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让世家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三位老臣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拒绝。
虽然他们不止联系了这三位老臣,还有一些其他家族。
但这三位老臣地位都非常高,如果这三位加入的话,将对他们有巨大的帮助。
清河崔氏家主崔义玄不解的问道“孔师,为何如此?要知这奴籍自古有之,陛下如此作为,不是颠覆传统么?”
孔颖达没好气的看了崔义玄一眼,“那义玄可知三皇五帝时乎?”
虽然李世民批判了孔子,但也给予了孔子正面评价,最后还封了孔子为鲁国公。
孔颖达看到儒家学说,经注解说的混乱无比,无时不刻地想要去正确的注解这些儒学经义。
他不希望孔子的思想被后人误解,甚至曲解。
但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年岁已老,但他的希望依然茫茫。
这个时候,李世民的经义注释,让他看到了希望。
没有什么其他东西会比这个更重要了,对于李世民他现在从内心中敬佩。
况且,此次解除奴籍可谓是大仁,正符合儒学当中的仁义。
所以那些身外之物的钱财根本就不在他的眼里了。
此次世家找他来说项,必定是一场空。
崔义玄听到孔颖达如此说,也是脸面尴尬,不知该如何解说是好。
最后不得不泱泱离开。
除了崔义玄在孔颖达这里碰壁之外,其他两位也同样如此。
李纲是根本不在意这个,和孔颖达一样,都这么大把年龄了,学问才是最重要得,立身,立德。
什么是德?在李纲看来,解除奴籍就是立大德。
而萧瑀则是跟他们五望七姓的世家根本就尿不到一壶。
再说了,他现在也没什么其他的追求,对李世民可是感恩戴德,姐姐一家被李世民安排得很好。
他毕竟也是南梁皇子出身,什么荣华富贵没见过?
怎么可能把土地的一两成收益放在眼里?
那几个家主最后又聚到了一起,虽然形势不如他们想象得那样。
但到了此种地步,他们也不得不放手一搏。
李世民在他们东奔西跑的时候,来到了李渊的大安宫。
“嗯?二郎今天你怎么会来这里?”李渊觉得太奇怪了,虽说两人和解了,但李世民这一年来也确实很少到李渊这里。
李渊觉得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不然李世民不会来。
其实,李世民之所以会这里,可以说各种心理都有。
显摆也好,找人吐槽也好,都说得过去。
他虽然不把那些人放在眼里,但他觉得这个还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自已找了一位置坐了下来,然后耸了耸肩“没什么大事情,只是明天朝会上,那些世家会阻止解除奴籍而已。”
李渊瞪大了眼睛,“你说什么?”
他还不知道李世民要解除奴籍,他现在天天没什么事干,都忙着造人,帮李世民多弄出一些弟弟妹妹来。
“解除奴籍?这不是大事,那什么是大事?”
李世民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点点头“阿耶说的对,解除奴籍是大事,但那些个世家想要阻止,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哦,了然。李渊对这一年来大唐的变化还是很了解的,对李世民的手腕还是有清楚的认知。
李渊也确信世家蹦哒不了多久了,对于这点,李渊也是蛮高兴的,毕竟皇家和那些世家一直在争夺主导权。
“那你跑来干什么?”李渊斜了一眼李世民。
“本来是想等今年秋收后,再下达旨意废除奴籍,想着还是让他们把粮食先收了。我这边也好把各方面安排好。”李世民吐槽道。
“结果,嘿……他们居然明天朝会上就开始动作了。”
李渊思索道“那你认为他们会如何阻止?”
李世民摇了摇头“暂时还没想到,不过问题不大。天还翻不了。”
“不是鄙视他们,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李世民说到这里都是一脸的嫌弃。
李渊看到李世民这个样子,也是身子往后一仰,然后摇了摇头,无声笑了笑。
“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底牌,去年年底清理了一批他们的官员,今年年底又要审核掉一批,他们还能剩下多少?”
“卧槽,不对,”
李世民恍然大悟道“原来他们是打这个主意啊。”
今年科举最后录取的三百名官员,有一部份就是要替换他们的。
不过现在还没开始培训呢。
李渊看得一头雾水,“什么什么不对?又打什么主意?”
“阿耶,你想想看,他们也就只有那些官员了,如果明天朝会上,那些官员一起跳出来,你说会怎么样?”
“那又能怎样?难道你这个皇帝白当的?”现在换到李渊一脸嫌弃的表情了。
李世民看到李渊的表情,心里吐槽不已,“如果他们一起辞官呢?”
李世民笑着看着李渊。
“他们敢?”李渊一脸不可思议道。
“他们怎么不敢?都到这地步了,他们还不放手一搏?不然他们就彻底没机会了。”
李渊站起来,背起手围着李世民转起圈说道“那你就不担心?”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