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逆推》95 真的好多的书。。。

    另一本江湖志则是记载了最近几十年的江湖事件,记载如下:
    “仙霞派创立者首任掌门清柔师太,座下仙霞五奇,修习武术以仙霞剑法为主,阵法为辅。仙霞派剑法融合了仙剑派剑法与魔族法术的精髓而成,同时擅长先天子午剑阵等阵术。
    南方的林家堡与北方的沈家堡每隔八年举行一次‘南林北沈’比武大会,为南北武林两方的盟主彼此公开争雄的武林盛会。‘南林北沈’比武大会已有数十年的历史,期间互有胜负,但林家堡略占上风。约三十年前,林家堡堡主独生爱女林月如身受重伤,后经圣姑救治依靠傀儡虫续命,堡主林天南一心寻求续命良方,故此林家堡退隐。”
    看完了江湖志,又走到另一个书架前,拿出蜀山派轶闻录来翻看,看上面的笔迹,应是玉书真人的手笔,专门记录蜀山弟子间流传的一些说法。记载如下:
    “弟子入门后,可自行决定是否改换名字。根据师承归属,七宫各有专属字号,分别为:天枢太武门下‘锟’;天璇青石门下‘宿’;天玑一贫门下‘逍’;天权玉书门下‘奕’;玉衡草谷门下‘蔷’;开阳铁笔门下‘墨’;摇光凌音门下‘徵’。即使并非首座直系弟子,一旦通过试炼也可获得此名。又:据说是为了纪念师尊,一贫师兄曾提议‘逍’字改成‘酒’字,遭到天玑宫门下一致反对于是作罢。师兄曾经感叹改名不成,全因自己没有亲传弟子支持,但就算是亲传弟子也不见得愿意顶着这个名号四处跑……?
    十多年前曾发生过蜀山弟子私盗掌门令牌、潜入太清殿的事件。之后当时的掌门师兄下令将神农鼎移往别处保管,可见对方意在神农鼎。守卫苍风曾说过该弟子可能被魔族控制,但此人已下落不明,无法查证。此事是否与净天教余党有关?”看到这里,姜云凡发现有问题了:“哎?中间这页不是这本里面的吧?还残缺了……写着什么呢?”于是再继续仔细去看残缺页的内容:
    “神、魔、人三界之间曾有过多次大战,最后终于各自隔绝。其中所留下的空白地带,在人界称为‘神魔之井’。之后,蜀山在其上建立化妖池与锁妖塔,将大量妖魔投入其中关押起来。‘妖’与‘魔’作为同义使用,实际却是不同的种族。可以料想大部分人类,包括早期的蜀山弟子,对此并无了解。
    妖族的徘徊在蜀山地脉附近,称‘里蜀山’,为妖界地盘。但也有少数妖族误入神魔之井,无法接应而死去,或是异化为魔。
    蜀山故道,从蜀山后山上山之路,山势险峻,机关重重,已废弃多年。曾是通向蜀山的重要道路。
    昆仑八派(昆仑、琼华、碧玉、紫翠、悬圃、玉英、阆风、天墉)之一。据传昆仑山为西王母所治,上达瑶池幽境,下有万方弱水;若能受‘昆仑天光’照耀,则能肉身成仙。有三界天,一界乃凉风之山,登而不死,二界为悬圃,空中乐园,登之则灵,能使风雨,三界上天,登之乃开仙。
    典籍记载:琼华一派信奉九天玄女,素以铸剑秘术为尊,集三代长老毕生心血铸就‘望舒’、‘羲和’。修仙之法讲究‘人剑合一’,凭借三尺青锋,除妖落魔,为方圆百姓敬仰。琼华覆灭原因不详,仅知末代掌门为一女子。坊间传闻某日天空中出现巨大火球,后被一道清芒从中贯穿,景象壮观,此后琼华消失。随后世间出现各种江湖人士自称琼华旁支,概因人们修仙之心不死,皆为妄缘。
    魔剑,九州散人中年得遇仙缘,感叹‘仙家真剑,乃无形剑气……精气之剑,源天地而不毁。’慨叹自己半生藏剑愚行,随即将半生所藏之剑散于江湖,还故宫于先人,封名‘剑冢’,而后归隐仙山,求真剑,访正道而去。武林盛传,当年九州散人所遇之人,着上古琼华服饰,又称剑冢实际乃仙人居所。无奈时间久远,不得考证。”在下方还有手书的一排小字“葬剑之所,剑魂幽幽。”
    读完了这残缺页之后,又接着看蜀山轶闻录的内容:“七星伏魔阵,蜀山派独创的武功阵法,渊源久远,初创之人已不可考。此阵法并没有固定的形制,变化万千,闯阵之人所要面对的不止是武艺上的挑战,亦是心灵上的考验。初时由蜀山弟子推举德才武艺最高的七位长老镇守此阵,以抗外敌。近年来七宫制度首创,便由当时镇守七星伏魔阵的七位长老暂接七宫首座之职。此后,七宫首座长老镇守七星伏魔阵成为蜀山派惯例。”
    看到这,雨痕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脖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