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05.第 205 章

    从京城出发, 途径保定府、真定府、太原府、延安府、庆阳府、兰州、西宁卫、凉州卫、陕西行都司、肃州卫、赤斤蒙古卫、沙洲卫, 便是哈密卫了。
    宝玉前两辈子虽然不是学霸, 但是基本的地理常识也是有的, 又有独自一人在书房的时候看过了现代地图,大约会路过什么省份也都挺清楚, 按照比例尺一换算, 直线距离是两千多公里,但是行路毕竟不是坐飞机,也不能从一些荒无人烟的地方走,所以如今这一趟出门,一路自东往西去,加上往城镇绕一绕的路程, 恐怕得有三千公里, 也就是六千里,按照每天平均时速一百里来算, 单程需要六十天, 而实际上, 因为季节的关系,本次西进,需要花费三到四个月,回程倒是可以快一些, 也需要两到三个月。
    这对于古人来说, 已经是超长途跋涉了。
    所以京城西门外碰头的时候, 反而是瓦剌人的行礼最少。
    宝玉带着十一名亲卫(本是十人, 多的一个是怀揣英雄梦的贾蘅)和一个管事,外加马车六驾。
    其余林如海、冒炎章和侯俊即也是差不多这样数目的下人/亲卫。
    还有一千铁甲禁卫、一千辅兵、两千马匹、外加这两千多人马的辎重……以及被裹挟着一起出发的瓦剌使团。
    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两位文官自然是乘马车的,宝玉叫小单管事等十二人,轮流赶着马车,自己却身着铠甲骑在长风背上,一路照例收获帕子香囊若干,直到出城之后才算完。
    可把长风高兴坏了:【出远门、出远门!只会吃吃睡睡的小妖精就在京城呆着吧,我和主人出远门!】
    若不是宝玉控制着,恐怕它要四蹄生风飞起来。
    侯俊即原本被总兵大人点了随行的时候还兴奋不已呢,这护送使团,苦是苦,明眼人也看得出来,若是成了,便是一桩功劳——【若是,总兵大人愿意去乘马车就更好了,不然身为副手,自己也不好先去享福,丢下上峰吹西北风啊!】
    宝玉听闻侯参将打了一个喷嚏,扭头对他说:“侯参将不必如此,去马车里歇着便是。”
    “没事儿,总兵大人,我这也是闷久了,要松松筋骨呢!没事!哈秋!”
    宝玉也不勉强他,总归这才第一天,等到他撑不住了,自然就会换马乘车了。眼下,行军一个时辰,该喊停歇息片刻了。
    倒是因为这样,在队伍第二次驻马歇息的时候,脱欢就开始耍脾气。
    冒炎章差人去询问。
    脱欢恶狠狠地盯着外头那整整齐齐将一水囊从头一个传到最后一个的长龙,轻蔑地说:“贵国一行人走得实在拖沓,你们要知道,越是往西走,越是冷,风也更大,如果按照这样子的速度,来年冬天也到不了瓦剌。”
    却原来,脱欢一行人,坐骑皆是一正二备,一人有三马的,这样子,即便仆从和奴隶都能策马跟随,速度自然就快了。但是大明这边,只有禁卫有马匹,辅兵一千人全部靠的是双脚走,如何快的起来?
    出城半天之后,队伍的行进速度确实明显慢了许多,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
    遂,冒炎章前来与宝玉商量:“贾大人,您看,可否让辅兵也骑马而行呢?”
    侯俊即第一个就是不同意:“不行不行,这怎么能行,咱们每人就一匹备马,轮换着用才能叫它们养足精神,若是辅兵上去了,要累坏多少马匹!”
    “可是……”
    “冒大人,行军之事,你是外行,备马绝对不能被使唤。你还是不要中了瓦剌人的奸计,他们备着二匹马,如何是我们能比的。就叫他们等着,着急就插翅膀飞啊!”叫侯俊即说,一群番人,还屁事多,也不想想前天会同馆门口丢的人。
    这话说得有些不留情面了,叫鸿胪寺卿冒炎章有些下不来台。
    宝玉伸手安抚了侯俊即一下,转头对冒炎章说:“冒大人稍安勿躁,且先坚持几日,等到了保定府,自有解决之法。”
    “?”
    当然,不是宝玉说什么别人就信什么的,冒炎章从接了出使瓦剌这样的苦差事起,就盼望着能够早去早回,现在听贾总兵这么说,他也不出言追问,但是就站着不肯走,等听究竟。
    宝玉耐着性子解释:“我听闻,保定有特产,乃是驴肉火烧,遂出发之前,已经托人去保定当地询问活驴的价格了……”
    话已至此,再听不懂,那宝玉就该怀疑冒炎章的官职是怎么来的了,科考莫不是有人捉刀的吧?
    所幸,冒炎章以他不拉低众人平均值的智商领悟了:“贾大人的意思是届时买上一千头驴子,让辅兵们骑驴代步?!”
    真是一个好办法,保定府以吃驴肉闻名,想必当地养驴的人是不会少了,只不过:“这购驴所需的银两恐怕该不少吧?”冒炎章已经开始盘算经费了:【一头驴子得多少?八两十两的吧?那就是万儿八千的银子呢,经费吃紧哪!】
    “本官出京之前,陛下私库另有拨款,冒大人无须担心,买驴的钱,不走使团公账。”
    “咳咳,那便好,毕竟这户部拨款也有限呐。”心里有了底气,冒炎章也不着急了,在瓦剌人继续唧唧歪歪的时候也只作没听见。
    走了整整一天,四个多时辰,期间,宝玉分两批,每批五百人,把禁卫们拉下来负重慢跑一个时辰,借此也下令换辅兵上马歇息了一番,惹得辅兵们感恩戴德。尤其是其在马上的辅兵们瞧见两批禁卫小跑的时候,总兵大人在最后一刻钟多的阶段都会下马鼓励,前前后后跑个不停,所花气力,绝对不比单独跑一个时辰要少,这叫原本只听闻禁卫们绝口称赞,但是没机会亲眼目睹总兵大人勇武的辅兵都看呆了。
    待到黄昏,宝玉策马至林如海马车旁请示夜宿事宜。
    因为才出京城百里多,这脚程,纵马飞驰半天就能抵京,故而附近并无驿站。
    林如海示意在附近村方沿河的地势平坦处,叫向导找适合安营扎寨的位置落脚便是。
    脱欢却是不愿意吃苦的,他摸出碎银子,熟门熟路地叫仆从去村里找最好的屋子借宿——来的时候,他起初也是这么干的,后来越到东边,随行护送的大明军队管得越严,就只能住驿站了,说起来,脱欢还是更喜欢借宿农家,可以打打野食……
    才出了马车松松筋骨的林如海看了宝玉一眼,宝玉点头,并吩咐侯俊即看着禁卫们扎营、辅兵们埋锅造饭,宝玉带着林、冒二人以及亲卫们,也进村了。
    一个村,最好的屋子也就是当地地主或者耆老、里正住的,占着同是大明人的优势,林如海又是一看就是清官的长相,还有宝玉这样俊俏的相貌,尽管脱欢的仆从是先到的,但是那耆老还是把正屋让给了林如海一行人。
    尤其是冒炎章说明日启程之前,要耆老准备好若干的干粮和肉干,以市价购。耆老开心而畏畏缩缩地问:“可不知道,大人们需要多少?”
    冒炎章想了想:“米面一千斤,肉干一千斤。”
    耆老有些为难地皱眉:“这……”
    “有什么问题?”冒炎章一句话,叫耆老愈发赔小心地笑。
    宝玉开口解围:“这村子,我瞧了,也就百来户人家,此时尚未到杀年猪的时候,冒大人要一千斤肉干,却是叫耆老为难了。”
    “那……”
    林如海最后发话:“这一路出去,村方颇多,炎章不必着急储粮,明日有多少分量,能够补足今日损耗便是,待到腊月,赶到了太原府,倒是可以多多采买储备了。”
    最后,林如海对耆老说:“米面一千斤,肉干有多少要多少,两三百斤也不妨。辛苦耆老了,可不知直隶通兑的银票收不收?”
    收!怎么不收!
    那白胡子耆老一把年纪了,走出去通知乡亲们的步子都快要飞起来,直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番人么,哪里有自己大明的人亲,正屋当然是给自己朝廷的大官住的!】
    不多时,全村都知道了,来的官老爷要收干粮和肉干,以做行军物资,付钱哒!整个村都轰动起来了,纷纷上房梁取腊肉、下地窖拿白菘、翻柜子称米面去啦。
    所以,当脱欢的仆从禀告大王子,村里最好的院子只剩下三间屋子的时候,脱欢咬咬牙,不死心地亲自去看了所谓的第二好的屋子,就见那屋子里头乱糟糟的,活似被洗/劫了一般,最终还是捏着鼻子忍了和可恶的大明人同住——他要了两间,剩下一间给副使臣。
    林、贾目的达成,和瓦剌大王子完美地住在同一个小院子,东头鸡叫三声,西头指定不会听成两声。绝对能够避免脱欢不小心‘欢脱’地没命了,至于那个从出发起,就说身体不适没怎么露面的副使臣到底是真的不适还是被脱欢控制了,宝玉等人并不关心。
    村外,炊烟起。
    侯俊即笑骂了两句:“小兔崽子们,动作快点,别闻着肉香就走不动路了。早点搭好了,早点吃晚饭咯!”
    听闻侯参将此言,正在搭帐篷的禁卫们下手更快了——此时他们终于明白,先前总兵大人要求训练的科目里头为何包括了搭建帐篷这一项。
    在学习的时候不少人心里都是骂娘的,想来那一阵子王氏恐怕没少打喷嚏,直到现在,众禁卫才发现,按照总兵大人教的方法拆搭帐篷,真是省时省力又牢固啊!
    终于等到二十顶大帐篷全部搭建完毕,陈淳报告与侯参将,侯俊即看着眼前站得笔直的十列队伍,以及跟在其后不自觉学着禁卫那样站成几列的辅兵,不得不在心里嘟囔了一句:【总兵大人可真会调/教人,这才多久啊……幸亏老子当初没有猪油蒙了心,跟着穆那谁一条道走黑。】
    火头军们被一千多双眼睛盯着,也是压力颇大,不由得加快手脚。
    哨声响起,所有人稍息。
    侯俊即抽了抽鼻子,真他娘的香:“行了,按次序领饭吧。”
    一个萝卜羊肉汤是现炖的,放了老姜和十三香,够味、
    两个实心大饼子是前两日就做好的,只需热一热便可出锅、
    平心而论,这样的伙食比在禁卫军营地的时候是差远了,但是出门在外,大家都有心理准备,想着剩下两万多人的羡慕和早上出门时兄弟火热的小眼神,陈淳等人吃得更香了。
    热汤下肚,一声喟叹:舒坦!
    中午就吭了干饼子,一天赶了一百多里路,能不饿么!
    宝玉他们在耆老的院子里,也是一切从简地吃了些。
    吃完之后,他去换侯俊即过来,从院子到村口不过几百米,宝玉三步并作两步就到了,期间听见关窗户的声音不下五次,幸好没有荷包和香囊了。
    一更二更偷笑,贾蘅则是一脸崇拜地看着他宝二叔。
    吃饱喝足的禁卫军们正闲着无所事事呢,见到总兵大人来了,陈淳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立正行礼:“总兵大人!”
    “总兵大人!您来啦?”
    “总兵大人,给咱开开课呗?”
    “是啊是啊!要么讲个故事呗?”
    宝玉抬抬手,叫大家小声点:“是都吃饱了,嗓门这么大?看来白天一个时辰拉练还是强度低啊,明天改一个半时辰吧。”
    下头哀嚎一片,方才喊得最响的几人已经被同队伍的拖下去下黑手了:叫你们嘴贱!
    当然,一个时辰改一个半时辰是玩笑话,宝玉深谙循序渐进的道理,才不会贸贸然加大训练量。
    出门在外,讲课什么的倒是不方便了,不过可以讲讲民俗,宝玉虽然自己也没出过大远门,但是书上有啊,前些日子翻过一遍了,如说起一些典故,便是信手拈来,譬如不日即将抵达的保定府,地形地势不能讲,但是还可以说气候、风俗、特产、美食什么的,叫一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就连那些饲喂好牲畜、洗干净锅瓢的辅兵都悄悄凑近来听。
    众人等到了该就寝的时辰都不舍得散去,不过宝玉只一个眼神,那些想耍赖皮的禁卫就不敢蹦跶了。
    次日天明,吃了一顿热粥和饼子,冒炎章那边收购了不到百来两银子的米面肉干,使团启程再出发。
    …………………………
    三天之后,林如海一行人终于到了保定府,并决定在此地留宿一天。
    一千禁卫和一千辅兵留在保定府外休整——人太多啦,要是全都放进去,保定府的官员还以为这是来攻占官府的呢。不过宝玉说了,可以轮换着进城,每次不超过二百人,也把小伙子们高兴坏了——那必须进城去吃吃看总兵大人说的驴肉火烧呀。
    林、冒等使团中的官员去驿站洗漱休整。
    宝玉叫一更二更带着贾蘅和信物,去找了此地薛家商号的管事。
    薛家的管事在十五号那天就收到东家叫人快马加鞭送来的手书,现如今,一千五百头驴子都已经准备好了,验货(驴)之后,专人赶去城外禁卫扎营处。
    因着薛家的便利,统共花了七千五百两银子,合五两银子一头。宝玉都想好了,一千头是辅兵坐骑,剩下五百,一路走一路吃……咳咳,是有些残忍没错,可是这本来就是保定的肉驴。
    今夜,保定城内驴肉火烧销售一空,众禁卫吃得肚圆——果然是外皮酥软金黄、内馅色泽红润,肉质细腻、香味绵长、酥软适口,闻一闻鲜香扑鼻;咬一口,汤汁四溢。好吃好吃顶呱呱!总兵大人说的果然没错,天上那啥肉,地上驴肉!
    过了今夜,因为当地肉驴供应数量减少,保定驴肉火烧就开始涨价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