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最劣质好色系统》第61章 省委常委扩大会议

    张鲁在府中忙碌一晚,至早上方休,合上公文正准备休息一个时辰,系统提示:吴苋任务失败!
    “什么情况?”张鲁大吃一惊,直接问道。
    “系统感觉到吴苋已亡,任务自动失败。”周东雨道。
    “昨天才见过刘瑁,据他言吴苋好端端的,连病都没生……”张鲁跳将起来。老子不是这段时间太忙,只怕任务早就完成了!
    特么的,煮熟的鸭子也能飞?
    张鲁急冲冲的走出大门,这才想起并不知道刘瑁家居何处。
    忙又唤人问得住处,风风火火向刘瑁家中赶去。
    刘府大门,张鲁一只脚刚刚踏进,便闻后院传来一句声嘶力竭的怒吼:张鲁,我要将你碎尸万段!
    张鲁头上一寒,另一只脚再难踏进,默立当场,竟不知该进还是该退。
    “大胆贼子,竟敢对主公不敬。”落后张鲁半步的亲随也听得刘瑁吼声,欲冲入府内将其擒拿。
    张鲁shen手将其拦下,摇头,转身道:“回府。”
    略走了几步,又停下道:“你留下来打探情况,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记住,不可轻举妄动。”
    张鲁一路往回走,一面想着:这事难道与我有关系?我特么到现在都还没见过吴苋是美是丑,怎么就能赖到我头上了?
    算了!还是等情况打探清楚了再说。
    张鲁回到州牧府,也没了睡觉的心情,继续上班。
    按之前计划,今日巳时(九点)将有一场省委常委扩大会议。
    会议厅。
    众人早已入座等候多时。
    张鲁慢条斯理坐到正中首脑台,喝了口茶水,咳了咳嗓子道:“大家好,今天是咱们益州省新成立以来,第一次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我宣布会议现在开始,请各位将手机都关机或调成静音模式。”
    略等片刻,见大家都没掏手机,继续道:
    “今日出席会议的,省委方面有:省委书记张鲁,成都市市委书记法正,省委秘书长向朗、办公厅主任刘晔、机要处王粲、政法委董和及秘书处张松。
    省政府方面有:省长阎圃,组织部长邓义,财政部长黄进,农业部长申仪,教育部长杨洪、宣传部长周qun。
    军政方面的同志有:司令员黄忠,将领吴懿、黄权、李恢、刘璝。”
    说到这里,又看了一眼旁席负责记录的官员正傻傻发呆,提醒道:“请记录处做好会议记录,以便形成正式文件下发到各市及自治州。”
    张鲁拿起茶杯又喝了一口水,道:
    “今天的会议主要有两个议题:
    一、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东州外来集团和本土集团之间的矛盾,希望能通过本次大会寻找到解除或缓解这个矛盾的办法。
    二、据成都市市委书记法正同志反应上来的情况,屯田制在成都周边地区试点时,遭受到了地方豪强坚决抵制,无法推行。”
    张鲁合上笔记本,扫视众人一圈道:
    “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都说说各自的看法吧!嗯,先讨论第一个议题,第二个议题待会儿再讨论。”
    阎圃点了根烟,道:“益州自刘焉入主以来,一直都存在这个问题,近年刘璋执政期间,更是突出、尖锐的显现出来,以至多地叛乱,置百姓于战火之中。这个问题是很重要的,处理不好是要忘果亡当的!”
    “阎市长讲的非常好,这个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我在益州从政多年,那是亲眼所见的。”张松抢道。
    “坦白的说,之所以有矛盾,无外乎主次之争。我等从汉中入主成都,益州必须以东州集团为主,本土集团为辅,这一点不容更改。”邓义道。
    “邓部长此言不妥,刘焉父子正是以主次之分,以东州集团压迫本土集团,才闹到今天这步田地,难道我们又要重蹈覆辙吗?”李恢反对道。
    “没有主次,何以成规矩,没有规矩,何以成方圆?”邓义反驳。
    “东州集团是强,如今以新胜之威倒是可以压住。但以后呢?靠压服,终只能维持一时。”李恢据理力争。
    “这又有何不可?先稳定住局势,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嘛!”
    “只怕以后再说之时,又是烽烟四起之日!”
    张鲁见二人争执不下,针锋相对,观点完全相左,制止二人发言道:“我赞成李将军所言,也正如其所言,强龙难压地头蛇。我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益州,而不是一个Ri平乱的益州。”
    “张书记意存高远,并非只放眼于益州一地,要想走出去,必先稳固后方。晔倒是有个想法,供大家参考。”刘晔发言道。
    “刘主任只管讲来,畅所欲言嘛。”张鲁哈哈笑道。
    “自刘焉入主益州以来,做法正如邓部长所说那般,本土人士多有叛乱究其原因也无外乎寻求‘公平’二字,张书记若能内外法度一致,一视同仁,则本土之士必再不复闹腾。”刘晔道。
    “若是如此,若干年后本土人士必压过东州人士入主益州,只因其人多,大占举廉之便!”向朗担忧道。
    好吧,省委内部的人反对起‘自己人’来,省政府那边邓义赶紧收回将要脱口出口的话。
    “向秘书长所言极是。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强推屯田制,降低本土士族力量,以抵消举廉制所带来的后果。”刘晔道。
    “如何强推?那岂不是要把士族都得罪光?他们可是咱执政的基础!”向朗觉得刘晔不靠谱,这是要动摇根基啊!
    “向秘书长且听我细细道来。汉中一地人口近40万,这些年来能顺利推行屯田制,其原因有三。
    一、主公在汉中威望很高。
    二、汉中本土士族不多,而外来流民却是本地人口两倍有余。
    三、汉中之民屯土地多为新开发荒地和官府占地,对士族冲击较小。
    再说成都方面。
    成都平原临近都江堰,水利条件得天独厚,人口众多,荒地甚少。若想在此处推进民屯,自然千难万难,所以最开始选择在成都试点,便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
    说到这里大家不由都把眼光投向张鲁和法正。张鲁倒没什么,法正却是脸上极其难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