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股神》荆门股神 是什么吸引诸葛亮?

    可以说,刘备是很顺利地招聘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又心甘情愿的为刘备效劳。通力合作,强强联手,双方达成美好意愿。
    于是就出现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千古佳话。并且成为后世效仿的楷模。
    卧龙不是凡夫俗子,眼光很高,那么刘备又有哪些地方吸引了诸葛亮?
    1、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有理想有目标。
    就像龙九啸前面说的,刘备有很强的战略眼光,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有梦想总是好的,哪怕是白日梦?
    马师傅都说过: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以前人们喜欢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
    说明做士兵要有梦想,要有抱负。
    现在龙九啸再加一句:没有梦想的老板决不是个好老板。
    做老板的,必须要有梦想,企业才有盼头!员工才有想头!
    刘老板白手起家、无中生有,靠得就是不懈的追求和远大的理想,因为刘老板的目标很有吸引力,吸引了很多人才。有追求有目标是一个boss最大的魅力,而这种正能量会吸引很多凤凰聚集。社会太需要正能量了。
    刘老板就是这样聚集了“卧龙”,但对长得不好看的凤凰,不是很青睐。直到后来才有所改变。
    一个有远大抱负的老板,企业才会有长足的发展。下属才有希望,有盼头,才会跟着好老板有ròu吃。呵呵。
    什么样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龙九啸认为:除了要有抱负,梦想以外。好的老板还要会做人。
    首先在环境上要因人而宜,或事件上因人而异——好的老板就是对没钱的人谈钱,对有钱的人谈理想。
    如果你是缺钱的员工,那么老板就给你谈钱。这叫体恤下属、关心下属,下属也会感恩戴德,效力企业。有良心的、懂得感恩的下属都会这么做。如果对“穷人”不谈钱,去谈理想,就是耍流氓。
    如果你不缺钱,那么好老板就给你谈理想。从精神的范畴,给你想象。让你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一个奔头。
    只有那种比较笨的、比较坏的老板。才和缺钱的人去谈理想,和不缺钱的人谈钱。
    这种非常不理智的做法。只会让下属反感、疏远,离心离德。最终给团队的建设埋下定时炸弹。
    出门在外,就是为了求财!
    只要老板愿意跟你谈钱,一定很愿意跟你谈理想,甚至是可以帮你实现理想。
    如:有的企业的员工,和企业一道成长,也成就了自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就叫借势!
    老板“忽悠”员工,打动员工的基本路数就是“缺啥补啥”。
    言下之意,就是你若缺钱,就提高你的待遇;你想提升,就给你施展发挥的平台;你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让你拥有奋斗的成就感。
    当然这种好老板已经是凤毛麟角了,比恐龙蛋还稀少。
    【此处的“忽悠”二字是褒义词】
    只谈理想容易给人洗脑,忽悠人。但是员工要吃饭生活,要在社会上立足,所以不能不谈钱。现在生活成本一直在上涨。他要养孩子、供房子、养家、还要贴补老家的双亲。
    如果老板和这些要生活,要吃饭,要解决温饱的员工。只谈理想不谈钱,就是一种流氓行为。就像光谈恋爱而不去结婚一样。员工最基本的利益,毕竟是第一位。多关心贫下中农,这是企业金字塔的基石!
    只有在满足利益的需求的情况下,这个时候才可以去谈理想。龙九啸一直就是这样认为的,在企业管理中,也是这样做的。
    从管理学的范畴来看,一个聪明而有智慧的好老板。
    都会这样去做:
    和基层员工只能谈钱;
    和中层员工既要谈钱又要谈机会;
    和高层员工不仅要谈事业、谈理想、谈文化,还要谈实现自我价值。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层次需求到高层次需求不断递进的。
    对于那些手头拮据或温饱尚未解决的基层员工,衣食住行是他们最需要的。
    做老板的,你如果回避谈钱,而跟他们去谈理想就等于向和尚借梳子;
    作为高层人士来说,温饱问题已经不是首要的需求了。为了促使他们自我潜能和自我价值得以实现,老板必须跟他们谈理想与文化,比如什么人生事业、企业愿景等。帮他们做好职业规划。和企业一同进步、发展。
    要知道,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老板没有风险的付出,就没有风险的回报。
    员工在一个企业,首先需要自己在公司能获得安全感。希望在一个团队里能有超预期的回报。希望能跟老板有共同的梦想,成为团队的一份子,并有自己的一个地位。
    好的企业是在薪酬的基础上面去做企业文化。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一个老板完全不谈钱算不上一个好老板。
    一个只会谈钱的团队、企业,没有凝聚力。
    一个只会谈理想的团队、企业,没有执行力。
    2、企业发展空间大。
    刘氏企业在组建之中,空缺的位置比较多,对人才比较稀罕,不像老曹、孙权、袁绍这些集团企业,人才济济,也是人才嫉挤,论资排辈的现象很严重。
    在刘氏企业,诸葛亮能够得到重用,做个参谋长,军师都没有问题的,并且上升的空间还比较大。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更何况诸葛亮同志博学多才。做行政,做管理,做参谋长,做公关。都是一把好手,选择的余地比较宽广。
    可是到了老曹、孙权的集团公司,诸葛亮恐怕连个参谋也混不上。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
    因为老曹、孙权都市兵多将广,各个将官甩一把汗就像天上下雨一样。这个成语好像叫挥汗如雨、汗如雨下!
    俗话说得好:
    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更何况诸葛亮又聪明过人,这点小账会算的很清楚的。
    3、刘备显得特别有诚意。
    先不管是不是真的,哪怕是装的,至少让诸葛亮有点小感动。
    光是前来拜访、隆重邀请就整了三次。你想一想让一个60后的老板去请一个80后的应届毕业生,不是每个老板都能做得出来的。
    而且带的两个打手兄弟关羽,张飞,两人都显得不耐烦,但是刘老板始终很有耐心,又不发脾气。
    特别是最后一次来请诸葛亮的时候,刘老板还特意吃了三天的素斋。
    莫意思?一般的烧香求福,拜菩萨,才吃素斋。
    刘备的这个礼性也太大了。这简直是要把诸葛亮当作菩萨一样供起来的节奏。
    士为知己者卖命!
    很多企业之所以业绩不好,是因为员工的动力不足。老板没有把员工当人看,更不会当神供起来。想得更多的是,只把员工当牛当马。
    你不敬神明,神光又怎么会普照你呢??
    很多老板都埋怨员工不努力,你却连最起码的道德水准都没有,把员工都不当人看,员工又怎么会更好地回报你呢?
    刘备和诸葛亮双方看上眼儿了,互相借重,英雄相惜。最后达成了供需关系,君臣关系,鱼水关系。
    刘备又是怎样测评诸葛亮的?
    1、面试提问的目的性很强,选择的方法恰当。
    就是面试的时候,刘备首先问诸葛亮:“汉室倾颓,奸臣当权(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刘备不量力,想shen大义于天下(备不量力,欲shen大义于天下,),但是自己的能力又不足,到现在还是一事无成(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大汉王朝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了,存亡在此一线,但有曹操那样的窃国大盗,大奸臣把持着朝政,令人愤慨不已,我刘备虽然力量单薄,但满腔热血,很想为天下人shen张正义,可惜呀,我的能力有限。到今天还是一无所成。今天遇到孔明先生,你要好好开导一下我!
    刘备这一招可谓老谋深算,表面上看是在向诸葛亮请救,实际上是避虚就实、投石问路,这也说明刘备用心不纯,另有所指。在借机考察诸葛亮的战略思维。
    用股市的术语就是:
    大汉朝公司都已经沦落ST了,目前,股票前面还加了*,快要整退市了,倒闭了,像曹操那样的小人,都趁着国有资产重组之机大大的捞了一把,可我刘备想为天下人shen张正义,怎么连创业、招个人都这么难呢?更别说,股市上市了,新股发行(简称IPO)都成了问题,在这里想请卧龙先生指点指点我吧!
    【股市术语,ST股是指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
    *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的股票。
    由于“特别处理”的英文是Specialtreatment(缩写是“ST”),因此这些股票就简称为ST股。在以前的炒作中,很多人喜欢追捧,原指指望乌鸡变凤凰,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很多时候到成了,搏一搏,奥迪变奥拓,】
    话里话外都有玄机,刘玄德就是狗子掀门帘——全凭一张zui。
    曾经被刘备坑害过的对手说:“宁可相信世上有鬼,也不要相信刘玄德的一张zui。”
    2、面试流程设计很严谨。
    在面试前刘备首先做了背景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面试时,刘备先考察诸葛亮的综合能力,看合格不合格,再来决定是否谈入职一事。
    面试,五官长相,身高,口才,一样不能少,比找媳妇都严格。
    察言观色,考核忠诚度,考察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针对性,看反应是否迅速,思维是否活跃。
    聊天,看似漫不经心的聊天内容。事实上是步步为营,处处挖坑,一不小心就掉到坑里去了。
    陈述观点,稍有差池就被pass掉了。
    人事招聘这样一整套流程,设计严密,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注意细节,衔接顺畅,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非常恰到好处的。
    3、十分注重试用期的考核管理。
    刘备把诸葛亮招聘进来之后,不是像对待庞统一样三个月都不闻不问,而是“待孔明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共论天下之事。”
    各位,千万别gao错啦,不是J友,就是现在所说的同吃同住同劳动。
    三同的做法,可以得到第一手资料,这样做的好处是一举三得:
    一来进一步拉进彼此的距离,相互讨论了业务问题,借机考核下属的业务能力;
    二来进一步了解,便于考察诸葛亮的综合能力,掌握优缺点,设置定岗,好对症下药;
    三来让诸葛亮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产生归属感,起到了激励作用。尤其是在企业创业的初期,既对部下了如指掌,又能节省开支。如果有什么外心,马上会扼杀在摇篮之中。
    所以说,刘老板比较精明!吃莲藕长大的,浑身都是心眼。
    朋友们,“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支持一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