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刘备的三大绝活之三(上)

    有人说刘备很会装?
    龙九啸非常赞同这一说法!
    的确,如果只讲兄弟情义,没有算计,心机,不会装的人,是不会成为一代枭雄!
    在当时天下大乱的情况下,不做一些伪装,不善于伪装,早就被对手吃掉、吞并,甚至消灭掉。
    在恶劣的环境中,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
    变色龙就会出现独有的保护色、警戒色。不愧于自然界的“伪装高手”。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平静时的绿色变成红色来威吓敌人。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袭击。
    变色龙改变体色不光是为了与伪装自己,变色同时是变色龙心情状态的反映。
    当变色龙心情平静,反射短波长光线,折射出蓝光;
    当其兴奋,反射长波长光线,折射光线呈huang色或其他颜色。
    同时,变色龙变色可传递信息:如变色龙示威时,体色会呈明亮色;当变色龙欲发动攻击时,体色会变很暗。
    刘备善能屈能shen之权,擅长忽悠,一个领导尤其需要大忽悠这种能力。
    为了生存发展,善于伪装自己,会装也很正常。
    无势低调,得势逞威。
    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的“权”。
    刘备都充分显示出了他能屈能shen的特点。
    这叫帝王之术。
    所以龙九啸不得不以诗来谈之:
    浮华纷乱装英雄,
    阿堵之物呼挪送。
    高擎宝盆意招财,
    打碎珊瑚为示崇。
    不识刘备真面目,
    只身隐忍江湖中。
    权法手段帝王术,
    得势便为人中龙。
    第一联写自视清高之人。晋朝王夷甫,他一贯以来都标榜自已是个非常清高的人,对钱是嗤之以鼻,提都不愿意提一下。因雅癖而从不言“钱”。其妻故将铜钱堆绕g前,夷甫晨起,呼婢“举却阿堵物”(搬走这个东西),仍不言。
    第二联写招财进宝的事,张狂斗富之人。
    传说明初沈万三致富原因是由于拥有聚宝盆。万三妻偶遗一银钗于盆中,银钗盈满,不可数计。
    石崇与王恺争豪,恺以高二尺珊瑚树示崇,崇以铁如意击之,应声而碎。崇又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高,条干绝世,任由恺挑选,恺惘然自失。
    刘备就是很装,什么摔儿子了,从白帝城托孤了,就可以看出他为了收买人心很装。
    当时被曹操穷追猛打的时候,有人跑来告诉他说,赵云跑了!
    刘备本来就有气,火上浇油,他怒不可遏,玩了一个投标枪的动作,随手就把一个手戟(非手机)扔过去:“子龙是不会丢下我走的!”
    从动作看,刘备当时很盛怒。表面装着不介意。相信赵子龙,但盛怒的样子出卖了自己的内心!
    当赵云将军冒死救出阿斗,赵云怀揣阿斗,浑身是血、盔歪甲斜杀出重围,非常狼狈不堪,来到刘备面前,并跪倒在刘备面前将阿斗交于刘备。
    刘备却将其丢在一旁:“为了你这个小兔崽子,差一点,损失我一员大将!”
    赵云连忙从地下抱起阿斗,跪在地上,感动的流泪,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
    在24章《刘备的管理才能》中,龙九啸就说过:
    刘备摔子的动作很假,刘备很明智地做出举动。ting会作秀的。
    身裹襁褓的阿斗到地面的距离还不到54cm,又是草地,能有事吗?
    详细的推断逻辑请看《刘备的管理才能》,龙九啸有详尽的描述。
    再加上又是草地,丢在草地(不是真心摔,毕竟是亲生的),能有什么危险?
    说白了,就是一种笼络人心的动作!刘备很聪明地玩了一招大虚活。
    就是这一个典型的装B,作秀的动作,就是在笼络人心!
    刘备的这一做法,让赵云感到在刘备的心目中,他的位置比阿斗更重要,从而令虎将赵云一生对刘备忠心耿耿,死心相随。
    由此可见,刘备很会装,应该是个有城府,攻于心计的人。
    再看看白帝托孤,就知道刘备有多会装。有多假!
    刘备不会真心让位于诸葛亮,这是个局,是个套,诸葛亮一旦有反心或二意,账后埋伏的500刀斧手不是吃素的。
    因为自古就没人会甘心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白白拱手送给别人。反正,龙九啸是不相信的。也是亲自见过的。在后面的章节会有事实故事。
    人性使然,历史惯性。
    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必有后着,必藏杀招。
    毛宗岗在评《三国演义》时,就已经把此事,说得很明白了:“或问先主令孔明自取之,为真话乎,为假语乎?个人看法:以为真,则是真;以为假,则亦假也。”此话说到点子上了。
    刘备临死前,需要把后事交代清楚,为子孙着想,消灭一切可能的隐患。不得不托孤于诸葛亮,又心怀有猜忌。
    刘备一个很有权谋之人,他也害怕将权力交到诸葛亮手中,诸葛亮会自称为王。
    死前不把这些安排好,刘备会不瞑目的。
    于是“yin怀诡诈”出此言,逼诸葛亮表尽忠之态。
    刘备是想要逼诸葛亮没有退路,一心一意辅佐刘禅。当时刘备叫来诸葛亮时,文武大臣可都在啊!就是来做一个见证!
    你诸葛亮一把鼻涕一把泪的送走了刘老大,还信誓旦旦的保证会辅佐刘禅,立下了如此重誓!
    如果日后你要反悔,废了刘禅自立为王,那你诸葛亮的老脸还要不要了?
    在场的这些大臣会怎么看你?
    只要你敢反悔,脸也没了,你诸葛亮在蜀汉中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了,也会被唾骂,为后人所不齿,背负一辈子的骂名。
    诸葛亮也真是为了国家大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对刘禅也是忠心不二。只可惜刘禅这孩子还真是个二货,最后还是败了蜀汉江山。
    一切都是yin谋,龙九啸认为,一辈子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在不知不觉中被刘备上了个套。一个忠君示主的套!
    诸葛亮这个套被套了12年,有朋友不信,那么,龙九啸给你算算,刘备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诸葛亮是234年在五丈原去世的,是不是12年左右?
    刘备会装,托孤的话很假。
    其一,刘备没那么伟大,也不会那么心慈。
    一生颠沛流离,辗转厮杀,好不容易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凭嘛拱手让人?并且还是外人。
    如果不是夷陵之战惨败,刘备都有可能坐天下。一个志在天下的人,凭什么让自己的蜀汉大权旁落他人。
    地球人都知道,刘备的宽仁无私、伟大爱民都是装出来的,那是他收买人心的一种手段;
    其二,历史上也没有先例。
    大舜把王位禅让给大禹后,大禹就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夏启,禹的儿子启就开始世袭制。从那以后,禅让就是乌托邦王国的神幻传说。
    从没有任何一个帝王把基业都托孤送给异姓的外人,封建社会君臣关系分明,所以刘备不可能有这种思想。
    其三,猜忌心重,借机测试一下。
    刘备做混混的时候,没有少到张飞家蹭吃蹭喝。然后借钱、借兵、借地盘,从来都是有借不还的。
    除了抠吧,老赖外,刘备不是个大方的人!就是给庞统换马,也是的卢马害主,另外怕暴露目标。
    再说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没有好到赠送江山的程度,相反他对诸葛亮还存在猜忌。
    诸葛亮号称“卧龙”,单从这称呼上,就不能不让刘备设防。猜忌。
    平民老百,谁会取什么“卧龙”,这是逆天的。你卧的是谁家的龙?
    既然你叫卧龙,现在就把你摆服帖了,让你这条龙永远就只能卧着。
    刘备一直对诸葛亮有所猜忌,入蜀前孔明被关羽、张飞牵制。入蜀后刘备更倚重庞统法正而非孔明。所以说,刘备才是真正的老江湖!
    其四,君王对权臣的担忧。
    在托孤的时候,刘备特意提到了曹丕,曹丕是什么人?
    那是曹操的儿子,曹操架空了皇帝就被天下人骂为“汉贼”,倘若诸葛亮真取代了刘禅,那他会被骂成什么?
    刘备白帝托孤之语,终究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刘禅时代蜀汉的政权稳定,也巩固了刘禅的皇权。
    综上所述,龙九啸认为:刘备临终的托孤行为,充满着yin怀诡诈,猜忌之心昭然若揭。
    刘备的托孤乃是“yin怀诡诈,其意甚明”。他对诸葛亮是有猜忌的,刘备说那句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把诸葛亮彻底逼到墙角,死胡同,死角,让他毫无回旋余地,这绝对是个大yin谋!
    诸葛亮被刘备托孤时的话逼得退无可退,只得接下蜀汉这盘大棋,忠心辅佐傻不拉几的弱智刘禅,六出祁山讨伐中原,并鞠躬尽瘁于北伐事业,最终死在未竟的北伐大业上。
    诸葛亮成为千古忠臣的典范。
    这也算刘备死后给他的压力,自己被套上了枷锁,让刘备给算计了。一套12年。
    在曹操抓走徐庶的母亲,以此威胁徐庶就范时,徐庶被迫前来向刘备辞别,刘备心里还不是很纠结,害怕、担心徐庶到曹营后,辅佐曹操,与他为敌。
    表面装作难舍难分,一段精彩的对话,处处挖坑,时时设套,此人城府颇深。
    详情请看龙九啸在23章《徐庶是个大孝子》所写!
    一个装腔作势,就把徐庶彻底“装”进来了。消除徐庶为曹操所用的一个大隐患。
    徐庶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计。徐庶是重信义之人,很实诚,说到做到,到了曹营后果真没有违背誓言,没有为曹操出谋划策。这就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各位好朋友,“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或“求月票”,支持一下,谢谢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