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线告破,中线吴懿不再做无为抵抗,只得降了徐晃。
三军开进,直逼成都城下。
张鲁陈兵北城,徐晃陈兵东城,黄忠陈兵南城,独留西面以作刘璋溃逃之路,正所谓围三阙一。
张鲁立于军中,法正随行左右。
“孝直,以你之见,刘璋是战呢?还是降呢?”
“城中尚有兵马万余,钱粮无数,若是要战也有足够本钱。不过,我敢断定刘璋必不敢战!”
“哦?何以见得?”张鲁问道。
“刘璋若是有战心,不说第一条涪江防线,第二条绵竹防线必然会亲自督战。若其亲自督战,这绵竹防线又岂能形同虚设?”
“有道理,那就是说会降了?”
“也不见得,以刘璋和主公之深仇大恨,很难想象其会轻易投降。”
“既不战,又不降,这作何道理?”张鲁有点懵逼,这叫什么回答。
“不如写劝降书一封,命其三日之内开城投降,观其动静再说?”法正建议道。
张鲁接受法正建议,命法正修劝降书一封,射上城门,并言:三日之内,速速献城投降,否则打破城池,玉石俱焚!
益州州牧府。
刘璋书房之外,诸臣属围成一圈,面色皆是焦急、忧虑。
治中王商道:“如今张鲁兵临城下,主公却独避房内饮酒,连我等都不肯见,这可如何是好?”
“是啊!是战是降给个话啊,省得咱们在这干着急。”张松跺脚道。
“张子乔,你个狼心狗肺的东西,竟然说出此等话来,我要杀了你。”董和跳将起来,准备去夺卫兵手中之刀,但因太过激动,有病在身,剧烈咳嗽起来。
“如今城中只有一万兵马,人心惶惶,而城外却有数万兵马,且是得胜之师,如何能战?再说,战又有何意义?苟延残喘,徒劳伤民而已!”张松不怕董和,咱俩都是文官,论打架也不噓你!
董和怒气攻心,面色涨得通红,咳嗽更加剧烈,蹲在地上,连话都讲不出来,只以手指着张松。
张松得意再道:“主公岂可以一人之得失,而置蜀中万民于不顾?”
众人皆默然。
再说刘璋,独自坐于书房之内,喝着苦酒,面色憔悴,劝降书跌落在地上。
听得门外张松言论,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然后提笔便写,最后加盖州牧大印,端起桌上另一杯酒一饮而尽。
约一刻钟后,门外众人听得书房内杯盏倒地破碎之声,冲入房中。
只见刘璋已口角溢血,倒在地上,显是已气绝身亡。
张松拿起桌上之遗书念道:“自接任州牧之位,五年以来,屡兴战端,劳民伤财,未曾惠及百姓分毫,此璋之过也!张鲁以一郡之地反攻益州,兵临城下,此璋之无能也!再无颜面苟活于乱世,只得以死以谢天下!我死之后,由长子刘循继任州牧之位,率众献城,或能保全性命于乱世!”
至此,刘循第二天即益州牧位,第三天投降张鲁,短短的过了把州牧的隐。
张鲁接受印信,兵不血刃进驻成都。
……
巴郡。
杨昂、高沛兵临江州城下,贾诩从巴东增兵五千亲出,击败赵韪,追赶至枳县(今涪陵),据江州也不过一日路程。
杨昂列兵城下,喊道:“严颜,刘璋已死,刘循已降,何不速开城门,早早投降?”
严颜向城下藐了一眼,不屑道:“手下败将,也敢叫嚣!你可知道,我不放你进来,你这辈子都不会知道江州城是用石头砌的还是用砖头砌的!”
“你……”杨昂面红耳赤,答不上话来。严颜败了,却并非败在自己手上,而是败在大势所趋。
“你什么你,好好在城外待着吧!”
一旁的高沛见严颜不肯降杨昂,打马上前道:“老将军,您老就降了吧!您看张鲁这公司待遇可好了,工资又高,五险一金啥的全部都有。您老过来的话,主公肯定连需要缴费十五年的养老保险也给您一次性买全,再过几年就可以拿退休金养老了!”
高沛见严颜不答,继续道:“怎么?还要签字费?这也行,五十万现金加套别墅怎么样?”
“滚,你这卖主求荣的玩意儿,还不如刚才那小子呢!”严颜怒吼道。
杨昂在一旁见高沛吃瘪,忍俊不住乐了起来,大声道:“如何才肯跳槽?呸,是投降。”
“你俩就别费力气了,严老头是不会投降给你俩的!”
“那你要投降给谁?难道要董事长亲来?哦,是主公亲来。”
“那倒不用,等东边那位到了再说。”
好吧,严颜这老头脾气也是够犟,投降还要分人,手下败将岂能受降,一定要等贾诩亲来。
……
张鲁平定成都,贾诩平定巴郡,其他诸郡皆传檄而定。
张鲁在成都自领益州牧,大势招降蜀中官员,纳入麾下者十之八九。
遂封原益州牧刘循为振威将军,移居汉中郡南郑。
东面:
以贾诩为军师将军,领巴郡都督,总督东面防线,下辖四郡。
分别是:巴郡太守段煨;涪陵太守高沛;上庸太守杨任;巴东太守杨昂。
北面:
以徐晃为平西将军,领汉中都督,总督北面防线,下辖五郡。
分别是:汉中太守魏延;武都太守孟达;yin平太守杨怀;梓潼太守严颜;巴西太守张卫。
成都方面:
以法正为军师将军,领蜀郡太守。(成都隶属蜀郡。另有一个益州郡属南中四郡,在云南。)
州牧府:
阎圃名副其实的当上了益州别驾,治中邓义,兵曹黄忠,财掾司黄进,屯田令申仪,典学从事杨洪,劝学从事周qun等。
(黄忠这个兵曹只管辖除徐晃、贾诩所辖区域之外的兵马)
镇北将军府:
文职:长史向朗,参军刘晔,主薄王粲,议郎董和、张松等。
武职:黄忠,鲁源,吴懿,黄权,邓贤,冷苞,李恢,卓膺,雷铜,刘璝等依功绩大小分别升迁。
当然其中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说招便招,例如董和、黄权这二位,张鲁亲自登门三次才将其招揽到手。
又比如,张任、王累、费观等,誓死不降,张鲁自得将他们贬为庶民,放其出狱。
再比如王商、张肃等,嫌张鲁给的官职太小,自请回家颐养天年,均不可一概而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