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传奇》大梁传奇 第七章 潜移默化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刘县令今天有事找顾秋生商量,谁知道这小子又不在,先生当成这样也太不正直了。有时候很无奈,明明那么聪明、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这么懒呢?
    人活着就是为了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算个屁啊。刘县令曾经听到老顾自言自语的说了这么一句,感觉很是别扭呢。
    看着顾秋生年纪轻轻一个人,天天只会享受,做任何事情只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生活。之前弄那个水车,表面上是为了农田灌溉,其实还是gao自来水。教孩子们读书也太随便了,除了天天早上朗读的弟子规还有点样子,其他的都教了些什么。教种地,教奇技淫巧,还教算术,算术也还行吧。
    顾秋生姗姗来迟,刘县令早已在教室外面等了很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醉卧美人膝,醒掌闺房乐。试问天下间,逍遥乐无边。”顾秋生慢悠悠的走进课堂,“上课!”
    “起立!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发散思维的科目。同学们要懂得用怀疑的眼光看世界,这个世界存在很多奥秘,所以大家要学会去观察,去想,去问。
    我在村里随便捡了两块石头,大小不一,重量不一。所有同学都上来感受一下,老刘别在门口傻站着,你也来”顾秋生这时候很像在路边推销的小贩。
    等到同学们都确认过石头以后,刘县令就站在讲台旁边,眼睛一刻也不离开那两块石头,他就不信顾秋生能变出花来。
    顾秋生爬上讲台,站在上面,两手分别拿着石头,保持相同的高度。在吃瓜qun众疑惑的目光中,两块石头从高处落下,嘭!砸在地面上。
    石块没有碎,同学甲觉得老师作弊,决定自己来实验一次。结果…..同学甲说:“老顾,我想回家拉泡翔,压压惊。”
    “可以,这是今天的作业,提出问题越多,老顾我有奖励哦!留下人打扫卫生”顾秋生转生离开教室,看都不看被震惊到的刘县令。
    顾秋生回到家里,先看了一下那颗十多厘米的紫色芽孢的红薯,欣慰的点了点头。老刘曾经说这颗花不像花,药不像药的东西忒难看了,想扔掉。只要刘县令敢扔,顾秋生就敢拿着工兵铲剁了他的手。
    老刘跟着走进顾秋生的家里,看也不看角落那颗紫色植物,红着眼睛就问到:“为什么?”
    “我正好有事找你,给我找一个铁匠来,做得好的话工钱每月三十文”顾秋生摆弄着手里的活计。
    “我在问你为什么两块不一样重的石头同时落地?!”
    “其实红烧ròu的味道很好的,像老村长那种牙口不好的肯定喜欢吃”顾秋生头也不抬。
    不是顾秋生不想解释,而是解释起来非常麻烦,自由落体,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等这些词语老刘肯定是听不懂的。为了解释一个问题,又会多出来很多个为什么,所以顾秋生只能告诉他自然界存在很多你无法理解的现象。
    对于孩子们就不同了,孩子们本身没读过书,你教什么他们就接受什么。这是思想上的代沟,老刘是个学者,突然遇到一个与自己所学相违背的学说,本能的排斥,反驳,抵制。孩子们是一张白纸,你可以在上面随便写,随便画。
    见顾秋生不理他,只能走出门去吩咐了跟随的管家,让他去城里找铁匠。等他再想回来的时候发现门已经关上了,用力踢了两脚,门居然还反锁了,只好离开。
    顾秋生躺在g上发呆,心中想着自己是不是有超能力。心里想着水车,脑子就会出现水车的构造及材料。刚才想要解释不同重量的石头同时落地的原因,脑子里立马出现了标准答案。自从用上了竹片刮重要部位,顾秋生就感觉菊hua很紧,然后想着有卫生纸就好了,结果脑子里就出现了各种纸的制作方法….
    脑子里装着一本百科全书,顾秋生有点怀疑这是不是真实的世界。兴奋的同时又有点惋惜,以前要是有这个能力,还考什么师范大学。早就清华、北大了,诺贝尔奖都拿到手软,无所不知,已经无敌了。
    万能的百科全书,你就告诉我,宇宙到底有多大,顾秋生心里如此想着。突然头有点疼,xiong闷,反胃,一口老血喷出,然后顾秋生昏迷了。
    赵家村已经扩大了一倍,在村子的西面临时搭建了很多木屋供外来务工人员居住。矿盐的开采、运输、销售,村民只要负责重要环节,其它的都招聘了大量的务工人员。本来村民是反对的,肥水都流了外人田,但是顾秋生坚持。
    人口的增加自然就形成了贸易,一个初期市场就建立在村里的一块空地上。价格便宜,购买者大部分是来村打工的人。
    在顾秋生的要求下,村里必须养鸡、鸭、鱼,农作物除了小麦、粟米,还要大量开荒土地,种果树,买苗的钱从村里支出。农村只有多样化发展才能走上小康之路。
    村东头人潮涌动,只见赵芳站在高地高声呐喊:按照划线的地方往下挖,深度要达到六尺,运泥土的快一点。我出钱,你们干活,别偷懒,超过十天后面的就没有工钱了。
    身后递来一碗水,赵芳看也不看接过来一口喝完。
    “赵老弟觉得老顾这人怎么样”后面传来很熟悉的声音。
    赵芳下了一跳,慌忙转身到:“草民冒犯县令大人了,请赎罪。”
    刘县令单手提着茶壶,一点没有生气的样子:无妨,无妨。
    平时刘县令也是很和蔼可亲的,和村里人聊天从来不摆架子,大家也习惯了。可县令亲自倒水这种事情,赵芳还是承受不起,毕竟当官的天生高人一等。以民告官,不管告不告得了,先要被打一顿,这是律法。
    一会才想起县令大人的问话,大声说到:“老顾是我们赵家村的大恩人,在我们所有人心里,他是无所不能的,就像救苦救难的神仙一样。”
    这些话,刘县令听过很多次了,版本各不相同,意思却是一样的。说实话,顾秋生这个人很有能力,不管是说话做事,还是本身的气质特点都与所有人不一样。刘县令第一次怀疑顾秋生是不是人,或者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离开了赵芳的鱼塘工地,转个弯,又看到赵高在圈地盘。一个小土丘,大概十来亩,赵高请人把这里团团围住。大梁最大的养鸡大户即将诞生,放养土鸡这个新词语从顾秋生口中说出来,赵高奉为恩旨。
    不过这年代还没有饲料,应该都算是土鸡吧。
    赵高老远就看见刘县令走过来,大声说到:“老刘,来喝杯茶,你觉得我这养鸡场怎么样。”
    刘县令接过赵高的陶碗,并没有喝,说到“很大,祝你早日成为赵家村首富。”
    “嘿嘿嘿…..”
    刘县令抿了一口顾秋生发明的山楂茶,还不错,把陶碗顺走了。
    小土丘的另一边是好几排整齐的木屋,几十根圆柱撑起的屋顶,不远的地方还挖了一个小型池塘,周围也用栅栏围着。
    “农民的身份真配不上你的名字”刘县令又喝了一口茶水。
    “老顾说赵英杰这个名字是叫一辈子的,你们不懂”赵英杰骄傲的说。
    “好吧,老刘祝你早日成为大梁首富”刘县令走了,其他地方也不看了,和这种被洗脑的人说话没意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