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200.第 200 章

    脱欢第一个就是不高兴的。
    正如十六预料的那样, 脱欢虽然是瓦剌大王子, 可是并不是他父王最宠爱的儿子,此次来大明, 也是施展了很多手段才抢到的差事, 若是能如愿娶了大明皇族女子,他身上的筹码便会加重几分。
    故而听闻此消息之后,脱欢有些暴躁,在会同馆的屋里摔了一整套的茶具。
    但是瓦剌的副使臣想的却是:【大王子求娶无望, 大明这边总会另作安抚。若是哈密卫真的能成为瓦剌和大明之间新开的榷场, 想来大王那边也会很满意;若是哈密榷场最终因为大明内外种种压力而不成,瓦剌和大明的盟友关系有所动摇, 那么鞑靼那边, 也会为了拉拢我方而有所表示,届时大明必然要让出更多的好处……如此看来, 大明皇帝不同意大王子求娶的要求,瓦剌也立于不败之地,而我亦可毫无负担地收下那老货悄悄送来的黄金。】
    【千里迢迢来大明, 可不就是为了捞点好处的?不然只是巴巴过来庆贺大明新帝登基而已么?那老货给的金子正好买些大明的南货回去, 家里几个美妾一直撒娇要花想容的脂粉,也不知道到底好在哪里了。还卖出如此高价!】
    …………………………
    阿鲁台想到瓦剌的副使臣,自己那两箱黄金砸下去,总得听到个水声, 当然, 想要对方叛国为自己卖命是不可能的, 只要他愿意在脱欢发怒的时候稍稍火上浇油一些,和脱欢‘同仇敌忾’,说一说大明的不是,便也够了。
    亦力把里的使臣倒是觉得,若是哈密开了榷场,于自己这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遂对这件事也很关注,并且衷心地希望此事能成。
    而大明京城的百姓,这几天很忙,忙着各抒己见——因为他们却是人云亦云,最容易改变态度的。
    “求娶啊?我大明的姑娘那还不是顶顶好的?看看把那些番邦人想的,不远千里来娶老婆,哦听说来求亲的还是个王子呢,还算是有眼光。”
    ↑这是昨天番人表演之后民间有人有意引导的风向。
    “求娶啊?我大明的姑娘这么好,岂是番邦人随随便便就能娶走的?再说了,戏文里都唱着呢,和亲的姑娘苦啊,红颜早逝的还少了?前十几二十年,先帝封的俩公主不是和亲去了……嘶,没几年就……可惜、可惜!还是算了吧,花儿一样的姑娘家,在那风沙越大的北边,离乡背井、孤身一人的,多可怜。”
    ↑这是今天大朝会之后的舆论。
    而官宦人家,不少人家的太太姑娘都松了一口气:【要是陛下真听那李御史说的,和亲的人选从官家女之中挑……凭谁也不甘愿得个空名头什么公主郡主的,去伺候野蛮人啊。】
    当然,也有一些人家觉得女儿就是联姻用的,嫁给谁不是嫁?这是一个平步青云的好机会。
    …………………………
    薛宅。
    “不行不行不行!”薛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娘说梦话也就罢了,妹妹你素来最是聪明,怎么也鬼迷心窍了!什么和亲不和亲?陛下都说了,咱们大明的姑娘不和亲,你偏偏还想去凑那个热闹?多少好人家的女儿就怕遇到这样的事,早年先皇和亲的两个公主什么下场你不知道吗?”
    薛姨妈缩在一旁,她儿子难得一次大发雄威,叫她有些怕怕呢:“蟠儿你别凶啊,你妹妹也就是这么一说。再说了,这事儿,你以为,咱们想去就能去?还不得去寻寻路子?”
    薛蟠额角一跳,亲妈这是真的考量上了还:“寻寻路子?寻谁?寻我舅舅还是寻姨丈?舅舅还在巡边,姨丈是什么样的人妈你难道还不知道?”
    薛姨妈继续小小声地说:“那不是,宝玉现在不是天子近臣么,而且这两年,你和宝玉的关系也挺不错……”说到最后消了音,因为薛蟠的眼睛瞪得铜铃一般大了。
    “妈!你别瞎捣乱,我说了,等我成了亲,你儿媳妇儿多出去走动走动,替妹妹打听好人家,咱家有钱,养得起妹妹,出得起嫁妆。再说了,姨妈那边不是也再替妹妹张罗着么?别着急,这种事体,能落什么好?”
    薛宝钗苦笑:“那妹妹我又能怎么办呢?过了年,我就二十一了。”
    “什么二十一,妹妹你足岁才二十!”薛蟠打断了妹妹的话。
    “二十和二十一,差别很大么?总归已经是别人嘴里谈笑时候的老姑婆了,与其在京城任由别人东挑西拣,不如去和亲,给家里挣一点体面。”
    “陛下都说了,我大明不需要靠一女子来维系同邻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不和亲!不和亲!你就别瞎琢磨了,我去问问表弟吧。”薛蟠急乎乎地摆摆手,头一回觉得,妹妹其实根本就算不是聪明的!才回家没一会儿,屁股都没把凳子坐热,转个身又去了荣国府。
    薛姨妈含着泪泡望着宝钗:“儿啊,你哥哥说的也有道理,即便真的要和亲,妈也舍不得你去那么远啊。一辈子都见不着第二面了。咱不说这些了好不好?”
    薛宝钗点点头:“恩,我都听妈/的。”
    她表情乖巧,神色莫辨:【和亲?真有这样的事,也轮不到自己家,不过是眼见着哥哥这几天因为距离婚期越发近了,那样欢欣,自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罢了,也给‘静养’结束的姨妈提个醒,收了恁多好处,该是要记得办事的。】
    荣国府那厢,晚饭本就吃的气氛诡异。
    女人们那边贾母有些担忧地看着黛玉,王氏心里不耐却不敢表现出来,心想:【我真是讨进门了一个活祖宗,满京城上下,哪里有婆婆看儿媳妇脸色的,不要她伺候吃饭也便罢了,还得安慰她?】
    李纨和王熙凤倒是真心替黛玉有些担心,就连她们都听说了,林姑丈今日在朝堂上语出惊人,对陛下谄媚,被文官所不齿。
    黛玉却比所有人想象得都要镇定,既没有哭哭啼啼,也没有愁眉苦脸,还是如往常一般,在贾母的眼光看向第二块蜜汁肉脯的时候,轻声说:“老祖宗,您方才已经吃了一块了。”
    ……
    男人们那一边,贾政举了筷子,又放下;张了张嘴,又闭上。总算是过了食不言的阶段,二老爷以香汤漱口之后,一脸凝重地对宝玉说:“你今日缘何如此鲁莽!”
    按照贾政原来的脾气,方下朝就应该把宝玉叫到书房一顿胖揍的,但是谁让儿子现在都长大了,翅膀硬了呢,那孽畜散朝之后直接就去禁卫军营地了,下值之后又直奔他岳丈、自己妹婿/亲家林如海的府上,叫自己想揍也抓不到人。真是可气!
    再者,想到那……玉佩,贾政终于是忍了一个多时辰,才在饭后自以为和颜悦色地问起此事。
    宝玉正色说:“自然是因为陛下提议不无道理,儿子才会出言附和的。”
    本来贾政就不是多么有政治头脑的人,大朝会的时候其实他就是骑墙派,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但是碍于他这个勋贵有一颗文臣清流的心,当时便在一旁装鹌鹑,实则是往文官那边挪了一小步。等到林如海站出来舌战群儒的时候,二老爷的内心又被林如海所说给说服一大半了,踏出去的一小步又收回来了。
    而此刻,在晚饭后被大儿子和二儿子一起洗脑,终于是叹了一口气说:“下回不可如此,凡是要多同我商量着来。记得否?”
    贾珠、宝玉喏喏应下,非常有默契地想着:实际下回如何,咱们下回再看吧。
    不多久,单大良来报,薛家大爷上门来了。
    贾政眉头一皱,就说:“我正在考校环儿功课,宝玉,你去打发了他便是。”
    贾环:【……作为挡箭牌,浑身插满箭,我也要花式哭……老爷你明明是怕薛家表哥给你看账本,叫你夸他有长进!】
    贾珠和宝玉相视一笑,瞧老爷离去的背影怎么有几分落荒而逃的意思呢?
    宝玉去往书房,听完薛蟠的诉苦,叨叨他亲妈和亲妹的胡思乱想,之后皱了皱眉:“这事儿我清楚了,待到你成亲之后,我让太太带着表嫂和表姐出去走动走动,争取年前就定下了。”
    薛蟠听完,只觉得这样的事情交给了宝玉表弟,自己就一身轻松,如释重负了:【反正表弟从来就没叫人失望过,真真是厉害得不得了。】
    呆霸王走后,宝玉摇摇头,无奈笑笑:【二姐姐、三妹妹、林妹妹……原先在老祖宗膝下陪伴过老祖宗的几位姑娘家的婚事竟然多多少少都和自己脱不了关系,再多一个薛家表姐也不算多。哦,那么日后再替四妹妹操一把心,好叫老祖宗放心。只是可惜了,偏偏大姐姐那里……】
    …………………………
    夜。
    宝玉回房之后才有时间来宽黛玉的心,谁知道才说了一个开头,黛玉就咬了咬嘴唇:“表哥,我晓得的。爹爹自来都是这样的性子,原先在扬州的时候,忙起来整日整日不归家,一心就牵挂着公务。昨日午门城墙之上,爹爹就在我不远处坐着,我听闻瓦剌有求亲之意,就看到他脸色铁青,今日他如此,也不叫我意外了呢。”
    宝玉点点头,还是把他要说的话说完了:“你放心,有我在。”
    “嗯。”
    …………………………
    又过了几日,黛玉才知道,宝玉表哥那夜说的‘有他在’是什么意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