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130.第 130 章

    迎春有孕虽是喜事, 可是因为她先前在荣国府的时候,存在感也实在是低,既不是嫡出,也不懂得讨巧,故而除了贾母和几个未出阁的小姑娘是真心替她高兴,于其余人等,不过是多送一份礼的事罢了。
    既是孙绍祖亲自来报喜, 平儿同王熙凤说:“咱们二姑娘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吧?”
    贾琏和王熙凤对视一眼:苦尽甘来?对, 只要咱们府起来了,苦尽甘来的又岂止是迎春。只可惜最能受益的大姑娘身份尴尬……
    便是王熙凤在吩咐平儿去库房点些适合送给孕妇的贺礼的时候, 邢氏差丫鬟过来了。
    王熙凤看着太太身边的秋桐情真意切地表演着说:“太太说了, 奶奶现在有身子,不好因此过多操劳,便叫我领了银子和库房钥匙去置办给二姑奶奶的贺礼。”
    【不过是想从中捞一笔油水罢了。我就纳闷了, 有花想容的出息,太太也不缺钱啊, 怎么变着法子就要抠一点到她袋子里去?还想要库房钥匙?打量我是一孕傻三年了?】王熙凤正因为怀着身子不能多用冰盆、不能吃冰饮而燥热得慌呢,又见秋桐说话不正经, 娇娇弱弱地又拿眼钩子去勾琏二,顿时就来了火气:“太太体恤, 咱们做晚辈的心领这份情便是,哪里能恃宠而骄呢?我这里有平儿帮衬着, 平日理事也不费力, 尽管叫太太放心, 一定给迎丫头置办可心的去。我记得她没出门子的时候最爱下棋,巧了,咱们二爷前些天得了一套水晶棋子,二爷,想必您是愿意割爱的吧?”
    最后这一句,王熙凤是咬着牙含在嘴里说的,叫享受着秋桐送来的秋波的贾琏一下子清醒过来:【我的水晶棋子!嗷!才花了五十两银子买来的!】遂也没了勾搭丫鬟的心思,老老实实坐着不说话了。
    秋桐一看二奶奶是:想要拿二爷的东西就敢直接拿,张张嘴都不带犹豫的,二爷却是安静如鸡不敢吭声。于是也暂歇了小心思。
    秋桐回去给邢是复命之后,邢氏又气了个好歹!但是作为嫡母,她要是真的什么都不送去孙府,那也够不慈的了,遂收拾了些细棉布等等,说裁小衣裳最合适。
    二房那边,王氏拿到宝玉叫钱嬷嬷准备、一二月送来自己院子的说是给迎春的贺礼,翻了翻之后,对金钏儿说:“得了,把我这边的那几盏燕窝撤出来,瞧瞧咱们宝二爷,这才叫大方呢。”
    金钏儿伺候王氏多年了,哪里会分不清楚她是不是真不高兴,晓得太太不过是随口抱怨一句,此时也是笑着替宝玉辩解:“宝二爷心善,他把东西送到太太这儿来,不也是解决了太太方才还纠结挑那些东西的烦恼么?”
    “罢了罢了,好歹也是看着二丫头长大的,出嫁这么多年,终于怀上了,也是不容易,大房那边估计也给不出什么好东西……”王氏叹了一口气,转眼就想到了自己的女儿:也不知道元春现在怎么样?
    便是想到自己女儿的苦,王氏也没什么心思说笑了,冲着金钏儿挥挥手:“就按照单子来吧,咱这里要是和大房一样送薄了,可叫二丫头在孙家没脸。”
    这个话题,金钏儿就不敢随意接了,于是退下去置办不提。
    至于孙绍祖那边,要是知道了王氏的想法,定然要说一句:二婶真是太客气了,咱们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外道!
    呵呵呵。
    果然,孙绍祖带着两位嬷嬷回家之后,眼见迎春在摆棋,便兴致勃勃地说要陪夫人手谈一局。
    可是孙的棋艺不过尔尔,倒是叫迎春下得没趣。要是往常,迎春木着脸说不想下了,孙绍祖定然觉得她扫兴,但是今天,还没等迎春开口,孙就轻轻拍了自己的额头一下:“看我,尽拉着你玩耍,累了吧?要不要去歪一歪,待会儿再起来吃点点心?”
    迎春点点头:“也好,最近身子不便,倒是不能服侍爷了,您看要不要抬两个丫鬟起来?”
    孙绍祖摆摆手:“近日兵部忙得很,我哪里有心思想这些。再说了,家里女人多了闹哄哄,也影响你调养身子。如今后宅那几个就够了,要是她们不老实想作妖,你只管告诉几位嬷嬷,既然夫人仁慈,就叫嬷嬷教教她们规矩。”半点不见从前偏爱通房小妾的样子。
    迎春扶着莲花儿的胳膊就回屋休息了,孙绍祖哼着小曲儿叫了一壶酒、两个小菜吃得怡然:这么看来,五千两的聘礼也不亏,夫人有个做正三品参将的堂弟,日后我在兵部,稍稍沾点光,也就能得意了。只可惜,当初只看见荣国府长房袭爵的好处,可惜、可惜……罢了,过去的事情不提也罢。总归荣国府统共才三个姑娘,不论哪一房的,都还算金贵就是了。
    夜里安置的时候,莲花儿一边给迎春梳头,一边小声说:“姑爷歇在书房呢。”言下之意是孙绍祖并没有找后院的通房们。
    迎春面色如常:“知道了,下回不必打听这些。”
    于是莲花儿换了个话题:“奶奶,二太太今日送来两匣子燕窝,明天我给你炖起来吧,听嬷嬷说,女人家有身子的时候吃燕窝,生出来的小娃娃肌肤白嫩得不得了呢!”
    迎春摸了摸还未显怀的肚子,终于是微微一笑:“你看着办吧。”
    …………………………
    今日孙绍祖颠来倒去两三遍的“自家人”,宝玉听懂了、贾母听懂了、贾琏也听得明白真切。
    于私,是堂姐夫和妻(堂)弟的关系;
    于公,是兵部补了个缺的武官与正三品参将的关系;
    孙绍祖如果短视一点,那便是立马就有事相求;如果有远见一点,先打好关系,方便日后有事相求。
    仅此而已。
    宝玉知道,却也并不在意,能被这样对待,本身就说明自己已经到了一定的高度了,只要能一直站得比别人高,别人就会保持仰望的姿势,惠及家人、荫及子孙。
    这些被人拍马的些许小事不必挂在心上,宝玉还得找给府卫军扫盲的老师呢。
    这样的活儿,高不成低不就,有名气有学问的,不愿意来给府卫军传道受业,他们觉得那是牛刀小用了;而那些万分热情来自荐或者托关系的人,宝玉也要考察之后才能用。
    毕竟他的首要目的是扫盲,而不是培养一批耍着大刀说着之乎者也的士兵们。
    宝玉面试了一批人,发现其中侃侃而谈之辈实在太多。不就是最基础的扫盲么?一个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尤其是在十六过来凑热闹的时候,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事后,十六懵乎乎地说:“宝玉,你要找这样的人?”简直比从前开蒙时候的皇子师傅还古板可怕!可惜了许纯安还在江苏整治盐碱地,不然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最后挑了曹炆(曹家二房庶子)、李潇(十六原本的伴读,户部侍郎之子)、郭野(太子妃的侄子)、胡博(先皇后娘家子侄,太子远方表弟)和武平。
    没错了,武平如今十九岁,也算是个少年举人了,但是今年的二月的春闱得了风寒,铩羽而归,榜上无名,下一届会试还在三年后呢,这年纪了,也不能一直靠家里供养吧?遂准备先谋一份差事。
    宝玉给他讲了东宫府卫军招夫子的事儿,武平谢过宝玉之后就来参与应聘了,太子对他也是脸熟,遂点了武平,成为五个夫子中年纪最小的。
    这五人中李潇和柳岩原来就关系好,遂去了亲府、曹炆去勋一府、郭野是去勋二府、胡博分到翊一府和家世最平凡的武平自然是去五府中最末的翊二府。
    饶是这样,在武家也是了不得了大事了!
    武家阿奶如今快七十了,精神头还好得很,念念叨叨就说是从儿子武三去荣国府谋生那年起,家里头就开始走运了,如今大孙子比儿子还出息,不仅考了举人,还到太子殿下那里谋了差事!
    再加上家里经营着香皂,这么多年积蓄颇丰,在村里添置了不少的地。
    赚得钵满盆满还不是叫武家阿奶最开心的。
    更叫人高兴的是,当初生猫儿伤了底子的儿媳妇又有身子啦!
    武家阿奶夜里数数钱,再看看账本,小老太太虽不识字,但是猫儿跟着她娘学了字啊,日常就在铺子里给阿奶记账,账本上有字有圈圈,阿奶也看得懂。数了一遍现银,武家阿奶张罗着想把现在京城内的住所旁边的另一个小院也买下来打通——毕竟家里人丁兴旺,平哥儿娶完媳妇没两年就是安哥儿,现在不打算好,日后只这么一个小院子可住不下四代同堂!
    “果然宝二爷是咱们家的贵人啊!”前一天晚上数了银子,今天傍晚的时候,武家阿奶看着要出门的大孙子,笑眯眯地说。
    可不是贵人么,这差事多少人想要得了去?
    做十休一,每日都是晚饭后去授课,半点不耽误平哥儿白日看书;月钱给的也丰厚,足足五两一个月,听说做得好了回头还给涨!
    原本去年秋闱之后上门络绎不绝的媒人在歇了半年多之后,又开始来以踏平武家门槛儿为己任了,都是想要给武平说亲的……
    武平对于自家阿奶对宝二爷的迷之好感已经习以为常了。应该说,整个武家,只有武安还在挣扎,觉得贾宝玉此人实在是奸猾……这也是一种迷之讨厌吧。
    今日是武平第一天上岗,到府卫军营地的时候,就见到宝玉身边的小厮一更守在那里。
    一更见到武平,连忙和守卫打了招呼,叫守卫记下武平的脸,日后在傍晚进入府卫军的时候不至于被拦住。
    过了府卫军的岗哨,便瞧见三三两两没当值的禁卫们勾肩搭背地往一处去。
    一更给武平解释:“今日是开课第一天,太子殿下也过来了。”
    武平点点头。
    到了营中空地的时候,已经站了大半的人。
    叫武平惊奇的是,一路走来颇为散漫的士兵们到了这儿,纷纷开始整理衣冠起来,还排成了好几十列的纵队,不断有人站进去,填补了纵队中的空位,列列长龙丰满起来。
    七月天黑得晚,现在虽是晚饭后了,可是还不需要点火把,武平看着站进队伍的士兵都是一言不发的,只敢动动眼珠子,顿时对府卫军好奇起来,然后又自然而然地觉得,往常京中看到的少爷兵、老爷兵,如今有了兵样子,都是宝二爷的功劳!
    ↑↑↑
    宝玉的小迷弟武平对此是坚信不疑。
    …………………………
    队伍基本上都整齐了,再过了一刻多钟,太子殿下和贾参将出来了。
    陈淳运气很好,这一次开学前听训也是抽签的,分两批,他们队是第一批——凡是当然是赶早不赶晚的。
    站在第三个,仅次于队正、副队正的陈淳想着:【毕竟轮到第二批的时候天都黑了,谁知道太子殿下和贾参将还能不能看清楚一丈之外的人长得是圆是扁呢?】
    太子和贾参将身后是五府的中郎将和左右郎将,一行人皆是银色铠甲,威风凛凛。
    在太子殿下要开口说话之前,有迟到的士兵想要遮掩着入队,宝玉直接从身上掏出两个铜板丢出去。
    “叮——”“叮——”两声,那两个抱着侥幸心理觉得站到队伍末尾不会被发现的大头兵就定住了身形。
    天哪!随着这两声回头的禁卫们纷纷长大了嘴,几乎可以吞下一个拳头:这可是五十多米的距离,贾参将随手就丢中了???!!!
    站在前头的陈淳看得更清楚一些,贾参将出手的时候干脆利落,一开始前排还不知道他想要干啥呢。
    只有十六、柳岩、楚沂、吴钰、一更毫不吃惊:这就是我认识的宝玉/我二爷!
    武平也惊呆了,他原本只知道宝二爷好武,但是没想到:这就是三年一期的武状元啊!果然宝二爷出手就是非同凡响。
    那两个想要混过去的迟到的大头兵是勋一府的,不巧正是陈淳他们小队的人,回头看清楚倒霉蛋的陈淳又抬眼觑了掌管本府吴将军的脸色:唔,果真是黑得可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