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传奇》大梁传奇 第六章 新农村

    刘县令早在两天前就来过了,顾秋生与其长达两个小时的促膝长谈。改变了心中的很多想法,对大梁的热爱又增添了几分。
    在顾秋生的心中,刘县令一定是最可爱的人,一心为公,无私奉献。对如今的朝廷和施政方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甚至一些观点很接近顾秋生那个时代的政策。
    精盐的产量很高,每天有上百斤,销量辐射半个齐县,价格却降到了二十文一斤。这个价格对盐商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各种势力都在给刘县令施压,要么购买盐矿要么提高价格。
    刘县令立即派人参与食盐的生产保护当中,生产区安排衙役轮流值守,运输过程中安排捕头贴身保护,发现可疑人物立即抓捕。同时写了一封奏折,里面简略概述了顾秋生能从矿盐中提取精盐的本事。并解释目前齐县售卖精盐只要二十文一斤的现状和顾秋生的一些想法。后面的内容则是非常详细的提出盐收归国有,由朝廷统一销售,定价。好处和危害都分出一、二、三等观点,条理清晰。
    发八百里加急,可直接面呈陛下御前。如果是普通的奏折需要层层上递,就这个盐的观点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到时候所言不达天听,自己还有可能死于非命,自己死不足惜,只是辜负了那位高人顾秋生的托付。
    顾秋生请刘县令在县城里帮盘了一个铺面,专门卖盐,运输的村民和捕头两次交接,负责人签字。老族长手里还有一本账本,是顾秋生所用的借贷记账法,比这个时代的记账方法要好N倍。
    其中倒也出现一次,捕快卷盐跑路,杀人灭口的事情。对于这种事情,顾秋生也很无奈,人只要起了贪念,就不会考虑得失。唯一的办法只能加强守卫,互相制约。
    当然所有参与的公务人员都会领到一份相当可观的薪水,随着食盐销量的增加,薪水也越来越高,早就超出了在衙门当差的俸禄。
    -----------------------------------------------------------------------------------------------------------------
    刘县令自打来过一次赵家村后,就三天两头的往这跑。一个小小的县衙,人没多少,带上亲信来赵家村帮忙。
    顾秋生很忙,忙到连饭都没时间吃。刘县令的官服早已脱下,整齐的码放在角落里。
    “老刘!老刘!在哪呢,我让你找两个人来帮忙,磨叽半天,人呢?”顾秋生上身一件灰色T恤,T恤上几个看不懂的英文字母,这身不伦不类的装扮众人早已见怪不怪。
    “老顾啊,不是我磨叽,各个都忙,我在跟他们讲道理”刘县令无奈到。
    就几天的相处,两人的关系真是突飞猛进,也许是顾秋生天生有一种亲近感吧。刘县令在听过一次顾秋生的规划蓝图以后就惊为天人,从此认为顾秋生一定是神仙派来的。
    “讲个屁的道理,这边马上就要成功了,来两个人出两把力气让车轮架起来。老刘你要是没事也来。”顾秋生在远处喊到。
    两个衙役丢下手里的工具,和刘县令跑着过去。
    赵家村的母亲河(溪)里搭好了木桩,一个巨大的水车轮协靠在岸边。两个老木匠自从被县令召唤过来以后才明白人生原来这么有意义。总工程师顾秋生不仅教会了他们看图纸,还告诉他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他们没听懂是什么意思,但是在这个团队里除了顾秋生,他们的身份地位比刘县令还高。
    刘县令也发现了这个情况,很多人都叫不动了。就拿刚才来说,叫两个人帮忙,讲了一番大道理,其他人只顾着干活听都没听。可能是受到顾秋生的影响,气质上也亲和了许多,一帮手下表面上不理会自己,实际上对自己越发的亲近加尊敬。
    在赵家村工作,发工资的是赵族长和顾秋生,按照老顾的话说,刘县令在赵家村的身份就是一个中介人偶尔客串包工头的角色。
    私底下,衙役和捕快很信服刘县令。上官与自己同甘共苦,休息时间,上官还讲几个笑话娱乐一下气氛,缓解疲劳。
    这里正在搭建一座巨大的水车,顾秋生把原理告诉两个木匠,并画了两张草图。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让两个木匠自行想办法解决。
    为什么要弄个水车呢,主要是为了村民种田种地的时候方便灌溉。只要河水不断流,庄稼就不会干旱而死。村民平时生活用水也方便,就不用天天挑水存大缸里了…..呃,这些都是次要原因。其实是有一天顾秋生起g洗脸,发现缸里没水了,平时都是村民去上工前把水缸装满。那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水缸一滴水都没有了,两个木桶摆在水缸边。顾秋生瞅瞅木桶,瞅瞅水缸,决定放弃,还是自己跑到小河边洗漱吧。
    从那天起,顾秋生发誓要用上自来水,没有水管就用竹子代替,没有水龙头就用塞子塞紧。
    团结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水车轮立起来了,安装,固定好,水流太小,刚开始需要人工助力。
    看着水车缓缓转动,上面的竹筒把河水带到高处流进水槽里,水槽连通着刚刚连通的沟渠。虽然刚开始水流很小,没流出多远就被大地吸收了,胜在河水源源不断,最终还是流到了沟渠的尽头。
    顾秋生与刘县令热情相拥,与每一位参与建设的工作者握手感谢,承诺每个人都有五十文钱的奖励。
    水车在这个时代属于新生事物,水是生命之源。老族长看着竹管里缓缓流出的水,激动得哭了,这种日子想都不敢想。
    然后全村停工一天,全体祭祖,烹羊宰猪,比过年还丰盛。赵芳从大锅里捞出一块全肥的猪ròu放到顾秋生碗里,说是为了感谢他的。
    这么一大块肥ròu,煮熟的,白白的,让人看到就想吐。顾秋生大方的送给了老族长,老人家牙口不好,吃这种东西方便。
    刘县令居然还会跳舞,拉着顾秋生到篝火旁边自己摆动起来。顾秋生看着他有点像发羊癫疯的样子,还是离得远一点好。
    一帮子大男人都找顾秋生敬酒,老顾又是个好面子的人,真是来者不拒。白开水一样的大梁米酒,喝多了也同样醉人。
    顾秋生喝醉了,也不知道当时喝了多少,不知道什么时候睡在g上的。早上起g脑袋像炸了一样,还特别疼,一整天都没有胃口。
    原来说好的,顾秋生要给村里的孩子们教书,学堂都建好那么久了,上课的时间总共不到一天。每一次都是布置作业回家做,作业的形式还多种多样。
    顾秋生到了河边,看着转动的水车。就像历史的巨轮正在缓缓启动,这将是一个新的历史篇章。是不是蝴蝶效应,顾秋生不知道,打造一个封建主义的新农村是来到这里的第一个目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