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九龙帝尊》大秦之九龙帝尊 018 张良也来了

    李斯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何无缘无故受到陛下宠幸的内侍赵高,被“发配”到了北方修葺长城,根本没打算让其回来。
    为什么十八子的胡亥,现在据说被陛下管制的非常严厉,几乎是监禁状态了。
    而自己,为什么觉得会被陛下失去重用的原因,李斯终于gao清楚了前因后果。
    最惨的是失去他所庇护的李家,居然全家不得好死。
    “李斯,你对于权力的贪恋反而成了心中的执念,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或许李斯焚书坑儒的愚民事件,虽然说是让好管理,但也是担心才华的人们取代他的位置啊。所以史书上记载李斯嫉才而害死师兄韩非,很可能是真的。
    “凭你为大秦的汗马功劳,始皇帝嬴政不会忘,只要将权利看淡,别去质疑始皇帝的决定,可保你李家三代安枕无忧。”
    “科举的事情,你就别掺和了。大秦不会改变法治的根本,但政务方面单靠法治可不行。”
    “谢谢殿下为斯解惑,对于李斯的大恩,斯不敢忘。”李斯朝着周铭鞠了一躬。
    “回去吧。”在律法方面,法家的李斯目前自然无人可及。有他在可以能保证大秦律法的公正执行下去,所以李斯倒也不能少了。
    李斯离开了,或许经历了周铭点拨后,他不会像历史的他一样犯下同样的错误,而且不再去阻止科举的推行,反而极力让官吏配合蒙毅。
    大秦的科举终于如此来了,谁也想不到一个科举,让咸阳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根据不科学的统计,在两天内咸阳城里几乎是增加了一万余人。
    而报名科举考试的人数,居然有数千人,让嬴政喜出望外。
    他不清楚的是,科举的“招贤”一出,轰炸出了多少沉浸的百家良才。如果不是有些人正在观望,恐怕报名就不止几千,而是变成几万了。
    单单要在两天时间安排几千人的报名,让蒙毅差点累坏了。
    只能分拨出了十多个报名点,用纸张来填表,减轻了功官吏们的工作量,花费了两三天的时间才完成。
    幸亏嬴政派出了一千多人的军队来负责维持秩序,否则十天的时间都不能完成。
    为此,蒙毅可是安排了二十多个考场,每一个考场容纳一百人多人。
    毕竟第一次科举,做的可能不够充分,不是后世发展靠一步步考核上来,从乡试开始一直到殿试,最终参加科举的全华夏竟只有几百余人。
    一次考核全部考试有利有弊,好的在于不会像前世一样的科举八股文制度,无形中错失了许多良才,弄出了一批只会八股文的书呆子。
    不好的是一次考核良莠不齐的三千余人,要从沙子里捡到金子那真的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非常的困难。但多亏大秦大工程没少干,所以经验倒是丰富。
    不服从管教者,不尊律者,那可是会被直接轰出咸阳,失去参加考核的资格。
    从各地奔来的三千多名考生终于在科举来临前,安排完毕了。
    看着蒙毅诉苦的奏折,始皇帝无语,也明白科举的制度有待完善。
    眼前的科举,只是一时兴起颁布的旨意,没有做什么准备。
    嬴政也明白虽然日后可以学习后来的朝代先由官吏负责在县城科考一次,然后成绩择优者再来咸阳考核。
    当然,前提是将司法部和政治部分出来,而且政治部的官吏学识要求很高,否则怎么有资格考核学生呢。
    如今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始皇才发现人才的空缺确实很严重。但只要按照心里预想的推行科举制度,以后大秦不愁无人可用。
    考核开始前,蒙毅让副手给考生们说明了考核的有关制度和规则,并说明了考试的前两百名,将会被始皇帝接见,甚至安排官职的机会。
    在台上,蒙毅最为关注的是两名风度不像一般人的小郎君。
    因为他们两者,是始皇帝要求他关注名册中的两人,一人名为韩信,另一人年纪稍大的名为张良。
    但反而最让蒙毅注意的是淮阳郡最有威望的,大儒梁公的三十多名弟子们,当得知了嬴政从百家纳贤,也来咸阳参加了考核。
    “考核开始,时间限制为一炷香时间。时间结束,便停止作答,题目在案台的白纸上,各位可以用另一张白纸作答。”蒙毅让副官们在各个考场里点上了一炷香,然后敲响了锣钟,宣布考试的开始。
    “白纸?”
    许多人不明所以,但是当看到摆在案台的东西,一下子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纸张洁白光滑,而且题目写在上面,白字黑字显得非常的清楚。
    他们摸着光滑的纸张,让许多人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甚至一时间忘记看题了。
    竹简的笨重,书写困难,他们非常了解。而眼前的白纸,竟然全部弥补了竹简的缺点,而且非常轻盈!!
    “大秦竟然有如此神物,难不成真的是天助大秦吗。”张良拿着白纸,不禁喃喃自语。
    张良原本出生于han国,父亲和祖父曾经是han国的相国,可以说五代为相。可是好景不长,没等他长大继承相位,han国让秦给灭了。亡国灭家之仇,在张良的心底种下复仇的种子,并且生根发芽,他立志灭掉秦国。
    然而,正筹备如何刺杀始皇帝嬴政的时候,张良意外听到了秦国立了扶苏为太子,而且施行科举的事宜,让他大惊失色。
    此举一出,张良明白对于天下的良才有多大的吸引力,而且也听说太子扶苏的贤明,他明白一旦实施成功,要灭掉大秦将会难上加难。
    于是,张良也来到了咸阳城,看一看大秦的科举究竟能否成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