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20.第 220 章

    便是因为嘉峪关的守将卢将军一副全然公事公办的样子, 晚间耿直着一张脸过来, 先是为先前的怠慢而致歉,说当时有军务在身, 不便离开, 接着又说关于今夜住宿,使团中人唯有林如海、冒炎章、贾瑛、侯俊即可进入内城,端是铁面无私。
    最终,林如海客气婉拒了对方的‘好意’, 说不过是一晚而已, 便不必特意破了规矩去内城叨扰了,在外郭城歇一晚也是无妨的。
    可以看出, 此话一出, 叫卢将军松了一口气。
    林如海的眼神和他女婿一对上,两人皆是在心底摇摇头:卢将军此人, 瞧着有些太过死板。
    待卢将军走后,其副将又命人送来半片牛,约摸是想替他上峰描补一下的吧。
    这年头, 也就是西边多牦牛, 这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不算耕力了,倒是比京城能够更多吃几口牛肉。
    当晚,林如海等四人分食了牛肉, 倒是叫他们四人身边的仆从和亲卫也得了便宜。
    …………………………
    夜半时分, 卢将军突然被外头的喧闹吵醒。
    “何事?”
    有亲兵来报, 原来,是外郭城方向居然有人燃放焰火。
    焰火,他们是知道的,从先帝手上开始分发到各关卡,听说正是当年任今上潜邸长史的贾瑛倒腾出来的。卢将军一直都觉得,这也就是一纨绔误打误撞捞得的功劳而已;当然,真正见识用处过之后,他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在白天还不显什么,到了夜里,比狼烟可要显眼多了。
    从焰火下发之年起,每年都有兵部的人到各驻地关卡,逐级分发新一年份的焰火,并把前一年未曾用过的回收,一来是为了避免焰火年久回潮,失去效用,在紧急情况下耽误事;二来是为了避免陈旧的焰火流出去,被细作得了,琢磨出配方。
    先帝还曾经将两名私自昧下焰火的将领发落了。
    嘉峪关地势险要,尤为重要,卢将军对库房内的焰火是半点不敢掉以轻心的,平时三把钥匙,一把他带着、一把陈副将带着、另一把藏得严严实实的。
    而今日的外郭城,能够燃放焰火的人,只有使团一行!
    “快快快……”卢将军和闻讯出来的副将披着衣服就要往外跑。
    才带着一队人出了游击将军府,就有内城守卫来报:“将军,林大人命人来报,偷袭使团的人已经被抓住了……”
    卢将军尤是不信:这焰火才放了没一会儿,林大人那边怎么来得及派人来?
    内城的守卫边说边掏出一块素绸,上盖着林如海官印的一半。
    这倒是绝对没办法作假的,也足以叫卢将军不得不信,使团那边,是真的擒住了夜袭的人。
    “来人还说,此时外郭城有些不稳,还请您让陈副将调一些人马出去安抚民众……哦,还说,叫您坐镇内城,居中指挥。”
    卢将军一拍脑袋:【竟是叫一名文官给提醒了!自己只想着使团一行人千万不能在嘉峪关出岔子,差点忘了带兵大忌——便是神不守心,被调虎离山!】
    陈副将点兵出发之后,一路也是狂奔,虽然使团说抓住了夜袭的人,但是伤亡如何呢?有人受惊么?这些一概不知——哦,唯一可以确定的,便是林大人应当是无事的。
    待到他赶到外郭城,恰好看见叫他永生难忘的一幕。
    那什么……百米之外,白日里笑得还有几分清秀可爱的贾总兵,挽弓对着天空!
    那紫檀木弓箭极其巨大,凭陈副将目测,不下于二石半(陈淳捂着胳膊:瞎说!明明是三石!),那箭、那箭就更不用说了,足足有一寸粗细,他活了三十多年从未见过这么粗的箭!
    【这箭/枝如此笨重,怎么可能飞出去!】
    陈副将在嘉峪关多年,也不是那什么都不懂的生兵蛋子,今夜袭击使团之人,定是早早就潜伏在嘉峪关内了。既然是潜伏,难保没有同伙。
    陈副将见到贾总兵的架势,就猜到,贾总兵这是想要截断细作通信——在今夜混乱之后,嘉峪关必定会闭关一阵子不准人进出,想来传信出去就是靠信鸽之类的吧。
    一轮下弦月当空,即便西北夜幕低垂,此时地上纷纷扰扰、吵吵闹闹,又彼暗此亮,根本不适宜开弓。
    陈副将已经在盘算待会儿这贾总兵丢了人,该怎么把这事儿描补过去——天意弄人,想他堂堂七尺男人投军报国,竟然落得替上峰专业描补十余年的下场……简直就是业精于勤了。
    还没等他想好安慰之次,就听破空之声响起。
    众人皆抬头,目光追着箭去,即便不一会儿就找不到箭枝去了哪里,也不肯低头。
    尤其是陈副将以及他身后的那些嘉峪关当地守军:【箭、箭、箭……真的飞上天去了!那么粗的箭!被she上去了!!!我的亲娘,我莫不是没睡醒了眼花吧?!】
    两个呼吸之后,一声闷响,血雨纷纷。
    百米之外的陈副将等人运气不太好,是重点关照对象,被点了一些血污。
    随着血雨一起落下的,是一只没了头的苍鹰……
    陈副将:【我一定是没有睡醒,眼花了……】
    再过了一会儿,那粗箭才下落——这代表了箭枝穿透、击碎苍鹰的头之后,又往上飞了好一阵子。
    陈副将:【我一定是在做梦,快醒来吧!】
    啪嗒一声,是箭枝落地的声响,好似落在人心上,叫在场的人(特指陈副将以及其带来的人)浑身一个激灵。
    然后,不远处的贾总兵走了过来,陈副将以及他带着的军士们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只见长得一副天人容貌的贾总兵一身狐裘,在火把的照耀之下,眼神明灭。他往前几步,而跟在贾总兵身后的亲卫则捡起了无头苍鹰和箭枝。
    才小露一手的宝玉抿了抿唇:“接下来的事,就要多劳烦陈副将了。”
    “不敢,不敢。卑职分内之事而已!”陈副将震惊过后,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哦,对了,我带的人中,有几个受了伤,便是他们最早发现了夜袭之人。陈副将若是要问话,还请稍等一会儿,待他们包扎完毕。”宝玉又添上了一句。
    “无妨,无妨……哦,可不知除此之外,林大人等人有没有受惊?”终于找回一些些理智的陈副将忐忑地问。
    “林大人、冒大人那里皆是平安无事。瓦剌一行人中倒是也有些被惊着的,陈副将但去瞧瞧便是。”
    【呵,这贾总兵可真是幽默,他手下的兵受伤了,便得先包扎,那瓦剌可是有个大王子呢,他却这么轻描淡写地说出来。也不知是太狂傲还是太狂傲?】陈副将嘀咕了一句,转念又想:【我若是也有贾总兵大人这样的本事,即便是狂傲,也是有本钱呢……】
    尤其随后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见到陈淳等人不过是轻伤罢了,而那瓦剌大王子却是差点被削了命根子呢……陈副将突然觉得:【阖该是那瓦剌王子倒霉,居然偷偷叫人带了女子进来过夜,真当是色中饿鬼投胎的么!贾总兵此人,为人还是真性情啊!我甚欣赏!】
    …………………………
    这一夜,原本打算将林大人一行送到嘉峪关,转头去走别的商道,以免再下去正面和拜牙杠起来的马宾鳌立即就改变了主意,就着外头的火把之光,连夜吩咐赶到他身边保护他周全的下人把行程给改了。
    心腹迷茫:“爷,咱们不去安定卫了?”安定卫,出了嘉峪关位于沙洲卫西南方四百里处。
    “不去了,拜了九十九,不差一哆嗦,咱们改去哈密卫!”
    马宾鳌听着外头整齐有度的声音,暗自想着:【这贾总兵大人,年纪轻轻,可真不能小觑,怎地从前传来西北,却说他只是凭着和今上年少情谊才能够上位的?明明就是一个大杀神啊!不行、不行,今日有幸得见其本事,在日后,这取人首级的能耐,对着拜牙搞个暗杀都不是事儿啊!嘶……我这一路还得盯着赤斤蒙古卫和沙洲卫那边的几个家族,不要让那些乡野土包子卯起来拍林大人、贾总兵的马屁!哼,那些未开化的人,可是一点礼义廉耻都不讲的,皮又厚,要是他们见到了贾总兵大人和禁卫军的厉害,恐怕跪下叫阿爸都不带犹豫的!】
    …………………………
    千里之外,阿鲁台左等右等,没有等到从嘉峪关传信来的苍鹰。
    他忍不住一天三次地问留在自己身边的训鹰者:“你和你阿父训的鹰能够正确找到我们的位置么?”
    训鹰者还年轻,被丞相如此反复追问,一开始还能够回答是的,后来便也起了压力,动摇起来。
    等到一个多月过去,阿鲁台接到传讯,嘉峪关内潜伏十余年的细作悉数被捕,顿时只觉得眼前一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