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55.第 355 章

    众人一致的观念之中, 不论是古今,男人被催婚的压力总是比女人小一些, 就好比二更和三更,年纪还比一月她们大一些, 但是在众人看来, 他们是贾将军/宝二爷身边的心腹,找媳妇儿的眼光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 现在还没心仪的对象也不着急,再慢慢挑选着就是了——总归宝二爷不会亏待臭小子。
    以上最后一句乃是一二三四更的亲爹妈, 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并且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一更他妈妈——宝玉从前那位姓李的奶嬷嬷一开始还稍微有点儿不死心, 想要指点着儿子怎么样在宝二爷面前出头, 但是随着一更他弟弟孙虎子脱籍之后,李氏更多的心神都扑在更有出息的小儿子身上,想着日后能跟着小儿子去享福, 倒是对大儿子降低了指手画脚的频率。一更觉得还是让弟弟多多享受一些来自亲娘的关爱吧(总归死道友不死贫道)。
    …………………………
    身边跟随自己的人总是不能亏待的,宝玉想着,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也要让他们家庭和睦啊,再说得自私点, 这样子他们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替自己办事么。就比如说, 一月随随便便就决定了要么挑了一更, 一更听闻钱嬷嬷透的口风之后, 居然也是半点不害羞地点头了, 然后表示要准备聘礼,希望钱嬷嬷帮忙操持一下……
    宝玉悄悄同黛玉说:“一更和一月,真的合适么?这两人都是工作狂,会不会是随随便便就决定了的?”
    工作狂这个词很好理解,这事儿,反而是黛玉心思细腻看得更通透:“我看这两人就很般配,也未必就是相互无意。”
    “哦?”
    “哎呀,这种小女儿的事情表哥你是不懂的。”黛玉细细分说了她留心之后的发现。却原来,一月对着对着丫鬟们是以为首姿态、对着二三四更等小厮亦如是,偏偏对着一更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硬呢。
    “那就好。姜千户那边对二月也很满意……”
    “表哥这话说的,一月二月她们几个,是再出挑不过的了,外人敢来挑三拣四?一月配一更是恰恰好,二月若是要出府去,你千万得把好关……”黛玉是真觉得一二月很不错,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做事妥帖,甚至可以直说能干程度是远远超过紫鹃的,尤其难得的是不仅本事大,而且一点花花肠子都没有,不然凭她们几个同表哥的情谊,真要有二心,太容易钻空子了。
    宝玉认真地点了点头,毕竟这年头,女子嫁人就相当于是第二次投胎,几个月和他主仆一场,宝玉自然想要尽量让她们有个好前程。
    姜千户那边现在的态度是对这件事无比热忱的,半点不因为习副将和外头的谣言而退缩,这一点令宝玉和黛玉都很满意,遂这事儿也就算敲定了。
    婚事终究是着急不来,现在一二月等人还需要开始带下头的二等丫鬟们,免得提上来的丫鬟不合主子的意。
    而叫宝玉那些“脑残粉们”气愤不已的谣言,不到几日,便被新的消息给取代了。
    “听说了么?”
    “听说了!”
    “你说,这事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怎么会有假,明文公告都出来了!”
    “咱们真的可以去领取棉花种子?”
    “不只是棉花种子,还有油菜种子、花生种子……据说都是早熟的品种,最适合咱们黑省这样秋冬严寒的地方栽种了。”
    如是的议论,街头巷尾,处处都有,哪怕住在冰城里头的小老百姓其实很多人都是不种地的,但是那也不代表他们没有田地啊——只是生活条件好了,搬来城里住,祖上传下来的土地要么给亲戚种了,要么租出去了,总归还是有一份庄稼出息在的。
    冰城因为这个消息都如水入沸油锅一般爆开了,何况冰城之外其余县、乡、村等等?他们眼睛不瞎耳朵不聋,去年黑省北的军户们过了一个怎样的肥年,大家都知道,还有那薛家商户从黑省北运走一车一车的棉花,一车一车的花生油、菜籽油,那么多!那么多!叫在土地里刨食的小老百姓怎么能不激动?
    新来的将军好色?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又没睡了咱们的婆娘闺女!
    再大的事儿,有庄稼事儿大?
    愿意把早熟的棉花种子、提高油菜、花生产量、提高榨油量的法子教给众人,这将军大人就是天大的好人!好人!大好人!
    当然,街头巷尾也有闲汉说酸话:“那大好人咋不白给呢?听说这都是借咱们的,秋收了要还哩。”
    马上就有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家一口呸回去:“叉手闲逛不垦庄稼的懒汉,指望天上掉馅饼儿?你们连地都没有,咸吃萝卜淡操心,莫不是想骗了种子然后转手卖掉吧?到时候吃光用光秋收还不起,怕被大人们问罪吧?”
    姜毕竟是老的辣,黑省的老爷子们不是吃素的,用现代的话说,还都是很有觉悟的人,压根没想着要去、敢去占大人物的便宜——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心态!心态!
    宝玉要是真免费送种子,那事情才是真的坏菜了,个中原因,无非就是不花力气白得的多半不被珍惜,又或者被人阴谋论了去,此处不需多解释。
    这几天,最受欢迎的就是识字的老童生们了,不断有农户拿着几个鸡蛋或者几块糕点或者几大捆萝卜之类的上门来询问那张贴在衙门大门口的告示是不是真的,到底写了些啥。
    然后,这些农户都是惴惴不安来的,又是面带犹豫夹杂欢喜地走的。
    当然,有些人家同军户有交情,倒是可以直接去打听:“那棉花种子什么的,新来的将军大人打算让咱们黑省都种呢?”
    军户们先是严肃地说:“什么新来的将军……什么称呼啊这是!那是咱们贾将军,将军大人倒是真的和巡抚大人商议过此事,只要有三户相互结保,有里正证明户籍田地,就可以去借种子,到时候,专门有人教你们怎么种,真的,可别小看种田的学问,咱们新来的贾将军,真真是了不起,拿出来的农书,这么厚,四指厚!上面的字哟,密密麻麻看得人眼晕,但是别说,还真是书中自有黄金屋,谁能想到读书人也这么精通田里的事呢,写得可有条理了……所以你们再过几日,一定要记得去领取种子,这指定是真真的,若是犹犹豫豫,到秋收的时候,指定要悔青了肠子的。”
    从军户们这儿打听到消息的农户们走的时候要更高兴一点儿,因为他们得到的消息比较多——再过几天就分种子了呢!还不是人人都能借的,得相互作保证明不是那无赖人家呢!
    末了,免不得私下议论:“嘿,这老李最近说话一套一套的,还什么什么黄金屋?听说是开始读书了?”
    “是呵,听说新来的将军在北边和南边办了扫盲班,专门有夫子教这些大头兵识字,将军大人的亲弟弟都在里头当夫子呢。”
    “嚯,能识字啊,还不收钱?这是这些大头兵们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要不是入了军户之后……咳咳,我都想让我家小子去那扫盲班听讲去哩。反正,这个贾将军真是好人。”
    …………………………
    在百姓眼中,尤其是农户严重的大好人贾将军,在王巡抚的眼里,就是个厉害角色了。
    他贾瑛简简单单的一招分种子,不仅仅让冰城中原先关于他的八卦消失无踪转而变成大家伙儿都开始没口子地说他好话,还让王巡抚也不得不捻着胡须承认,这贾瑛给出的饵实在是太香了,自己没那个定力忍住不吃。
    听听当时那贾瑛怎么说的:这种子,是他有偿租给农户的,产量在去年黑省北军田中已经得到了验证,但是现在的问题就是他手下的人忙于铺路建房子,实在分不出人来指点农户耕种要领,故而希望从自己这里调些人手去听讲,听完之后再去各乡各村给农户们讲解,如是,这些出力的小吏们自然是不能白白操劳的,将军府那边自准备了一部分种子,王巡抚下发,免费分给这些小吏;除此之外,下乡讲课期间有黑省南北驻军提供军马为坐骑,还有辅兵负责一日三餐。
    王巡抚很想问一句:“你不是人手不够么,还能分辅兵出来照顾小吏?要么干粮也与我,我来分下去得了。”
    但是看着贾瑛似笑非笑的眼神,饶是混迹官场多年的王巡抚也是眼皮一跳:【这小子是在敲打我吧?一定是的!他肯定是晓得了种子到我这儿,会被我先‘取用’了一部分,所以又另提了三餐补贴的事儿的!】
    被看穿的王巡抚顿时觉得有些不自在,不过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这贾瑛看破不说破,可见是个有眼力劲的,听说他和薛家商户交情颇深……唔,此人值得一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