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19.第 219 章

    话说回来, 十六等人在收到林如海的八百里加急之前, 忙的是友邦和属国等等离去之前的欢送事宜。
    按照往年的例子,这些番人带着满满的土土仪/岁贡而来, 离京的时候, 自然也是钵满盆满地带着大明天子的赏赐而走。赏赐的内容,无非就是金银珠宝、丝绸玉器,虽然有时候番人更想要良种和更先进的躬耕工具等等,但是大明官员在这方面还是很为注意的, 从未答应过, 年年如此,了无新意。
    不过今年的情况和往年有所不同了。
    会同馆中, 鞑靼一行人最先收到大明天子的赏赐与回礼。
    阿鲁台看着精装香皂礼盒、精装昆布干礼盒、精装十三香礼盒、精装海蛎子礼盒和大明天子亲笔“知足常乐”的牌匾, 怎么看,怎么觉得寒碜。
    偏偏来送赏的天使还一副“你们占了大便宜”的样子。
    阿鲁台等人憋着一口气谢恩, 并送走天使,出了院子门的时候,就看见莫卧儿那群傻蛋。两拨人两看相厌, 彼此压根不打招呼。
    是夜, 阿鲁台使了银子与会同馆的杂役,得知莫卧儿人收到的牌匾上书“人杰地灵”顿时就是一个不高兴:【感情我们鞑靼人是不杰出也不机灵喽?还被暗讽不知足喽?】
    当然,阿鲁台没那个资格去与大明天子辩驳牌匾的含义,不过是咬咬牙, 只待、只待……哼!
    其后几日, 鞑靼、亦力把里、莫卧儿等番邦人也纷纷启程离开, 东南西北,往哪个方向走的都有。
    其中,鞑靼要先往北走,路过兀良哈地区(大兴安岭以东),再往西北去往克鲁伦河、色楞格河、贝加尔湖一带——因为逐水草而居,鞑靼的王帐时常变换位置,故而只能说是那一带,阿鲁台出来大半年了,也不知道现如今王帐迁移到哪里去了。
    叫阿鲁台说,他是看不上兀良哈那边的人的,早早就归顺了汉人,根本就从根子上丢失了草原上苍鹰一般黄金血脉的血性,就像号称南下的蒙古分支的莫卧儿人一样,在阿鲁台看来,根本就不是他们鞑靼人同祖宗的族人了,也是异族人。
    因为深知兀良哈人对大明谄媚不已,每年就指着从关内人向他们买牛买羊买奶干子,而鞑靼和兀良哈之间倒是时不时还因为抢夺放牧草地而起小摩擦,阿鲁台心里头清楚,等闲是没办法挑拨兀良哈与大明之间的关系,是故这一路,他就是头一天和兀良哈的人寒暄了一番,其后就说天寒地冻,他一把老骨头还是在车子避风为好。
    哦,在兀良哈区域生活着的东蒙古人也被成为朵颜三卫——说起这名字,就不陌生了吧?
    朵颜三卫的几个头头对于阿鲁台这样的态度也不以为意,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
    倒是随行的朵颜三卫的年轻勇士,有那气盛一些的,觉得鞑靼人欺人太甚,如今同路,居然一点礼节也不讲的,那打头的阿鲁台一把年纪两撇山羊胡子,一看就一肚子坏水!
    要么怎么说,越是直肠子的人越是直觉灵敏呢。
    靠在马车里的阿鲁台,可不就是憋着大招么?
    他算算时间,大明使团和瓦剌脱欢一行人应该进入了河西走廊吧,只是终究隔得远,也不知道早早埋下的棋子能起多大的效?虽然很想在大明的京城亲眼目睹消息传进来之后大明人惊慌失措的模样,但是阿鲁台也很惜命,看热闹和自身安危这两个事情摆在一起的时候,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再说了,只要进了鞑靼境内,便可以放苍鹰传信,届时距离又近,我得知消息的速度还比大明皇帝要快呢!】阿鲁台摸了摸山羊胡子,不无得意地笑了。
    …………………………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出发之前,林如海和贾瑛就曾对这一路带着的拖油瓶的安危问题进行过讨论,两人一致认为,鞑靼对于哈密卫榷场其实持平平的态度,相比哈密卫,他们应该更希望譬如宁夏中卫这样的地方成为榷场。便是因此,若是鞑靼人想要搅黄了哈密卫榷场之事,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脱欢尚未离开大明境内的时候把他干掉,一了百了。干掉脱欢之后,瓦剌和大明在几十年内无法成为盟友,哈密卫的事儿,自然也就泡汤了。
    所以这一路,在抵达哈密卫之前,一定会有人来刺杀脱欢。
    刺杀地点不会在路程前段和中段,因为那是大明心腹之地,守备森严,刺杀者的势力不足以伸到此处。
    而河西走廊那一段,西宁马家尚在待价而沽,不会允许使团在他们家族势力范围内出岔子。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马宾鳌在两个月前听闻手下人报来城中出现异常面孔的时候就派人去震慑警告了一番。
    所以,最危险的路段,就是从出了河西走廊开始。甚至于,最坏的打算,就是……
    越是接近嘉峪关,林如海就越是不安。
    直到抵达嘉峪关,禁卫开始搭建军帐,林如海还特意对宝玉、侯俊即吩咐一番,叮嘱二人务必注意使团安全问题。
    事实证明,林如海的预料没有错。
    嘉峪关,嘉峪关,一关可抵千军万马,是为天下第一雄关。
    可是越坚固的堡垒,就越容易从内部被攻破。
    夜半时分,万籁俱寂,一轮弯月当空,正是昏昏欲睡时。
    陈淳知道,这一路行来,禁卫兄弟们在点炭盆子的时候也都会特别注意不要掩严实门的。不过他做事周全谨慎,每每巡逻的时候都会再查一遍,尤其是辅兵那边,毕竟辅兵的纪律性和服从性都和禁卫没法子比,就怕有人粗心大意呢。
    好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足以叫跟着总兵大人一起出来的辅兵们也脱胎换骨,陈淳看着自己才掀一点军帐帘子,就惊醒过来的火头军大厨,顿时觉得,这一千辅兵回了京城,恐怕要比禁卫军中好些人都强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