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90.第 290 章

    现在面临两个选择, 要么再征兵烧水泥,要么分兵专烧水泥。
    正是因此, 朝中有人提出可以将水泥烧制工艺推广开,让百姓竞标组织人手、建窑烧水泥, 再由户部出面定价收购这个提议。此人是个御史大夫, 姓胡,胡说八道的胡。
    胡御史才说出口, 就被众人以看智障的眼神盯着了:【百姓?富商才是吧?富商背后的权贵人家才是吧?水泥的烧制方法一旦传开,那么周边番邦可不得乐坏了?就现在, 往工部和京城郊外探头探脑的人都不算少了!除非全军事化管理, 还能保密拖延几年。否则今天竞标, 下个月千里之外的番邦都开始搭窑烧水泥了!!!】
    不搭理胡御史的人这还算好的, 甚至蔡阁老直接说:“一派胡言!臣以为,水泥的烧制工艺必须保密!谁若外传,概以通敌叛国论处!”
    就连平时最爱搞竞标的户部*死抠门*尚书*钱大人对于军种改制这种需要花大钱的事儿都没吱声儿(人家面上不显, 可是心里已经开始啪啪打着小算盘在算投入和产出了),那个冒出来的胡御史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万贯十万贯固然是今年国库的额外支出, 需要挤一挤才能拿出来,可是有眼睛的人都知道,水泥对于大明来说, 已经不仅仅是用银钱来衡量的东西了。这是一种战略物资!战略物资!
    设想, 当敌人攻城的时候, 一概攻城车都不能损坏城墙, 并且哪里有破算, 能够当天修补,第二天就牢固,那就是固若金汤;再设想,城镇之间的道路全部是水泥修建,车马大大节约了路上的时间,不论是运送物资还是行军,速度都有显著提升,那就是兵贵神速;又设想,河堤、大坝等有水泥铸造,在不是河水稍微涨一点就能冲垮的了;还有,水泥建的屋子,比泥墙房牢固、比青砖房间价低、比木质房安全……
    然后,胡御史就被众人无视了,不保证之后胡御史的官场生涯会受到什么挫折……朝中百官开始探讨贾瑛折子上军种改制的可能性。
    以及,每一种现有规章制度的改变,就代表产生了新的职位或者革除了旧的职位,细分军种,必定是属于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前者,朝中不同的派系为了替自己人争取好的位置,难免要开始扯皮。
    十六月月听,年年听,听金銮殿大殿上站着的人王八念经,这都第四年了,自然练就了一番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听不清这样的功力。旒珠子之后的表情大约就是——我静静地看你们撕逼。
    大朝会散了之后,转战小朝会,小朝会标配就是两位阁老和六部尚书,原宝玉是没资格去的,从前几次有限的参与到小朝会也是因为当时某事涉及他本人。今日同理,水泥和军种两事都与他有关(还有个贾政),所以他再次参与到大明整个朝廷中最核心的部分,讲解自己的想法。
    若是普通的年轻人,面对着这几位跺跺脚就可以让朝廷震一震的大佬们,也许会紧张(譬如贾政,虽然他不是年轻人),可是宝玉——从人到妖到神仙,位面交易见个遍,面前几人,有什么好怕的?当年差点阴差阳错,兵部尚书的职位就落自己身上了呢,差点也成了大佬之一好么。
    故而宝玉侃侃而谈,从他带禁卫军远行西域的一路安排说起,讲述了军种细分的必要性,甚至于,他的折子里,已经开始有隐秘涉及当今军户制度弊端了。不过饭需要一口一口吃,军户制度从前朝开始存在上百年了,不是这么容易就改制的。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
    几位阁老尚书是听明白了,十六凭借这三四年的恶补奏折,也听明白了,只有贾政——真不是吃政治这碗饭的料,依旧是云里雾里。
    不过他今天来,主要是为了展示一下混凝土的研发进程,符合宝玉给这个便宜爹无形中制定的发展前景——专业有天分、不太会做人。
    贾政和孙虎子也算是拼,用了各种配比,进行上千次试验,研究出具有一定成果的混凝土,在宝玉看来,虽然不比后世强标号的特种水泥以及钢筋混泥土,但是也比普通水泥更加坚固了,成型速度也更快,不论是哪一个优点,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贾政父子的一番话,让几位大臣对了几个眼神之后达成一致:分兵专业烧水泥!这样的事儿,必须交给军中待过,有保密意识的人来干,若是招新兵,难免会混进细作。虽然分辅兵出来也不能保证日后别人来收买他们不会成功,可是从根子上来说,老兵用着毕竟比较放心。
    之后的商讨与贾政这个专业人士没什么关系了,十六给他头口褒奖和物质奖励,贾政并没有昧了孙虎子的功劳,所以十六也另有赏赐与贾存周副手孙虎子,以及一起配合做研究的工部小吏们。
    然后贾政就飘飘然地走了,出门奔赴城外水泥窑,继续玩泥,誓不辜负陛下关爱与信任。
    方才生出那一点点对亲儿子的嫉妒之情瞬间就没了——老爷我可是得了褒奖的人,宝玉没有吧?那说明,还是做老爷的我比较厉害!
    …………………………
    七月中旬起,政令既出,就立马有兵部牵头、直隶各地营地配合,从禁卫军辅兵、京郊大营辅兵、直隶四大营地辅兵中挑人,组建直隶工程兵,被挑选者,必须是辅兵中的老兵,以及体魄强健或者手脚特别灵敏的那些。
    拢共挑了两万人多人出来,其中三千人是禁卫军辅兵,这三千禁卫辅兵中,大部分是跟着贾总兵一起去过西域的。在此说,他们强烈要求火头军大厨师傅一起走,不过禁卫军正兵这边不同意,最后大厨自己也不愿意走,此事便作罢了。
    兵部指了一中年将军领头工程兵,任命为参将,巧了,是江南水师那边调来京城候职的,姓孔名武。而趁此番人事变动,宝玉奏请给下头的人也申了申官儿,其中以陈淳最为耀眼,从原本末流的队正升为右郎将,羡煞众人。
    新成军的孔武指着明显冲劲儿杀劲儿不足的一群绵羊们说:“从今天起,你们是辅兵,但是不再干打杂伺候人的活计,你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烧制水泥,还要学会如何构建工事。”
    第一步,就从翻修全京城以及京郊的路开始。
    钱尚书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这样才对么,总归这些工程兵都是拿了军饷的,叫他们练练技能、修修路,还省下了一笔付给工部民夫的报酬!】
    …………………………
    七月整个上旬,京城都是泡在水里的,待到天晴之后,要做的事儿可就多了,首先一点就是清理城中积水,以免滋生蚊虫,造成打摆子疫。
    京兆府的衙役们恨不得劈成两半用,好在不多时,新组建的辅兵工程兵大营就来帮忙了!
    这两万多人的工程兵,被分成八队,往京城八方去,虽是打散的,可是拢共就这么点人,每个队伍中还是有原先的同伴。
    就这样,京郊大营等地的辅兵有些敬佩禁卫军里头出来的辅兵了——真他娘的不是人啊,从驻地走到修路地的时候居然两人一排、三人一列、四人以上走阵型!
    【你们说,你们真的是辅兵吗?不是禁卫军中的正兵吗?】
    孔武参将见此,摸了摸下巴:“行,这个主意好,首先纪律要练起来么,以后进出驻地,大家走队形吧!”
    可苦了好多至今左右都分不清的辅兵,也叫更多人听闻了禁卫军贾总兵治兵之严苛。
    …………………………
    严苛的贾总兵,贾宝玉这一个月很忙,从月初忙着清理河道,月中忙着辅兵军改,月末忙着帮衬突然死皮赖脸凑过来的孔武参将制定一份训练计划等等,整个月三十天都不得闲,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门了,晚上天黑才回府。
    就连给萌哥儿吹笛子都停了几天,晚间回来看到萌哥儿甜睡,听玉儿说:“萌哥儿这几天到了点就东张西望地找表哥你,没看到你,就伸手指着外头要出门去接着找,怎么哄骗都不行。”
    宝玉心里有些内疚,随后尽量压制着时间提早赶回家。萌哥儿头一天没睡着的时候瞧见了亲爹,还楞了一下,接着露出小米粒一般的小白牙,笑着要亲爹抱抱。
    宝玉抱上他之后,萌哥儿一个劲地拿脸蹭宝玉,哦哦地说个不停,也许是在抱怨这个疯狂工作的男人忽视了自己和娘亲,也许是在委屈好多天没有听到好听的呜呜。
    突然有一天!!!
    萌哥会喊爹啦!!!
    他许是知道了,吹呜呜的爹最近都很忙,不到天黑不会出现,然而每次才玩了一会儿,自己就犯困,于是每次宝玉回来,谁抱都不行,只黏着宝玉。
    这夜,萌哥儿白天喝多了水,不小心嘘嘘在了宝玉身上。
    对,虽然萌哥儿是个乖巧的小孩纸,但是毕竟婴儿的生理本能还是克制不了的,宝玉这也不是第一回享受童子尿浴了。
    奶嬷嬷和丫鬟们都动起来了,要伺候小主子换衣裳。
    恰此时,被奶嬷嬷从宝玉身上小心翼翼撕下来的萌哥儿扁扁嘴:“爹!”
    哈!
    一时间,整个屋子的人都呆住了。
    宝玉乐呵呵地,也顾不上湿了一大块的衣裳,转手就把萌哥儿抱回来了:“叫什么?我们萌哥儿叫我什么?再来一次。”
    小白包子半点不犹豫,吐字清晰地喊:“爹!”
    房内嬷嬷和丫鬟开始恭维加恭喜了。
    萌哥儿凭借一声爹,在宝玉怀里多腻歪的一刻钟,然后还是被带下去换衣裳了。
    宝玉也去换了一身,回来之后,握着黛玉的手说:“这个月,辛苦你了。”萌哥儿会喊爹,自然得有人教才行啊。
    黛玉笑笑,有些故作泛酸地说:“教了这么久,竟然还是先喊你。”全然忘记了连着教萌哥喊爹半个月的人是她自己了。
    虽然按照北边的习惯,萌哥当喊宝玉老爷才是,不过一个才学说话的小娃娃,没人苛求——更重要的一点是,按照北边的称呼来算,荣国府内的称谓一直有点乱!
    所以大家都还是各叫各的,若不然,萌哥儿喊黛玉太太,又喊王氏太太?简直乱了套。
    待到八月,一应事体基本上了正轨,虽然十六那边依旧一副“我有话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样子,然而宝玉已经不在意这个了,总归,该知道的,早晚还是得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