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行侠江湖美名传

    仗剑天涯,行侠江湖,是每个男孩子心中的梦!
    徐福心中就有这样一个梦,这个梦一直伴随着自己童年的成长,扎根脑海,并且渐渐成熟。
    尤其身处乱世,自己的家境又比较贫寒,孤儿寡母的,自己还是家里的独子。要想报答自己母亲的养育之恩,为了让自己母亲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徐福希望自己能够有一身的好本事、好武艺。
    就像上次被村里的几个小痞子欺负,倔强而不甘示弱的徐福,一直和他们扭打撕扯着。如果不是关键时刻,一位大伯伯出手,帮忙赶走了这几个小痞子。还不知道要吃什么亏?
    徐福暗暗留了个心眼,悄悄地跟随此人,打算拜师学艺。
    这一跟随,终于弄明白了,这位大伯伯是邻村的。早年行伍出身,有一身好功夫,为人仗义,后来看不惯军营长官打骂兵士,虐待兵士,一怒之下把军营长官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然后趁夜逃出军营。
    后来就躲到颍川郡的一个小山村隐名埋姓。正好和徐福的村子相邻。
    这次路过徐福的村子,看到小徐福人小倔强,不甘心被欺负,敢于和大孩子撕扯,内心很是喜欢。就忍不住出手解围。看到小徐福紧跟其后,机灵有心眼,也有意想收小徐福为徒。
    于是一拍即合,小徐福,就拜师学艺,天天跑到邻村跟这位行伍出生的大伯伯学功夫。
    徐福一直都很敬慕那些嫉恶如仇的侠士,除暴安良,扶危济困。为了能够实现自己这一宏愿!徐福很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想着自己能够成为一位武功高强的江湖大侠,鲜衣怒马仗剑天涯,多气派呀。徐福心里很憧憬这样情景!
    也难怪,岳云都在诗中写道: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勤学苦练,三年后,徐福倒也学成一身好武艺!
    为了能够让自己母亲今后能有一个安逸舒服的生活。
    徐福开始行走江湖,到处游历四方,看到有武艺、有本事的同道中人,就真心拜会结交,一边和同道中的英雄好汉切磋交流,一边又做一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行善举,很快徐福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名声就在三乡五里传开了。
    不久这位远近闻名、妇孺皆知的少年侠士——徐福,就摊上一件大事!
    因为徐福好抱打不平。在徐福结交的朋友中,有一朋友叫祖安,因为自己的田地,被当地一家手眼通天的豪门恶霸强行霸占,这朋友祖安上前理论,被对方暴打至伤。后来没办法就打官司,告状。
    本来这朋友祖安,还是很有人缘,在当地还是有一定分量的,可是和豪门恶霸就没得比的,豪门恶霸之所以敢在县乡横.行霸道,耀武扬威,鱼ròu乡里,就是因为州郡和朝中有人。
    相比之下这朋友祖安的人脉、关系,就不够瞧的了。
    因为恶霸在衙门里有人罩着。上下已经打点好了,俗话说“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就是有钱也没办法,拼不赢恶霸的官官相卫。
    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朋友祖安不仅输了官司,还被恶霸害得家破人亡,父母被逼双双自尽。
    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之际,这朋友祖安想起了少年侠士——徐福。希望徐福能够出头,shen张正义,除暴安良。
    听到这朋友祖安的不幸遭遇,徐福义愤填膺,决定出手:“简直是无法无天,太歹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件事我管定了。”
    于是徐福先用白石灰抹在脸上,一个人拿着宝剑,强硬地闯进恶霸的家中,不想多伤无辜,只是把几个家丁打翻后,又一剑刺死见势不妙,正准备逃走的恶霸。
    这个仗势欺人、鱼ròu乡里、为害一方的恶徒就这样被结果了。
    办完事,徐福正要脱身离去。不料外面人声鼎沸,大批官差闻讯赶来,把恶霸的家围得水泄不通,徐福被团团包围,徐福一下子就成了笼中困兽。
    俗话说:好汉难敌四手,恶虎还怕qun狼。
    因寡不敌众,任徐福武功再高强,也无济于事,再加上徐福不愿过多地伤及他人,最后徐福失手被擒。
    恶霸之所以手眼通天,就是因为上面有人,官官相卫嘛。恶霸这一死,可不得了,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在公堂上,徐福受尽百般折磨,遍尝各种酷刑,被打得皮开ròu绽,官府之所以要对徐福进行了严酷审讯,就是要查清事情的原委,好给凶犯定罪,谁知道徐福缄口不语、闭口不言。
    徐福之所以装哑巴,一是因为不想出卖朋友,出于江湖道义,所以不会说出事情真相。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坚持不说话,就是怕因此连累、株连自己的母亲。
    尽管受尽各种酷刑,但是徐福咬紧牙关,始终不开口,不愿意吐出一个字,更别说自己的姓名、身份了。
    为此,官府都折腾了几遍,也没有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官府黔驴技穷,只好使出最后一招,
    派手下人将徐福绑在官府刑车的那根立柱上,摆出一副要处斩砍头的样子,并且击鼓游街,高声悬赏,要围观的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
    百姓很感谢徐福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义举,为地方除去恶霸这一祸害之大德,大家只是拍手称快,谁还会出面举报。
    结果瞎折腾、枉费了好几天的时间,也没有一个人出面指认。
    官府最后也无可奈何,就只好把徐福解往洛阳。
    走在路上,刑车突然坏了,当时的刑车都是木轮子,一路走着,很容易坏掉。就在这时徐福被郭嘉等人救走。
    难道是三国的郭嘉!对,就是三国一代“鬼才”郭嘉,你真聪明!
    看到这里,朋友一下子恍然大悟,哦,原来龙九啸,讲了半天,是三国的段子。
    就是在徐福游历四方,结交天下朋友时遇到的郭嘉。
    郭嘉也是在少年时就已经非常有远见,他看到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到处秘密结交英雄豪杰,因为不和世俗之人交往,这段历史很多人都不知道。
    当时碰到行侠仗义的少年英雄徐福,两人有过一段交往。
    祖安看见徐福因为自己的事,ting身而出,杀死恶霸,身陷囹圄,哪怕是打得皮开ròu绽,都不供出自己。这份大恩、大义真让人感动!
    为了回报徐福,于是,祖安到处托人、找关系、想方设法解救徐福。
    祖安在底下暗暗活动的时候,正是徐福身受酷刑的时候。
    想顺利搭救徐福,就得有一个万全之策。
    从徐福交往的朋友口里,祖安得知本地才子郭嘉和徐福有过交往,此人豪爽、仗义,或许能够想出什么高招。
    郭嘉仍是天下少有的鬼才,民间有:“天生郭奉孝,鬼才智无双。”的说法。
    于是祖安就找到郭嘉,把事情一五一十都告诉了郭嘉,希望能够得到他的帮助。
    郭嘉略加思索后,便如此如此,这般,教导祖安。
    押送徐福的刑车昼行夜伏。各位,别弄错了,不是秘密活动的昼伏夜行。这一天刑车突然在路上坏了,不能动弹。
    只见那辆刑车无声地停在那,车上立柱上绑了一个人,披头散发,浑身血迹。旁边是几个衙差。
    然后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一样,记载很简单:后徐福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
    至于,怎样谋划,怎样活动,怎么采取措施,搭救徐福,龙九啸就不便多言。大家可以去参照水浒的故事情节。
    在这里,龙九啸只说后来的事!只说徐福被救出的事。
    一位年轻的小伙子,从里屋走出来,低低的问道:“座上可是颍川徐元直?”
    当时这一问差点没把徐福吓死,徐庶大惊失色,他今年刚行完了冠礼。什么意思?就是说刚满二十岁,
    汉代以男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
    女子叫笄礼。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
    徐福刚刚才行完了冠礼,才有了这个表字,还是他母亲给起的呢,元直,本意是物品的原价,母亲希望自己本本分分,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所以这个表字压根就没有几个人知道。
    当即,被人一语道破了,可把他吓得不轻,当时可吓坏了,他之所以一直不吭声,打死都不说自己是谁?死不认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连累自己的母亲,现在连表字都让人道破了,这下彻底玩完,之前默不作声,就是为了不愿牵连别人,现在可好,黄花菜都凉了。
    在浑浑噩噩中被人带走,都还没有缓过神来。
    这是又有一个年龄较大的老年人大声喝道:“大胆徐元直!你胆大妄为,目无王法,草菅人命,仗剑行凶,拒不认罪,你可知罪!”
    徐福冷哼了一声,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理应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扶危济世,恨不得以我手中的宝剑荡尽天下不平之事,诛尽天下无恶不作的贼人,现在只不过杀了一个该死的狗贼,没有什么好说的!死不足惜。”
    这是从后堂传来哈哈大笑声,郭嘉从外面走了进来,叫道:“好你个徐元直,都这些年了,还这么鲁莽,只知道逞匹夫之勇,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还不思悔改。”
    徐福抬头一看,这位,认识!当初四方游历时交的朋友,急忙抱拳一礼,说道:“奉孝,怎么是你?这到底怎么回事?你怎么会在这里?”
    郭嘉听到这话,微然一笑,说道:“这是我朋友的家,大家想方设法救了你,刚才就是为了试一试你。经过此事,你有何打算?”
    徐庶颇为感叹,因为自己的冲动,差点丢了小命,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测,自己的母亲怎么办?
    于是长叹了一声,说道:“唉——现如今我总算明白了,这个世道,光有武力也解决不了什么,天下的狗贼恶霸太多了,杀是杀不完的。”
    郭嘉轻轻笑道:“对呀,有这个感悟就好,武力只是莽夫的行为。正所谓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你就是只老虎,也打不过qun狼。如果单纯靠自己的力量,是没有办法成就一番事业的。你就是浑身是铁,又打得几颗钉儿?现如今天下大乱,朝政腐朽,狼烟四起,诸侯割据。好男儿,志在天下,就要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学好文韬武略,学习治国用兵的本领,学习安邦治国之策,这样才能造福天下苍生。”
    一番苦口良药的劝导,让徐福幡然醒悟,彻底醒悟,武力是解决不了这个世道许多问题,于是,豁然开朗的徐福,决定弃武学文。
    这就是“弃武从文”的故事!
    这次事件,给徐福带来了很多的触动,从而导致思想出现了很大的转变。单打独斗,成不了大事,他深刻地认识到,仅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是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也不可能单剑诛尽天下祸害。
    自此以后,徐福告别武林诸友,摒弃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
    为了躲避灾祸,避免麻烦,徐福也把名字换成——徐庶!
    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徐庶,本名,徐福!可不是寻长生不老药的那位!
    朋友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求月票”,请多多支持!谢谢啦!
    顺祝大家,周末快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