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18.第 218 章

    离了兰州府, 不出五日, 便到了西宁卫,这里是马宾鳌的大本营, 有他先遣的下人报了信, 西宁卫中的官绅也早有准备,招待使团。至于剩下的禁卫军们,补给了粮草等物资之后,照例是休整一天吃吃喝喝买买买, 堪称兢兢业业专注于盘活西进一路县城州府卫所的餐饮经济!
    而西宁马家马场赫赫有名的秦马也叫众人开了眼——不过禁卫军中的人还是觉得总兵大人的长风更加神勇而且通人性!
    离开西宁前, 马宾鳌从林如海的口风中探得,盐田法之事尚在五五之数, 便是为了做好‘售前客情’工作, 马宾鳌热情地给使团做导向,毕竟河西走廊这条路, 他每个季度都得走一两次,很是熟悉。
    因为河西走廊地势复杂多变,河谷众多, 又到了二月中旬, 祁连山山腰有部分积雪开始融化,有些河流涨势非常快,就连使团原先的向导在得知接下来路段依旧西宁马家有人随行的时候,都松了一口气。
    这一路都很遂顺, 就连雨天也几乎没有遇到, 当然宝玉知道, 这是内陆气候,本就干燥少雨的。
    又行三四日,便到了凉州卫。
    古人称“地处西方,常寒凉也”的凉州卫位于河西走廊东段,前朝初期,陇右节度使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前朝开国太/祖。前朝太/祖喜好歌舞,便将交之给教坊翻成汉人的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凉州词。
    宝玉翻阅这段史书的时候,不禁感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虽然这是架空的世界,但是也有孔孟之道、圣人之言;也有武经七书、三十六计等等,对应着历朝历代比较下来,此时的大明倒是像个四不像,先帝原先的身份好似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其后虽没有宋太/祖那样酒杯释兵权的做法,但是武将纷纷退下,确实整个朝堂是文官占了上风,太初三十年之后走上了重文轻武的道路,真真是奇怪。
    禁卫军等不懂凉州词,即便是被迫学了些文化课,学的也不是诗词歌赋。故而在冒大人对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凉州城墙吟诗的时候,沈林伸手捅了捅一旁的陈淳:“你说,这凉州城里的行面和腊肉够不够咱们吃的?”
    陈淳本不想理会沈林的,他在努力调整呼吸呢,眼见是负重拉练的最后二里路了,后头臭小子们的呼吸稍稍有些乱,陈淳作为领跑之人可得把握好整个队伍的节奏呢。
    不过沈林也是固执,没得到答复,就一直在陈淳耳边嘀咕。
    一会儿是说:“我看面食估计也就那样吧,肯定没有昨天的拉面好吃!你说,咱们这总兵大人怎么就知道这么多好吃的呢?书瞧得多就是不一样,居然还能指点火头军做拉面,一根手指粗细的拉拉弹弹就成了一把毛细面!不只好看还好吃!唔,昨天的芫荽驴肉汤也很不错。你瞧见没,那火头军看着总兵大人的眼神就像看菩萨似的。我看那胖子回头回京之后,进御膳房都使的了吧?呼哧呼哧……”
    一会儿又是说:“你说,那瓦剌的大王子最近是不是肾虚了啊,咋天天窝在马车里?呼哧呼哧……”
    陈淳实在是被烦得无法,调整着呼吸小声说了两个字:“闭嘴!”
    沈林说了半天就得了这俩字,被噎得慌。
    眼见凉州城的城墙越来越高大了,哨声也响起,这是改跑为走的命令,一千禁卫唰地一下收住脚步,开始动动胳膊动动腿地慢走了。
    尽管马宾鳌跟着使团队伍多少天,就眼见了对方坚持行军负重长跑二十里多少天,见此还是深受震撼。
    照例是城外扎营,轮番松散,沈林很幸运,第一批就可以进城,虽然方才拉练的时候他说这一路吃够了腊肉、肉干,但是进城之后还是点了凉州小吃“三套车”——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
    冰糖圆枣茯茶是由冰糖、桂圆、核桃仁、红枣、枸杞、茯茶茶叶加水熬制而成,色泽浓艳、香甜可口。常喝咸汤和姜汤,偶尔来了这么一碗甜汤,就算禁卫军都是大老爷们,也不得不承认它香甜美味。
    就是,这年头的冰糖还真算是吃食中的奢侈品,沈林若不是一个副队正,饷银还可以,恐怕也得像别的禁卫一样拼着买一碗了——当然,禁卫军身为军中高富帅的代表,一半以上的人家境都是不错的;另有少许像陈淳沈林这样平民出身,但是没他们能力和运气的普通禁卫手里不是很宽裕,便在尝鲜之后就没继续喝了,转而买了干枣子吃,京城里头能够卖上高价的枣子,在西边也不算稀罕物了,于是有人忖度着能不能回程的时候带上一些回去给家人尝尝鲜。
    …………………………
    过了凉州卫,便是陕西行都司,其下有一治所,更是有名,那便是张掖——取意于“张国臂掖,以通西域”。
    当然,张掖是前朝沿用至今的称呼,先帝不知为何曾经想把张掖改名为甘州,最终未成,于是如今张掖仍旧叫张掖。
    禁卫军一行人在瞧见张掖城墙的时候,又看到冒大人从马车里钻出来骑到马背上开始摇头晃脑地吟诗了。
    火头军大厨骑在毛驴上,远远瞧见了,回头吩咐下头的人:“记着啊,今晚冒大人的亲随来取姜汤的时候,要给大分量的。”
    “晓得勒!”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张掖的地理位置和水文特征,此地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的美称,宝玉见林如海近日胃口不太好,遂叫一更二更带着银钱去收了部分水稻,想来煮白米粥给岳丈大人开开胃也是极好的。
    此举在林如海看来,也算是有心了。
    之后便是再往西,便是肃州卫——也就是后世的酒泉。
    肃州地势南高北低,北边便是荒漠戈壁,叫冒炎章又犯了吟诗了的老毛病……
    等出了肃州不久,抵达嘉峪关的时候,连林如海都忍不住掀起马车帘子摇头晃脑。
    这是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崇敬,更是对夺天工之造的嘉峪关的惊叹,这一行人中,除了马宾鳌等半个当地人,其余京城来的和瓦剌一行人,从未见过嘉峪关。
    因为这时候的路太差、交通太不便利,绝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也不会离开家乡那几十里地,更不要说见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见到“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地势天成、攻守兼备,关城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其中,罗城之外另有外郭城,是当地百姓和驻守嘉峪关将士家眷等人居住的地方,往来商贩也会在此歇脚逗留,简言之,就是居民区。
    使团一行人到的时候,驻守的卢将军并未出来相迎,只是派了副将出来在东闸门候着。
    那副将一脸地小心赔罪,说使团人多且杂,将军有令,恕不能在内城款待林大人等,只好在外郭城腾出空地供使团驻扎。
    边说,那副将边拱手,生怕林如海等人怪罪。
    讲真林如海和冒炎章都挺失落的,就连宝玉也有些遗憾。
    不过因为使团队伍里还有瓦剌人呢,总不能领着人家去看咱们大明的军事堡垒内部机密,故而一行人也就是匆匆而在嘉峪关外郭城驻扎。只想着‘毕竟还有回程,届时没有脱欢这个拖油瓶’来安慰自己。
    那副将带着众人去了早划好的位置,亲眼目睹了禁卫军和辅兵协作,一座座大行军帐拔地而起,心里头倒是很吃惊:【这禁卫军,挺能干哈!】
    又与贾总兵大人核对了应给使团禁卫军的粮草物资,副将的心头都在滴血。回头对了口令进入内城,又与内城巡逻的士兵对了口令,如是三次,终于到了游击将军府,与将军汇报。说起禁卫军的时候,不免多说了几句,也忍不住酸了酸:“将军,那真是精铁腰刀,几乎可与百锻钢媲美了!我还看到他们煮白米粥!”言语中有羡慕有不平。
    驻守嘉峪关的卢将军年过四十,但是约摸是西北风沙大,相貌瞧着却比他的年纪足足要老十多岁,听闻副将如此说也不过是淡然:“驻守边疆苦,你是才知道么?与其羡慕别人的装备口粮,不如再去外郭城巡逻几遍,好歹叫这几尊大佛在嘉峪关内别出岔子。”
    “是,将军。”副将垂首,实则在心里叹气:【要不是边疆苦寒,粮饷又多不及时发放,将军才不会同意接纳往来商贩在外郭城歇息的的提议呢。便是今日给贾总兵送去的,都是粮仓中的一半之数了。】
    ………………………………
    扎营歇息,喝了姜汤,只待出了嘉峪关,就不是西宁马家惯走的路了。
    按照马宾鳌先前想的,河西走廊送了一路已经是仁至义尽——当然,护送的使团的时候顺便随行押送货物也是资源的合理利用。
    西宁马家倒是和哈密卫的的拜牙也有往来,出嘉峪关之后的路,西宁马家的商队也是走的,但是单独走和护送着使团走的意义全然不同。
    前者是同哈密卫的商人做交易,奔着钱;
    后者是几乎摆明态度站了朝廷一方,以后西宁马家的货恐怕就不那么容易进入哈密卫了。
    马宾鳌还在待价而沽,并不想这么快就和拜牙那边撕破脸——或者说,马家并没有不臣之心,只是希望能够尽可能地把握住这样难得的机会,先试探着能不能拿到盐田法的制作方法,若是一切顺利,想来之后还可以同朝廷商量一下,提升西北马家的地位,赢一个出身,好叫世人知道,两朝过去了,西北马家早已不是放马奴了,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马宾鳌现在还没有把后头的意思表露出来。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两件事,叫马宾鳌改变了想法。
    其一,是京城来信了。
    八百里加急到底就是快,一来一回,统共不过二十天,二月底,刚刚在嘉峪关外郭城吃了晚饭,林如海就收到了陛下的批复:便宜行事。
    虽然是简简单单四个字,但是想来在阁老和六部尚书之间扯皮也是花了不少力气。
    所幸的是,虽然先皇留下给十六的老臣未必个个天下为公,但是那私心在家国大义面前,还是可以克制的。
    按照林如海的奏章所述,需付出的短期利益小(虽然大家也默认西北那嘎达只要马家想,官盐也是干不过私盐的,但是马家人目前能够想着得了陛下允许才插手制盐,好歹也是一种表态);并且为分化西北马家埋下了伏笔(林如海的奏折很有道理,西北马家虽然团结,可是凡是都不患寡而患不均,想来日后若是群马有先有后,难免不起矛盾——当然,此时还需要指定周详的计划才是),最终结合了陛下抛出的大饼,户部的钱尚书已经去屁颠颠地罗列增开榷场之后可贩售的商品以及如何收税等等问题了。没有人觉得,区区一个哈密卫会拿不回来,只是需要付出的代价有大有小而已。
    便是因此,林如海终于在吊了马宾鳌河西走廊一路之后,再露口风:盐田法,有戏!
    这是一块香饵,摆在马宾鳌面前:【一旦得了盐田法,间接就得了西北一地盐业资格,就距离钵满盆满不远,就代表西北一地别家无法与马家争锋,就代表……】
    越想越开心的马宾鳌打算今夜在嘉峪关罗城住一夜,明天一早欢欢喜喜地把林大人一行送走。
    却不曾想,第二个叫马宾鳌改变主意是事情就是——当夜,嘉峪关外郭城发生了一些变故。
    有人欲行刺使团中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