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第73章 牛迹岭之谜

    今天是芒种!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
    芒种,忙种!
    芒种的“芒”字,指麦类有芒植物的收获,
    “种”字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芒种”二字谐音,表明一切作物都在“忙种”了,
    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芒种,播种希望,收获幸福!
    盛夏已至,芒种杏黄,又是一年风吹麦浪。
    龙九啸祝2018年所有的高考的学子们,都能梦想成真,高考顺利!66大顺!学业有成!
    龙九啸诗曰:
    芒种已至杏儿黄,
    拈花浅笑闻麦香。
    青春年华一路芳,
    感恩岁月不言伤。
    书接上回,且容龙九啸再表——
    九宫山是湖北省旅游业的一颗明珠。她既有江南山峰之奇秀,又具塞北峰岳之雄伟,兼有五岳之雄、险、奇、幽、秀,加上宜人自然气候,成为湖北省旅游业的精品名牌和旅游名山。
    九宫山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览红叶,冬来滑雪。
    人间四月芳菲尽,通山杜鹃次第开。
    九宫山铜鼓包有千亩杜鹃“云锦坡”,老崖尖有十里“杜鹃长廊”,大幕山有万亩连片杜鹃。
    九宫十八潭位于九宫山中港民俗村,是一个以池潭为主的景区。景区内深谷幽潭遍布,潭潭入胜。沟内共有18个水潭,一潭接一潭,一潭高一潭,步步为潭,处处有池。
    可以去探.索一下九宫山中港十八潭有何传说?
    有九宫八景之冠之称的泉崖喷雪:夏日云中湖之水从崖顶的石罅跌泻而出,喷珠溅玉,如天女散花,似虬龙戏雾,让你叹为观止。
    九宫山之所以享誉国内,主要还是因为李自成这个话题!
    这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话题,龙九啸就此聊聊!
    据小说《李自成》所述:
    小说的后部叙述李自成兵败武昌,顺江溃退至江西九江后,溃不成军,屡战屡败。奔逃入瑞昌、武宁而至湖北的通山九宫山,最终因逃避清兵围剿仓促突围,单骑误入九宫山牛迹岭小月山的葫芦槽,被小源口寨勇头目程九伯杀害,有乡亲不忍,遂草葬于此。
    或说:饥寒交加中,与民争抢食物,被农民程九伯,一锄头干掉了,这可能是英雄末路最悲催的死法!
    好事者更是说得活灵活现!生怕不惹事。比神农架的野人,说得还生动逼真、栩栩如生!
    在龙九啸的记忆中,被锄头砸死,这应该是干掉倭寇的死法!
    亲们,知道吗?
    龙九啸家中,还留存了一把军刀,小鬼子的军刀。可是个稀罕物件!
    当年倭寇侵我中华,“烧杀抢掠”,惨无人道,干净坏事时。老百姓都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ròu,喝其血,扒其皮,抽其筋,碎其骨,扬其灰!!
    一个鬼子军官在河边方便(解手)时,早就被龙九啸的爷爷(备注:我们那喊祖父为爹爹,湖北大部分地区称祖父为爹爹,发音略有不同)远远地盯上了,拿着锄头,悄悄摸过到身后,一锄头下去,就结果了其狗命!
    为了防止被鬼子的军犬找到,报复周围的村民。爷爷当时就把鬼子拖到在河中的沙滩深埋了,气味就被周围的河水阻隔,虽然是浅浅的水,也很管事的。并随手抽走了这把军刀。
    后来又担心军刀被找到,就埋在屋后不远的大树底下。直到赶走了倭寇,全国都解放了,七十年代才把军刀从土里挖出来。
    此时早已是锈迹斑斑。因为当时取军刀时很匆忙,忘了取下刀鞘。
    虽然说军刀在土了埋了很久,也上锈了,但是刀锋还是很锋利。
    家门口是两根青石条的门柱,用锤子锤,火星直冒的,很JianYing。
    龙九啸想试试军刀,就用军刀照着青石条上一剁,一下子就砍下小石块。至于砍木头都是小菜了。
    听爷爷讲起这故事,也只是简简单单地说起。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很多细节还没有问清楚!
    可惜爷爷早就不在了,98年就去世的。
    至于是哪条河?就不得了之。
    据龙九啸推测,应该是李集河!
    龙九啸的老家,河比较大的就是李集河,每年秋下,河g就是干枯的,到处都是沙滩。边上只有浅浅的河水。河沙还是不错的建筑材料。
    每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伞兵在这里练习跳伞!当时还是圆形的降落伞。
    飞机过后,一串一串白色的降落伞鱼贯而出,从天空飘下!运气好的话,还能看见其他颜色的降落伞!
    一朵朵白色的大蘑菇从天而降,在空中出现,然后逐步变大,最后都可以看到身着戎装的战士,落到地面,落在沙滩上!那场面很震撼!
    所以,龙九啸推断:爷爷用锄头干掉倭寇的河(边),应该就是这条李集河!
    闯王充其量只是流寇,不是不共戴天的倭寇,也不用安排这样的死法!
    一代闯王李自成,如果被农民用锄头砸死,这死法也太不光彩了,也太狗血了!
    反正,龙九啸不接受这种死法!从来都不接受这种逻辑!
    在九宫山牛迹岭小月山,李自成被民团头目程九伯杀害,这也是民间流传最广的说法!
    曾一度龙九啸也信了。
    此处颇有争议,本着全面客观,务实求真,实事求是的原则,容龙九啸仔细考究一番,再做定论!
    李自成是败于满清?败于南明?败于自身?“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自有后人评说。
    在什么时候都要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着力解决好“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性课题。
    国如是!家如是!人如是!
    李闯王失败的原因
    李自成,转战千里之地,鼎盛时拥兵百万,管辖地区数千里,曾一度攻克大明帝国京城,明帝也被迫自尽。
    似乎一统江山指日可待,为何在十余万清吴联军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步步失利,乃至一年而亡呢?
    龙九啸通过考证,分析李闯王失败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1、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拥兵百万,流动作战,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就像无根之水。再多的人马都不够折腾的!
    2、没有大局观,没有真正的革命纲领。没有统筹全局的观念,没有高瞻远瞩的政治眼光。
    其实他们造反的目的很简单:吃饱饭、住大房子、穿好衣服、玩漂亮女人。
    3、没有远见卓识来稳固政权管理国家。没有目标,即战略方针。不知道怎样安抚老百姓,安抚知识分子,安抚那些达官显贵。失道者寡助!
    4、缺乏真正的军事才能。李自成虽然拥有一百万人的军队,但是没有一支精兵。军事上的失败成为导火索。
    5、没有良好的军纪。如:刘宗敏霸占陈圆圆,用刑逼迫银子,这都是严重违反军纪的。就该处死,以严肃军纪,树立威信。军队的腐败是定时炸弹!
    6、用人失当,也不会用人。用错了牛金星,乃至误杀李岩。使得军心不稳,最终兵败如山倒。
    7、对于对手缺乏了解。当时那个时候,李自成的对手应该还有许多,比如明朝残余势力、地主武装、张献忠的大西军、清朝政权和朦国各部等。
    8、骄傲自满,迅速地腐化,不仅失去民心,还导致吴三桂完全与新政权对立,纵满入关,军无战心,最后败逃,在九宫山被杀。
    9、言行不一,不能兑现当初的口号!
    在起义时,一直打着“均田免赋”的旗号,“迎闯王,不纳粮。”但是这些都做到了么?从未有具体的均田免粮的政策和举措。失民心者失天下!
    10、在关键时刻能否保持清醒头脑,做对关键的事。
    李闯从出兵潼关到攻克北京,短短几年时间里除了在军事上依靠qun众支持,人海战术、蝗虫战术取得成功,在安民治国方面口头虽提出了“均田免赋”等政策,但从未有具体的均田免粮的政策和举措。
    几乎做的都是错事。
    例如进京后对待京城士大夫们采用的是:“拷掠助饷”;对百姓是军纪废弛、抢劫杀人。极端血腥,京城弄得一片白色恐怖;对未曾安稳的边关吴三桂,派降将去招降,占他的爱妾。哪有一点远见?哪有一点长久眼光坐天下的样子啊?分明就是一qun穷疯了的强盗!过把瘾就死的气势一显无疑。
    尤其是最重要的两点,加速了李自成的失败:
    一是李自成革命初期打击地主阶级,对地主实行“追赃助饷”“严刑拷打”,导致诚心投降大顺的地主官僚对其恨之入骨,最后联清灭顺。
    二是李自成缺乏战略眼光,认为清朝和明朝的矛盾是前朝的事,和自己没关系,只带了极少的兵力进京,大部分部队留在后方,最后一败涂地。
    李自成乃一介流寇,xiong无大志,眼光短浅。
    战略眼光不长远,遇到明军、清军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往深山里钻,他手下所谓的百万官兵实际上就是个加强版的游击队。
    李自成通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打拼,却换来一时的辉煌,失败仅仅只用了一年时间。李自成只当了短短的四十二天的皇帝,是什么原因让他失败的这么迅速而且彻底?有两个关键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其一、没有自己的大本营,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建立属于他自己的根据地。
    其二、他不懂得重用人才,还滥杀谋士。
    进京后,李岩给他提出建议,让他严整军纪,招抚吴三桂等,遭到李自成的否决。李自成战败后,还听信小人之言,杀了李岩。
    还有一种新的说法:
    李自成兵进北京后,染上了瘟疫,兵力锐减,战斗力迅速下降。
    李自成进京前后,北京周边地区流行鼠疫,有一些文献对此有记载。每传到一个地方,由于当地人对鼠和跳蚤没有抵抗力,死亡率高达50%以上。
    鼠疫是一种烈性传染病,致病源为鼠疫杆菌。主要传播于人――跳蚤――鼠之间。其死亡率高、传染性强。
    由于鼠疫的传染死亡率很高,崇祯的御林军短时间内失去战斗力毫不奇怪。
    李自成大军进京后同样感染了鼠疫,自然是战斗力也大减,李自成就是兵力再多也没用,来一批传染一批,传染一批战死一批,李自成就算指挥能力再强也无法抵挡清朝的八旗铁骑。
    在汉满的军事博弈中,鼠疫帮了满清的大忙。
    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九宫山元帝庙遭村民误杀。
    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
    咸宁通山县九宫山,龙九啸有诗:
    纵横千里云涌动,铁马金戈啸长空。
    云帆满载尽欢颜,叶轮飞转舞春风。
    鱼衔嫩草乐悠闲,雀跃层林歌从容。
    俯览云海踏波涛,管他吴楚山万重。
    风车列阵发电中,墨云万里展鲲鹏。
    隐身九宫福地长,遁入佛门万事空。
    一朝败逃九宫山,深山来寻闯王墓。
    人道小月牛迹岭,岁月似烟梦已空。
    亲们,不要吝啬你们的赞赏,不要让好作品沉下去了。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多多支持!谢谢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