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41.第 341 章

    端午节过去了, 但是新来的贾将军以一种极其具有话题性的姿态闯入冰城上下人们的视野之中,随之传过来的, 还有他在黑省北边鏖战狼群的英勇事迹。
    街头巷尾的话自然会有所夸大,不过中心思想就一个意思:贾将军, 很厉害, 那是顶呱呱,龙舟急速前行的时候下盘都稳如泰山的。
    至于狼群为什么会在傍晚的时候下山?在一方人刻意含糊的说法之下, 也没人去深究。也许它们闲得慌或者饿了呗?总之那野兽要下山,拦也拦不住不是?也不能告诉它们:“嘿, 你们最近可别(请念第四声)下山叼人啊, 咱们新来的贾将军可是射狼的行家!”人家狼也不信啊!
    反正现在, 冰城几乎人人都知道了, 新来的贾将军,年轻,身手好!
    …………………………
    赛龙舟头名奖励纹银一百两, 宝玉没要这钱,并且又添了三十几两进去, 给剩下六十六人每人分到二两。
    按照冰城的物价,二两银子能买的东西,比京城足多一倍。
    在京城, 二两银子是两千大钱, 官银成色好, 往往还能多兑一两成大钱, 一个大钱相当于人民币两块。也就是说, 在京城,二两官银的购买力约等于四千多人民币,现在冰城的物价低,可就相当于八千多人民币的购买力。
    巨款!妥妥是巨款!
    当天晚上,被分批放假的将军府护卫们揣着银子,竟然生出几分自己‘有钱有钱好有钱’的错觉来。
    可不是?
    一文钱的一个素烧饼,比脸还大!三文钱的肉丝面,料足足的!去小饭馆子点三五个大荤菜就着大馒头和一壶茶,也不要四五十文——酒?被放风之前,将军就说了一句:禁酒禁赌禁嫖,目前没人敢去以身试法。
    纵使吃饱喝足打这嗝,走着走着,路过胭脂水粉味儿浓浓的巷子,看到暧昧朦胧的粉色灯笼,京城来的护卫们也只是跺脚咬咬牙掉头走了:【没看见、没看见、我什么也没看见。】
    可叫楼上摇着小手帕的姐儿和楼下门口的龟/奴们叹了一口气,顿感失望:多好的肥羊啊,咋就跑了呢?
    到宵禁之前,护卫们一个个都回来了,自有胡守备守着一个一个检查过去,确认了每一个人都没有去不该去的地方,才把众人都放回去睡觉了。
    而宝玉,他的一整天几乎都献给了萌哥儿——早上萌哥儿手托着腮帮子看着爹爹带人联系划船,中午一起吃了一顿饭,下午萌哥儿在彩棚子里与有荣焉地给众人炫耀自己的爹爹。
    晚上,宝玉不能推辞地去参加王巡抚操持的端午晚宴,然后他把萌哥儿也带在身边了。
    黛玉同样出席了晚宴,不过是在王巡抚府邸的后宅,今个儿晚上,羡慕黛玉的人可就不少了——北边民风开放,下午贾将军那胳膊腿、那腰杆、那眉眼,众女眷都看在眼里,只恨自家枕头边睡着的那个不比别人好颜色!
    更有看看,人比人气死人。
    “林夫人,你们家萌哥儿呢?”杜夫人下午是真心喜欢萌哥儿小豆丁,抱着亲了又亲,晚上还想继续抱抱呢,结果没找着人。
    黛玉微微笑着说:“我们家爷带他去前头耍了,待会儿再送过来。”
    啧啧啧,你说,老子带着儿子一起去应酬,那是在儿子已经长大点儿的情况下,这贾将军的儿子才三四岁,带到前院去干啥?还不是人家当老子的宠儿子呢?
    一时间众女眷又想起家里那个死相的,儿子三四岁的时候好像已经被他逼着去启蒙念书去了不是?哪里还会带着一起玩儿!
    然后就听闻王巡抚夫人以过来人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劝黛玉:“林夫人莫怪我多言,这萌哥儿这么可爱,你就没想着给他再添个弟弟妹妹?”
    “是啊是啊。”说起这个话题,刚才一直在心里泛酸的众多女眷终于觉得心里平衡了一点,因为……她们儿女多啊,不论是论嫡出庶出,都能从数量上完胜林夫人!
    王巡抚夫人点到即止,但是也足够令黛玉觉得膈应了,尤其是这个话题发散开之后,还有人开始打量站在她身后的一月和紫鹃等大丫鬟,那样的眼神……真真是见不得人日子过得舒坦的。
    好在一月和紫鹃心思正,晚宴结束搀着黛玉往外走的时候就开始表忠心。
    黛玉笑笑:“我还不知道你们的?不必因为外人嚼舌根而说这些。你们的事情,我和爷都记在心里的。”
    宝玉在二门等黛玉,听了个尾巴,好奇地问:“记什么?”
    黛玉假笑着扬了扬嘴角,以后头人根本就不可能听见的声音说:“今天记挂着给表哥添二房三房的人可真多!不知道前院是不是也这样呢?”
    宝玉摸摸鼻子:得,醋坛子打翻了。
    一月和紫鹃在后头偷笑,萌哥儿打了个小哈欠,他今个白天兴奋过头了,又没有午睡,现在已经开始犯困了,被奶嬷嬷接过去之后,只是稍微扭了扭身子,终于还是点点小脑袋开始揉眼睛。
    到了自家马车旁,宝玉挨挨挤挤地扶着黛玉上了马车,然后自己也一闪身进来了:“哎呀今天我和多了,头晕,不能骑马吹风的呢!”
    一旁候着的长风无聊地刨了刨蹄子:【???】
    奶嬷嬷和一月等人很有眼色地上了后头那一辆备用的马车上去。
    黛玉被宝玉耍无赖的样子弄得好气又好笑。
    回府之后,萌哥儿已经被马车摇晃得熟睡了,于是奶嬷嬷抱着他去了厢房。
    一月等人飞速送上热水,又飞速从主屋里撤走。
    收拾热水?明天早上再收拾也没事,继续留下来的才叫没眼色呢!
    黛玉边梳着头发边从镜子里看到表哥伸手洗了一把脸,抹水的动作和今个下午下了龙舟之后的一模一样!
    【哼,尽招惹小娘子!】醋坛子从下午开始就倒了,到了晚上则是彻彻底底地翻了。
    “玉儿?”宝玉瞧见妻子在走神,便伸手轻轻掐了一下对方的脸蛋。
    “表锅!”这里是口齿不清的林妹妹在娇嗔。
    “在呢。”这里是俯身一口含住樱花一般娇嫩唇瓣的宝玉在呢喃。
    先是从京城赶路到冰城,一路投宿的地方隔音都比较咳咳咳,然后宝玉出门半个月多,才回来的时候黛玉葵水尚未干净,一直憋到了今天。
    小别,胜新婚。
    …………………………
    整个五月期间,宝玉都挺忙的,虽然他精力充沛远非一般人能比,但是想要一下子收拢黑省将军的全部权利,还有些困难。
    【饭要一口一口吃,咱们定个小目标,今年秋收之前,把裴副将给搞定了。】
    就这样,在黑省北部望着三排小麦一排棉花套种已经都布局完毕的百亩试验田皱眉,还不知道,接下来,他的日子可以说是水深火热了。
    姜百户才不是别人眼中那种攀高枝的小人,他那一天首先相应贾将军的号召,其中自然也得了裴副将的示意的,现在看到裴副将在叹气,便巴巴地凑过来:“将军,咋啦?”
    “你说,这棉花,能不能种成?”
    姜百户砸吧了一下嘴说:“我看没准有戏,这贾将军给的棉花种子,育苗的时候大多都发出来了,长得蹭蹭蹭的,真不愧是早熟的品种。要是真能成,咱们这儿也能纺棉布了不是?”
    裴副将呆过的地方多,见识广一些,想到的可不仅仅是纺织棉布这么简单……
    他设想了一下,要是黑省北部都能种棉花了,那么关外其他比这儿暖和的地方自然也能,可是自己这儿军田里的却是独一份!别人先前都不看好的烫手事,未尝不会变成人人都眼红的大馅儿饼!就是……
    “小姜我跟你说,这块田地一定得伺候好了,若是真能成……将军那里,一定少不了你的好。”
    “哎,是。我可是叫兔崽子们空了就来多瞅瞅的。再说了,我家老爷子,将军您也不是不知道,闲的慌,就爱在土堆里刨,现在他对这些棉花,比我还上心哪。”
    两个品级相差颇大的汉子站在田埂边畅想了一下未来,然后听闻裴副将的心腹一路小跑来报:“贾将军来了!”
    哈?这不是才走了半个月么?怎么又来了?
    宝玉这一趟来,自然是有要事的——水泥路,该修起来了!
    从早些年水泥这玩意儿问世开始,其配制秘方就一直掌握在工部手中,确切地说,整个工部,玩得最溜的莫贾政和孙虎子莫属,而水泥窑附近干活的,也不单单是工部匠人,还有细分之后的辅兵们。
    反正朝廷中上下难得一致地认为:这水泥的烧制之法想要长久保密是做不到的,但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先用军队的人烧制水泥,还是能做到一定程度上对番邦和‘友国’做到技术封锁。
    直隶现在实施得很好,水泥路的普及率很高,而去年巡查黄河御史南下那一路,黄河道附近几个省的驻军也基本都学会如何烧制水泥了,现在宝玉来了关外,得到十六便宜行事的手令,要说在这里教黑省驻军烧水泥并开始修路,只要不伸手问朝廷要钱,朝廷中的人是没有什么意见的。
    于是裴副将心怀忐忑生怕贾将军突然觉得一百亩的试验田实在是太少了或者又说他有什么作物的种子需要实验播种的时候,骤然听闻:“将军您要教咱们烧水泥?”
    这简直就是喜从天降,天降横财,横财姓裴啊!!!
    给裴副将看茶的四更偷偷多瞧了对方一眼:这裴副将如此喜形于色,莫不是个傻子吧?
    “是,纵观黑省道路,依旧是尘土满天,俗话说的好,想致富,先修路,咱们黑省并非物产不丰饶,而是交通多有不便,才不能将满山满河的好东西运出去的。只是,有一点,咱们这儿的冬天实在是太过寒冷,而具体有多冷,我心中实在没个成算,所以这水泥路,今年也不能修太多,得先看看下头的冻土会不会把修好的路给损毁,明年再加以改进或者加大修路力度。当然,学会烧水泥之后,也可以先建造水泥军舍练练手,从实践中改进经验技术,这一点我还是很提倡的。”宝玉的话,只要不是个傻子都听明白了。
    裴副将连连点头:【试验路好啊,试验路比试验田还要好啊!想来等老董他们听说了之后,一定眼睛都要红了吧?至于说水泥军舍,好东西啊,将军亲口批下来的,咱们黑省北的驻军要多加练习,谁也不能说咱们是有私心呀!】
    …………………………
    于是,整个黑省北的驻军都沸腾起来了。
    “听说了么?”
    “听说啦!”
    不同的大头兵见面,必定是以这一句为开头的,并且配上心照不宣的表情,感觉比地/下/党接头还要神秘。
    当然,这时候也许还会冒出第三人:“你们也听说啦?”
    “恩!”
    “要不要去使使劲儿?”
    “可是挑走之后是不是就变成辅兵了?”直隶的辅兵不算什么,待遇也挺好,要干的活儿也少,可是这里是关外!是黑省!尤其是同鞑靼靠得这么近的黑省北,一旦有烽烟起,辅兵的折损率可是高得吓人的。
    所以虽然人人都知道,学会烧水泥,真当是一门好技能,最起码八年十年在黑省之内是不愁活计(有活计就代表有油水),可是众人还是在观望之中,生怕为了眼前一时的利益,把后半辈子和子孙后代都给赔进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