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11.第 311 章

    云中子一脸血赔难回本的表情把宝玉乐得不行, 虽然不能够将焰火的配比告诉对方,但是一些后世便于生活的简单化学小常识还是可以讲给对方听的, 毕竟,对方虽然有炼丹的习惯, 但是和宁国府那边已经吃丹药求长生要飞升, 结果把自己玩欢脱的贾敬不同,对方的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啥皮肤病啊、关节炎啊、伤口消毒啊或者是密封保存物品啊等等的。
    于是两人倒是一老一少很投缘, 后续几天都相谈甚欢。
    云中子见总兵大人不仅不鄙视自己年轻时候坑蒙拐骗的伎俩,还给出一些更加好玩的指点, 譬如热气球(这个玩意早两年京城就在元宵灯会上开始流行了, 虽然理论上是可以运用于军事方面勘察敌情, 但是对工艺要求极其高, 倒是不禁、也没办法禁民间制造,毕竟技术含量要求低。只是兰考距离京城千里万里的,又是个小县城而已, 尚未见过这新鲜事物)、又譬如金银铜铁之间置换的先后顺序之类,顿时引对方为知己。
    【天哪, 总兵大人这天赋,不来咱们正一教,可真是咱们的一大损失啊!!!这条路子搭得好, 务必不能叫他觉得我是个贪财小人才是!!!】
    于是云中子喝着他们道观自酿的果子酒, 嗷嗷叫:“那时候我也是没办法, 我师父不好俗物, 我师兄一心就想娶媳妇, 哦,咱们正一派和全真派不一样,咱们是可以娶媳妇儿的。”云中子又添上一句解释。
    宝玉点点头表示知道:【我看你演。】
    “指望不上他们啦,要不是我用这些小把戏,那些秃驴可就把整个兰考的香火都抢走啦!!!”云中子打了一个嗝,接着说,“哎,可惜了,焰火不能外传;水泥又肯定是要官营的,总兵大人,你说,咱们相识一场,老道我这个人还算可以吧?”
    宝玉憋着笑点点头:【是可以的,不拘小节不迂腐但是还算有底线……不过,请继续你的表演。】
    “不是我吹,现在的医术,可都是老道我自学成才的,就是、就是现在石脂水能治病的方子,我也捂得严严实实的……不然我怕那些小老百姓,不管有病没病都去吃两口!那可不是人人都能吃得的!唔,等我、等我再琢磨琢磨,看看石脂水除了能治小儿惊风之外还能怎么入药,等我成了说不得我也能成为什么中原神医兰考神医!一定能成的!那黑石头里的石脂水,好处多着呢!”云中子还在嘀嘀咕咕,一脸意/淫的模样,明显是想起了原先‘江南有神医,名为沈千针’这桩话头来。
    宝玉侧头看了看对方,这长着一双绿豆小眼的老家伙立刻摆出一副‘哎呀一个不小心说了不该说的话怎么办好焦急’的样子。
    “石脂水?嗯?”论起演技,宝玉到这个世界之后就还没遇到过对手呢,尤其是才完成了堪比SSS级演技挑战的关卡,现如今对方这么拙劣的钓鱼戏码……真心没办法吃对方这一套,他只是把玩着白瓷酒杯,看这人老成精的云中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云中子等了半天,没等到预料中的反应,于是丧气地说:“总兵大人不愧是总兵大人,年纪轻轻定力忒好。”
    云中子试图搞愿者上钩的戏码,可是宝玉根本不按照他的路子走,见到对方还想卖弄玄虚,宝玉笑笑说:“关于这石脂水,我倒是也知道一点。”
    绿豆眼眨巴眨巴,似乎不太相信宝玉的话。
    宝玉放下杯子,慢条斯理地说:“我曾途经延寿县(现今甘肃酒泉一带)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莒,注池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永永,如不凝膏,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又曾至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如,甚臭,服之,发齿已落者,能令更生,病人服之皆愈……”
    “及至前些年刊发的《西域西游志》删减版上尝抄录,玉门一带,有石脂水在县南有苔,如肥肉,燃之极明,以草取之,可作烛用。”
    宝玉闭着眼,呱呱呱就说了三段,再睁眼,眼见云中子的绿豆小眼瞪得有黄豆那么大:“总兵大人您竟然知道!”
    然后云中子半点底牌被掀开、垂头丧气的样子都没有,也不装醉了,转而精神奕奕地说:“您既然知道此物,想必也知道此物的用途?老道最近在琢磨这石脂水除了药用还能干嘛!不想正好遇到了大人,瞬间解我疑惑!岂不是上苍对老道的褒奖么!来来来,总兵大人,咱们再说说这个石脂水……”
    “能照明。”宝玉说。
    “对对对,能照明我知道,还有能治小儿惊风是我误打误撞凑的,后来试过确实有效。只是不知?”
    “这东西,被你说对了,真是好多着的。道观附近有?”
    “有,山坳里有,前几天我还在那儿偷偷试焰火来着。”这下的后半句是真不小心说漏嘴的。
    宝玉无奈摇头:【这云中子,也算的上命大了……】
    遂他给云中子大略讲了石油的特性,云中子听闻之后也开始后怕:我竟是差点就去见三清祖师去了?好险好险!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不是叫我遇到总兵大人您老了么?”云中子立刻开始打感情牌。
    “这确实是好东西,不过你区区一个三云观是吃不下的,若信得过我,还是上交给朝廷吧。”
    云中子稍微有点儿舍不得:“非得如此?”
    “兹事体大,更胜焰火。”
    “好吧。那……”【有啥实惠不?】绿豆眼眨巴眨巴。
    “你可撰册一本,上书你发现其的过程及用法,由我带入京中……或者干脆这样,黄河事了,随我一同入京。”宝玉斟酌之后如是说。
    【有戏!看来捡了个大漏!】云中子满脸喜色:“我这就去写,很快就能写完的,届时可以和总兵大人同路走,您放心,我食宿自理!不过……石脂水这称呼怪别扭的,还请总兵大人赐名?”
    宝玉知道这老道士的小心思,也没推辞,刚好他也觉得这个叫法别扭:“届时我需要急行军,可不知道你是否吃得消,至于这名字么,不若称之为石油?”
    “石油?脂者,油也。石油!石油!可不就是石头里出来的油么,真是一个好名字!”云中子完全不提吃不吃得消赶路这回事,在他看来,吃不消也得吃得消!没二话!
    七月底,宝玉休养完毕,带着一二三四更和两名禁卫军辞别三云观,随行队伍里还有云中子和他二徒弟——三云观的俗物就交给大弟子了!
    …………………………
    话分两头说,李文渊他们比宝玉早了七天出发,一路往东去,兰考之后是东明县,先前划分区域修堤的时候,这是户部秦主事和冯郎中第二次搭档了,两人各有目的,但是一致都真真拼命,因为其二人‘吹毛求疵’(褒义)的做事态度,这小小县城竟然在两波洪峰之下毫发无损——当然,地形优势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再之后,便是菏泽。
    菏泽今年着实有些倒霉,春季的时候就发了一次大水,现在夏季又来一次,前头的窟窿刚补上,后脚又冲垮了一段河堤。
    叫人觉得不幸中的万幸就是菏泽人今年遭遇洪水次数多了,逃命比较有经验,故而伤亡并不太惨重,但是比起上游几个县个位数十位数的伤亡,上百人失踪这个数字就显得有些触目惊心了。
    山东境内黄河沿岸的几个大州府县都有两部的人在六月底就赶来日夜开工加固河堤了,成效自然是有的。
    可是总共就这么些人,山东全境内不可能无死角兼顾,许多人烟稀少的地段就直接被放弃了,重点修建人口繁盛区。
    这也是没办法的,时间紧迫,人手不足,当分轻重缓急,这也就造成了山东境内百姓伤亡比河南要大,并且沿岸房屋农田损毁情况也比河南以上严重得多。
    宝玉等人快马加鞭,八月中旬在济南与李文渊等人汇合。
    这一路,流离失所的百姓有,但是更多的是劫后余生的百姓。
    宝玉说不出心里是个什么感受——因为周围所有人望着飞驰而去的骏马,骏马上禁卫军的铁甲,都露出一种皇恩浩荡、老天开眼、青天大老爷的表情,甚至有人跪地磕头。
    【可是明明,从山东境内起,被重修过的河段不足十之三四。】
    【明明伤亡百姓数以千计。】
    【只这样,百姓们就满意了?】
    【所以,从前黄河泛滥是怎样的景象啊?】
    在宝玉看来,这次巡查黄河是火烧眉毛的举措,并不能称之为成功,因为李文渊一路留下统计数据,从河南境内起,到山东济南,黄河泛滥淹没田地不下千倾!更不要提山地、林地、渔地……
    地是如此,人口统计下来的数字更叫宝玉看得难受。
    却没想到,山东黄河沿岸当地的人居然精神面貌都还可以。
    宝玉觉得有些心酸:【这就是百姓,最容易被满足的百姓,哪怕前期河堤不牢固,今次有御史来,叫他们看到了生的希望,他们就感恩戴德了,是多么容易被满足的百姓……】
    云中子果然身子骨倍儿棒,跟着禁卫军赶路也吃嘛嘛香,见总兵大人面露不忍,于是开导说:“总兵大人,您是没来过这儿所以不知道,今年是大涝之年,死的人数却比平年都少,百姓能不感激你们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