,摸了摸身上的衣服,扶着腰站起来转了个身,问:“铁豆你看爹穿这身衣服去上工行么?还好苗老爷舍了衣服给你,不然爹连个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
    俞阅把包袱打开给他看:“人家上工衣服要穿这样的,我都给你带回来了,连鞋子都有呢,你看。”
    俞父摸着鞋面,感叹道:“这什么料子哦,都不知道,摸着真舒服。”
    是个绒面的,纺织的工艺不同,所以贵一点。市面上其实都有的,也不算太贵,只是一般人节俭也不会买,俞家连衣服都是补的,有一点钱也舍不得拿了去扯布做鞋做衣服,尤其他爹除了劳役那次,成辈子怕是也没去过别的地方,没见过也正常。
    韩氏这时匆匆忙完手上的事进来了,又问起这事,等到午饭时,家里人都知道了。
    齐氏开心的不住声道:“这就好,这就好,赚了钱先攒着,到时候给你们娶媳妇。”说完又在那里感叹苗老爷人好,嘱咐俞父可一定得好好干。
    俞大娘酸酸的道:“这么好的差事,你怎么不给你大伯也看一个?”
    俞阅正搓着手取暖,没等他回答,韩氏已经噼里啪啦的说开了:“那是人家可怜他刚好就应了,也不一定是没人,你想啊,那赚钱的事是那么好赚的?给谁不好要给一个病秧子?还不是舍给了他一份营生,铁豆要是再开口,连这一份营生也没了!”
    俞大娘不满的抿着嘴,齐氏爆了:“怎么说话呢?谁是病秧子你倒是给我说说!一天不修口德,你这也是为好媳妇好婆娘!?”
    韩氏不敢出声了,一家子都不敢出声了。
    齐氏笑了,对着俞阅是从来没有过的和蔼:“别管你大娘和你娘,我知道我家铁豆是最乖最孝顺的,要是有了好营生,也会想着你大伯的对不对?”
    俞阅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奶恭维他,心下感慨人为了生计的筹谋,点着头应下道:“苗老爷手下还有好几个铺子呢,不过我没敢多问,等爹去了或者我以后和他熟了,可以帮着问问有没有大伯能干的。”
    也不是人就笨到不知道出去找个营生,只是好的营生根本就不好找,而且不稳定,那些酒楼啊店铺啊大都是用的自家人或是熟人,一般没个关系,人家也不敢轻易用你。有些事又要求有手艺,没手艺的可是不行,一条条筛下来,真是遇不到合适的。
    安德县不像府城省府那边,大小作坊都多,活儿少,出个远门都要路引,不方便。
    俞大伯与俞大娘一听都高兴了,直夸俞阅。
    一家子都高兴,又有盼头,又是过年,最后齐氏决定,今天吃干饭!炒菜放油!
    忙了一下午,第二天俞家待客,一看一家子的新衣服,都惊奇了,齐氏是把苗老爷夸了又夸,再把俞阅里外夸了一遍,还把俞父要去文具店做工的事给宣扬出去,听着别人的夸赞,一整天精神饱满,笑不拢嘴。
    连他爹,也一整天带着笑。
    大家都说俞家日子还要好过起来了,也有羡慕俞父能出去做工的。
    俞阅看着他们,就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如果他没有经商,没有见识,没有行千百里路见千百种人,没有看到过这个国家的广袤,没有体会过官人们的权势大到何地,他或许也就能这样被简单的事情满足。
    可他不是,他已经变了。
    不再甘于做一个最底层的人,他想要为俞改换门庭,他想要让他的子孙像洪老爷苗老爷那样过着富足安定的日子,想要比他们更好,而不是被一点钱财和困难逼到悬崖边犹如困兽。
    待完客,俞父急的不行,想要去苗家的店里看看,俞阅只好带他去了。这个年因为有了希望,过的要比往年热闹欢快的多。
    很快就到了上元节前一天,俞父一大早就起来,穿好了干净的衣服,怕去迟了,俞阅还在床上躺着就被拉了出来。等他们到了时,门还没开呢。
    “怎么元宵节上工?不是应该过了节之后吗?”早上天还很冷,俞父抄着手在门前来回转,一是心急,再一个是天冷,走起来脚不冷。
    “那不是人多吗?念书的都出来了,生意不是好?”俞阅对这个可有经验了。
    俞父一想也对,就听儿子又道:“爹,你忘记我给你说的了?”
    俞父一愣,马上想起儿子说的话,直起腰垂下手道:“没忘!腰要直也要弯,来客人要胆大,不能胆怯,像是求着人家买,要有底气,要会应对客人的问题……”后边说了一大串,全是俞阅根据自己做生意的要求对父亲说话。
    这也是很多干农活的人找不到好营生的原因,底气不足,看着太缩手缩脚了,谁见了愿意用啊,去十个店人家十个店都不愿意要。
    俞阅的话还是很管用,至少他父亲在他看来勉强合适了。
    苗老爷来了后,看过了俞父,心下有些失望。俞阅给他的感觉太好,俞父却不是管事般的人物,看着就像是个一般的百姓,没什么优点,唯一好的就是不像一般贫穷人家那样畏手畏脚的,心里就有了底。
    苗老爷交待事情,俞阅就跟在身边听,有人进店了,苗老爷让俞父去执行,俞阅先自己上去招待了,后来卖出去了一个书箱,回来就对俞父说:“爹你看,就像我这样就行了,很简单的。”
    俞父还真是有些胆怯,看到儿子都能行,也壮了底气,进来的下一个顾客他就迎了上去,虽没有卖出什么东西,却是自信了很多。
    苗老爷在一旁看的好笑,对俞阅道:“你这么行,你到我店里来上工,一个月给你一贯钱。”
    “我才不来,我的才能是要用在读书上的!”俞阅连忙拒绝,他就是看他爹平时多凶的一个人变的缩手缩脚的不习惯,才给他示意了一下。
    上元节这天苗老爷店里的生意很好,俞阅一直待到了店里,苗老爷让他明天早上来,带他去县里的公办学堂。
    俞阅一听高兴极了,回了家里差点都睡不着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