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都具有讽刺味道,教坊司就是当今大唐所开创的,不到几年时间,李世民又要取消掉。
“观音婢,那些女子如果是未满十二岁的孤儿就送到皇家小学吧,其他的都安排到其他产业当中去,你看着安排。”李世民边说边拍了拍长孙皇的手。
说完李世民也是意兴阑珊,躺在摇椅上,闭着双眼,没有再开口说话。
长孙皇后看到李世民这种样子,也是感到心疼,李世民这一年所做的事情,在长孙皇后看来,那是历代皇帝都比不了得,皇帝太辛苦,太累了。
政务上她也帮不了什么忙,只能尽可能的把后宫和皇家产业管理好,做好她的贤内助。
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谈论此事的同时,这一消息,也随着大臣回到家中而传播开来。
而且这个消息传播的非常迅猛,有人欢喜,有人忧。
和往常李世民发布政令不一样的地方是,以往都是欢喜的人多。
而这一次也不知道是欢喜的人多还是忧愁的人多。
普通官员们在计算自已的得失,由于今后的俸禄直接发放金钱,名下的职分田本身就是国家的,所以这个没有任何关系。
主要是自已个人名下的永业田,这一块多少就有损失了,最起码要减少两成的收益,但官衣在身,肯定舍不得脱得,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但那些世家大地主,听闻此消息,就无法接受了。
虽然,他们还有经商,产业也多,但架不住他们家的地多啊,那得损失多少?
但是这些人的家仆也都知道了这个消息,个个心里都很兴奋,但表面上根本不敢露出来。
哪怕对这些家族死忠的家仆也不例外,虽然他可以死忠于这个家族,但他也不会希望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也背负着奴籍。
此时,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各位家主正围坐在一起。
卢氏家主愤然开口道“皇帝小儿,这次是准备下死手了,连我们赖以活命的土地都不放过了。”
清河崔氏家主接着说道“解除奴籍?难道皇帝小儿连有些人天生高贵,有些人天生低贱,只配做奴仆这个道理都不懂吗?”
真不知道他怎么会有如此想法?但周围人的表情明显是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他们也确实认为他们就是高人一等,血脉是无比的高贵。
连皇家的血脉都看不起,认为不是纯种的汉人。
历史上就有李世民请人给晋阳公主,也就是小兕子点红痣,结果被拒绝。
理由就是有四分之一的胡人血统,汉人血脉不纯,当时气得李世民都想杀人。
可见他们有多傲慢,也不想想,山西王氏其实是外族血统最多的一个家族,但他们可以视而不见。
“上次那两家怎么就策划失败?要不然也不至于到今天这个地步。”这是荥阳郑氏家主的话。
这时赵郡李氏家主显得很不耐烦“说这些有什么用?还是要商量该如何阻止皇帝小儿解除奴籍,要不然那些地都要我们自已种吗?”
于是大家纷纷出起主意来。
“我们应该把所有人都联合起来,明日在朝会上向皇帝小儿施压。”
“虽然我们的人被辞官了很多,但在京城以及其他地方任职的官员,还有不少,如果都选择辞官的话,这个朝庭还能运转得起来吗?”
“对……就应该这样,要让皇帝小儿知道我们的厉害。”
赵郡李氏家主最后开口道“这个事情不光关系到我们几家,不能就只有我们几家出力,再多联系其他几家吧。”
于是他们就离开这个院子,分别去找孔颖达,李纲,萧瑀等人商量对策。
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举动,被锦衣卫看到了眼里。
于是展开了初步调查。
李世民在接在内侍的汇报,说是马周求见,李世民虽觉得奇怪,但还是见了他。
“陛下,今日傍晚,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几位家主聚在赵郡李氏那里,最后又分别去找了孔颖达,李纲,萧瑀等各位朝中大臣。”马周在见到李世民后躬身说道。
“知道是为什么吗?”李世民这个穷吊丝也算是历练出来了,现在也能遇事不惊,这样的行为也是有底气得。
他握有重兵,而且个个忠诚无比,所以也根本不怕出任何问题。
“据初步探查,是因为解除奴籍的原因。”马周对世家没什么好印象,当初他就是受到世家的排挤,才会辞官到京城来碰运气。
所以马周对李世民打压世家举双手赞成拥护,也正因为如此,调查起世家来积极无比,消息得来的也就非常快。
“有没有探查到,他们准备采取什么措施?”李世民不紧不慢的问道。
“这个倒未有探查到,主要是他们在议论时都将家中仆人赶离。”
“嗯,那行,你下去吧,继续探查,有消息再回报。”李世民毫不在意的说道。
等马周离开后,李世民摸着下巴想到,这些人是准备针锋相对?还是……
李世民右手指敲着扶手,想着这些人倒底准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应对,这次解除奴籍的这件事情。
而孔颖达他们在知道这些世家来找他们的原因,以及准备采取的手段时。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