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文明》文明的文明 026:国内现状(四)

    26:国内现状(四)
    袁华伟他们翻过最后一道山梁,隧道口前方的空旷的公路上,左右车道上一条被戴着军帽的男人占据,一条被同样戴着军帽的女人占据,一个个组成相对还算标准的队伍大踏步的行进着,口片喊的震耳欲聋,公路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几千号qun众在指指点点。
    原本袁华伟以为这里应该差不多有五千左右的难民呢,谁知道现在看热闹的都不止这个数了,而集中起来的男男女女也差不多在三千左右,两者相加,人数就算是没有一万也相差不多了,还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们几个在高处看了一会儿,都感觉到了有一点点的震撼,平时看起来都是蔫不拉叽的人集中起来一训练,整个的气势都不一样了。
    远处的桥边河水位又下降了一些,一架直升机趁着下午的一次运送完物质,沿着周围的几条公路盘旋着查看灾后的地形和公里被破坏的情况,然后一点点的飞到了远方,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情况是经常性的还是偶然性的。
    袁华伟对此只能静静的看着,思绪短暂的飘到了家旁边的山坡上,不知道母亲和邻居们现在还是不是安好,他向着家的方向看了看,一些潮shi的雾霾在山间起浮,阻挡了全部的视线。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太阳露出的一会儿阳光,把山里山处都照的淡金色一片。太阳西下,几朵云彩慢慢的开始变成红色,像染了血一样,一种特别的凄凉爬上了心头。
    他带着无奈,和众人一起下到了山谷,又走了好一会儿,终于赶在他们集训解散前回到了人qun中。看了一会儿他们的集训,直到最后的散场,各自回到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周围,没有选中的看着被选中的人心里都是五味陈杂,一路上议论纷纷的回到了隧道里。
    袁华伟的同伴一路上时不时的会说上一句:我单身我骄傲。显得特别的兴奋,惹得其他人哭笑不得。
    晚上发放食物的时候,这一次特别的例外,每一个人都发放了三包方便面,并被告之晚上都要好好的休息,明天有劳动需要做了。
    众人都把方便面嚼的脆响,一个个的都狼吞虎咽的,大家现在的心理都是只要能吃的好一些,劳动不劳动的根本就不在意了。
    大部分人吃过晚餐(方便面)后,一反常态的叽叽喳喳的没有了往日的安静,可能感觉是身体也不那么冷了,精气神也多了一些,闹闹腾腾的快夜里凌晨才安静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又是每个人三包方便面,不分什么预备役还是平常人,都一样的这么多,另外还喝上了温暖的稀米粥,虽然是稀的只能看见几颗米,但是依然把众人高兴的直咧zui。
    早餐之后,大家都在规定的时间出了隧道,预备役已经早十几分钟和剩下的人分开了,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训练和任务,只留下剩下的人开始根据个人情况编排分组,把能劳动的和不能劳动的分开来管理。然后就是军队上的领导拿着扩音喇叭开始讲话。
    等分完组时,时间已经是上午的十点多了,留下来了三千多人老老少少的,还有将近有一千人是不能劳动的更老老少少的和受伤的回到了隧道里。
    连队里的几十个士兵忙了快一上午,一个个的额头都冒出了细细的汗,可算是告一段落了,最后提着枪在外围负责警戒。
    袁华伟站在第一排的第一个(名单可能是按昨天登记时排列的),已经等了快差不多两个小时了,终于等到了连里的负责人给他们讲话,而这个负责人正是昨天负责筛选登记的人。
    负责人登上由两个桌子拼接起来的高台,脚下没有红布,桌子上的条纹从远处看很好的融入的了自然的山坡颜色中。台下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自己的事,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已经登上了高台。
    负责人对着扩音喇叭咳了两声,像是在试音,然后台下慢慢的静了下来。
    负责人:老乡们,静一静。他停了一下,台下的嘈杂声慢慢的更小了,直到从他的位置上微不可闻,前后不过十秒钟。然后他继续说话。
    负责人:老乡们,我们聚在这里不容易呀!我们都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刚刚经历的大灾难夺走了我们很多很多的亲戚朋友,我们几乎一切的财产也在这场大灾难中化为乌有,它让我们现在一无所有,忍饥挨饿,衣不蔽体,而亲人朋友们的离去更让我们悲痛。
    但是,我们也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还活着,而且要为我们的亲人朋友们更好的活着,钱财没有了我们可以再挣,房子没有了我们可以再建,如果命都没有了,那就一切真的是什么都没有了。
    负责人看了看下面又重新出现的嘈杂,他拍了拍扩音器,让会场重新安静了一些,然后接着说。
    负责人: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的,灾难波及到了全国各地,死亡人口突破了1548万,超过了全国人口的1%,难民有三亿多人,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20%,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即将成为新的难民(初六早上的数据)。这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灾难。这些只是人口方面的情况,同样的,我们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计算。很多人无家可归,需要政府部门的帮助,可是全国处处都在等着shen手向国家要帮助,国家也根本就没有能力帮到所有人,因为国家也在这场大灾难中失去很多,国家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更多。
    我们怎么办,只有在国家给予的基本保障上再自力更生,只有这样所有人才尽可能的吃饱点,穿暖点。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生产自救,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是什么,食物和御寒的衣被。
    而食物现在是国家调配,我们虽然吃不饱,但是还可以保障饿不死人。
    下面传来了一阵唏嘘声,显然qun众是有意见的,但是讲话的负责人选择了无视,他继续讲话,马上转移了一下话题。
    负责人:我知道,食物可能对一部分人来说是不够的,但是我们现在有更紧要的事要做。
    现在相信很多人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上无被褥,下无铺垫,过的每一夜都像是从鬼门关里走出来一样,担心自己睡着睡着就结束了好不容易活下来的生命。
    负责人看了看台下的人qun,见成功的从吃的方面转移到了关系他们时刻生命垂危的事情上来而又重新出现的嘈杂议论声,轻轻的一笑,继续说。
    负责人:经过我从网络上看到的难民自救方法的了解,现在还真的就找到了一个可以缓解一下的方法。
    台下的议论声更大了,并表现出了极大的期待。负责人左手向下压了压,会场瞬间安静了,急切的想要知道是什么方式方法可以一下子解决这里所有人的保暖问题。
    负责人:首先问一问你们,怕不怕吃苦,能不能吃苦。
    众人异口同声的说:不怕吃苦,能吃苦。
    负责人:我们的祖先是很有智慧的,他们依靠这样的智慧保证了我们五千年文明吏的传承,直到我们进入了新时代,有了更好的替代物出现才慢慢的忘记了我们祖先的这样的传承。那就是--茅草。
    台下出现了新一轮的议论,有的不明所意,有的恍然大悟,有的摇头叹息,有的双眼有神……
    负责人绕了一大圈,终于说出了今天需要做的劳动是什么了,就是到周围山上去采集茅草,然后送回来交给女人那边编成厚厚的铺垫,然后男女双方平分,好对抗这几天越来越寒冷的天气(冷空气过境的影响)。
    最后负责人特别的讲了一句话:在山上绝对不能生火,否则就是这里全部人员的公敌,是想让大家都冻死在这里。一经发现有人放火,哪怕是生火,都是杀无赦。
    袁华伟看了看这个负责人,心里想着可能是负责人怕大家在山上生火烤动物的尸体吃,从而不好好的劳动,或者是浪费茅草的资源。要是他知道了负责人真实的想法就是防备着怕有人真的故意放火让大家无法安全度过寒冬的变态人时又要做何感想。
    等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众人早早的就发现了发方便面的车已经来到了会场旁边,上面满满的都是方便面,看情况应该至少每一个人三包是应该有的,果然,负责人宣布大家一会儿邻取了方便面后就开始自由的按分组进行劳动了。
    每一个人三包方便面和一碗不知道什么菜煮的汤,众人狼吞虎咽的吃完后就开始在各自队长的领导下开始上路上。
    袁华伟这一个小组加上他有十个人,他任的是队长,因为开会的时候负责人讲的大致都很清楚,他们只需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就好了,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会提前给于茅草编织物,这是一个很大的YouHuo力,毕竟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冻了好几天了。
    队伍里有一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算是一个当地人,知道哪里有茅草最多,说是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任务,只是路远了一点,袁华伟问了一下那地方会不会因为灾变天气变了样子,小老头迟疑了一下,说在半山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袁华伟嗯了一声,给众人说了两个新的小任务,一个是众人散开沿途可以捡一些动物的尸体,另一个就是简单用草编一些绳子用。众人自然是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一个个的都夸队长聪明。
    短短的一里多路,众人几乎都编了好几根绳子,手里也几乎人手两三只兔子或野鸡。一个个的笑的合不拢zui,口水都咽不完一样,本来有一个人馋的想就地烤了吃,但是军队负责人那严禁生火的命令让剩下的人坚决不答应,最后还是袁华伟说:把这些东西带回去往上面一交,我还不相信他们敢自己全部都黑了去,我们多少应该能吃一部分的,可能还会在军队负责人哪里落一个好的印象,对我们也不算是吃亏,要是真的在山里生了火被发现,这结果……我觉得那些当兵的还真敢下的去手要了我们的小命。
    众人听他这么一说,想想也是这样的道理,也就止了那些小心思,一个个更加佩服起了这个最小的队长。然后一路上说说笑笑,了解了彼此大部分的情况,也知道了他是北京大学大四的学生,怪不得他没有像其他大部分同领人一样入预备役呢,原来是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路上说说笑笑,一边继续寻找兔子和野鸡的尸体,很快就到了小老头说的地方了,好大一片茅草丛,不说全部了,一半弄回去都够任务了。
    众人就开始割茅草,只可惜只有三个人有小一点的刀子,其他人只能一点点的用其他方法弄断茅草了,最后经过简单的分工,割的只负责割,收的只负责收,速度虽然快了一些,都是仍然没有多大的用处,如此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才刚刚好一人一捆茅草,众人只能无奈的笑了笑,计划着部分人先回去一趟找些刀具来加快速度。
    于是这里留下了四个人,袁华伟领着其他的六个人带着兔子野鸡和茅草先回去一趟交任务。
    一路上他们六个急急的往回走,刚走一半路就听到了几声枪响,众人都猜测可能是有人忍不住馋烤了动物尸体被发现了。也许是他们都想回去了解一下结果,看看是一个什么情况吧。
    他们翻过最后一道山梁,终于到了略显空旷的山谷,除了预备役的训练和少部分士兵外,几乎没有什么人了,他们是第一批回来的。
    他们六个下了山谷,去交任务的时候,众人看着他们带回来的茅草以及兔子和野鸡,一个个比他们六个还兴奋,好像这些东西都是他们的一样。
    负责人远远的看见有人已经取回来了茅草,因为这是第一批回来的,他也显得很兴奋,远远的就迎了过来,当走的近些时看见了兔子和野鸡,也兴奋的像一个孩子一样,显然像也是有几天没有吃到ròu了。过来后就准备搭把手帮忙提东西,但是在这大灾难之后人际关系脆弱的今天,以他自认曾经良好的作风习惯来说,好像是从人民qun众手中抢东西一样,略一犹豫,没有去shen手帮忙。
    袁华伟身前身后用草绳串起来的几串共四十多个兔子和野鸡早己把他压的直不起腰了,看见这个负责人的表情和眼神,想帮忙又不好意思的心理,袁华伟可不管这些,腾开手往他身上挂了两串,反正都是要准备交上去的,也不在乎这一会儿,还给自己减轻了重量。
    这个负责人一愣,这都已经挂到他身上了,也不好意思再给他挂回去,只能看他一眼,这一看不要紧,发现正是昨天他第一个接待的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也算是熟人了,心想这人也真积极,这两次都是他排第一。
    袁华伟看他的脸色变了几变,说:这ròu可以放心的吃,大灾变天气下死的,没有毒,这几天天气还比较冷,ròu质保存的很好。
    负责人被他这一顿解释的没脾气了,只好跟着他向登记的地方走。一路上他几次想说些什么,但是都没有说。
    由于路程也不长,很快就到了登记处,登记处的人一看负责人也一起帮着他拿东西,看关系还好像不错,就微笑着热情的接待了袁华伟他们。
    规规矩矩的办理了袁华伟他们的茅草登记,又从他手中接过兔子和野鸡,负责人也把东西交给了登记处,微笑着看着袁华伟接下来怎么处理这些东西。
    袁华伟早就想好了说词,就打开了话匣子:自从大灾难发生之后,很多人都是没有见过半点ròu腥味,早就快忍不住了,幸好开大会的时候有交代了绝对不能在山里放火,失火事小,就是会可惜了山里的这些美味的食物都会烧没了,那大家就更难见到ròu腥味了。我小队里当时看见这些兔子野鸡时,好几个都想就地烧烤,好好的解解馋,但是想到山林里生火有危险,再加上开会时的三令五申,觉得还是把这些东西带回来交给队伍来做比较好,只是我这只队伍里的老哥哥们一个个的都想解解馋,麻烦到时候多给我们分一些。说完就嘿嘿嘿嘿的笑了笑。
    负责人在旁边看着袁华伟一个劲的说,还时不时的赞美他一下,让他脸上很有光。由于他比袁华伟看着要大好几岁的样子,就习惯性的shen.出手来拍了拍袁华伟的肩膀,夸奖着说:还是北京大学的大学生觉悟高,有组织有纪律,在这大灾难发生之后还能为更多的人着想,难能可贵呀。有什么困难给组织说,组织优先给你解决。
    袁华伟心里一想,有一个念头突然就跳了出来,不知道他能不能说的上话,联系一下直升机把她的母亲和老乡救援过来,但是仔细又一想,这件事连长都没有办法,他又能做什么呢?说出来这件事要是他帮不了忙,等于是打了他的脸一样,反而会起反效果,还是等有机会在其他场合再说这个的好。于是,就说了另一件小事中的小事。
    袁华伟:还真有一件事特别急……
    负责人心里一愣,这个人还真会顺着杆往上爬,心里就把他看轻了几分。脸色刚准备变,就听见袁华伟继续说出了他的小事情。
    袁华伟:就是我们队伍去割茅草,发现没有刀具还真是不好办,不知道哪里有小刀什么的,借用一下去割茅草,也好早一点取了茅草做了铺垫好过冬。我们回来这么早就是想着进隧道里看看其他人谁有没有小刀什么的……
    负责人一听原来是为了这件事,心里彻底的对他释义了,反而更加的高看了他一眼,说道: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这样的事情呀,这是好事,该支持的,我这把匕首先借你用用。说着就去扒kù腿上绑的匕首套。
    登记员说:这可使不得,这匕首是军供品,同时也是违禁品,平头百姓是不能佩戴和使用的,何况是现在的特殊时期……
    负责人:额……好吧,走,去我宿舍,我有另外的小刀子给你。他诧异了一下,然后转过头对袁华伟说。
    袁华伟也不客气,还真就跟着走了。留下登记员和他剩下的队友面面相觑。
    登记员看了看旁边的一堆兔子和野鸡,掏出了他的匕首问道:你们谁会收拾这个呀?这兔子皮可是非常好的保暖材料哦?来,先把这些东西收拾出来。剩下的五个人看着递过来的匕首,他们看着匕首犹豫了一下,但是还是有其中一个人接了过来。就开始动手拨兔子皮。而此时,袁华伟已经跟着负责人走远了一些。
    袁华伟一路上回答了负责人的好几个问题,他都一一如实的回答了,当被问到“家人现在都好好吧”的时候,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我妈和20多个老乡现在都困在山里出不来,这些事已经和连长反映过了,连长说已经通知上级去救援了,这都两三天了,还没有结果,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处境怎么样了。
    负责人看了看袁华伟瞬间失落下来的表情。只好安慰的说可以帮他再问一问。
    然后又开始了有一句没一句的提问和回答,气氛比之前明显冷场了很多。袁华伟只能叹了口气,心里失落了一下,。
    一路上袁华伟跟着这个负责人来到了他的住处,由于根据他的礼貌礼节的问题没有跟着进入他的住处。只能透过他掀开帐篷门帘的那一刻把房间看了一下,左右各一个上下的g铺,被子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豆腐块,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上面堆着一半的书籍和资料,剩下的部分被两台笔记本电脑占据了。然后就随着门帘的落下阻断了他的视线。他只有在外面静静地等着了,还好时间不是很久,负责人就拿出了两个小小的折叠刀,是能挂在钥匙扣上面的那种。
    袁华伟道过谢,两个人就有说有笑的往回走了。经过一路上的了解,袁华伟知道了负责人原来叫王治国。然后他就开始王哥王哥的称呼他。
    王哥一路上又问了一些周围像这样的兔子和野鸡多不多,得到袁华伟肯定的回答后他眼光一亮,像是有一个新的计划出现在了心中。
    等他们重新回到登记处的时候,兔子和野鸡已经被处理了一半还多。几十张兔子皮正反相叠的堆了好高一堆,做一个单人的铺盖完全是没有问题了。但是这也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不知道怎么来处理它们,最后王治国大手一挥,说:都记上工分,一只兔子,一只野鸡,各一积分,两张兔子皮一个积分。然后经过清点,59积分记到了袁华伟他们的小队头上了,一个人分了5.9积分。
    袁华伟他们看着这些东西变成了积分,一个个的都不明所以,不知道这积分有什么用处。王哥看出了袁华伟他们的疑惑,就简单的告诉了他们说这是为以后个人的社会等级和福利有大用的,积分越多越好。
    不久之后,袁华伟他们准备继续去割茅草,但是被登记处的人要求留下了一个继续处理这些动物,他们只好五个人上路了。
    一路上袁华伟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捡兔子和野鸡的行动,只是议论的话题又变成了“积分”都会有什么用处。最后得出的结果可能就是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产社的工分一样。一个个的心里充满了好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