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酒与卿》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文谌玉

    .
    >
    温别受刺一事,最终移交大理寺同先前的命案合并调查,但仍是什么也没调查出来。皇帝那边暴跳如雷,在朝堂上连续数日没有好脸色,议政之时更是大骂言悯,大有降职的意思。
    若是往常,言悯必定诚惶诚恐,但如今有温别在后,他同萧进说话时反而没那么气短,大有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命案凶险,反正我也查不出来,如果陛下要降罪言某也无可奈何。
    温别站在殿内忍笑,心里痛快得很。
    不过很快,萧进便点了刑部尚书朱烨协调调查此事。
    这一举动,不光薛与和温别的人震惊,皇帝的人更是震惊。众所周知这刑部尚书朱烨自温别上任后便为他马首是瞻,朝中大小律法和案件,更是一列以温别所言为是。在淮南盐政改制一事上更是出了大力。
    可如今皇帝反倒在言悯倒戈后,还将温别的人拉到案件调查里,这是觉得温别手伸的还不够长?
    下了朝,朝中众人一簇一簇凑成一团,私下里讨论起这件事。还有些官职不低的,直接去找言悯攀谈,想在他嘴里得到些消息。
    江连景撇开自家父亲,一路跑到温别身边,冲他挤眉弄眼,然后大声邀温别吃去吃饭。那焦急又抓耳挠腮的模样,就差把我想知道怎么回事说出口。
    江连景一直就是如此的急躁性子,见朝局混乱,怕温别出事,便急吼吼地要和他谈论。
    温别与他自同窗起便是至交,对他的性子熟得很,自然没有推脱,嘱咐了车夫两句,就上了江家的马车,去了状元楼。
    等菜上齐,江连景着急的同小二说了两句话,将人赶走,随后看着那边慢条斯理吃菜的人气不打一处来。
    “合着就我在这干着急,你怎么这么镇定呢!你修养在家那时候,六部不少人就转投了他人麾下,如今刑部的尚书也要倒戈,你这是要等着被架空再来哭鼻子?”
    他说的夸张,好像明日温别就会失势似的,搞得温别哭笑不得,只得端起茶杯冲将两京作揖道谢。
    “连景待我真诚,总是急我之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温兄你!哎……你不愿同我说,是不是不想我掺和此事?”
    江连景哪会听不出来温别如此明显的打太极,但他也没怪温别与他生分瞒着他一些事。
    他自己本就身份特殊。他父亲江明恭在先帝在时便凭借祖上的功德,在朝中身居要职,之后萧进称帝,他是旧臣里第一个表示归顺的。此后更是在各势力之间周旋,表面为皇帝的人,可其实从不站队,但是也很容易生存。
    而他自己,一则在朝中要受父亲的势力影响,二则,也因为他身处大理寺,皇权所深入的地方。他如果要参政议事,很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温别便是知道江连景不是那等能在朝中如鱼得水的人,所以只希望他纯粹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认定自己的目标,别因为他的那些污糟事坏了心境。
    “此事你想掺和也掺和不了。背后的人应该要下一盘大棋,我如今也想不透他的目的,还是以不变应万变为上。若是朱大人并无倒戈之心,皇上此举是想引起我们猜忌之心来离间我同朱大人呢?”
    他长叹了口气,尝了尝这状元楼特色的青鱼汤,制止住还要再问的好友。
    “莫心焦,尝尝这汤吧,着实不错。看来这届举子伙食还挺好。”
    “你……罢了罢了,你不想说便不说,我自己还琢磨不透了?”
    他说完,赌气地接过温别盛的汤,如喝水一般三两口就吞下,根本没尝味道。
    温别见他气鼓鼓的样子,暗自发笑,不过他也不担心江连景做出什么事来,毕竟,最担心他状态的还属他爹,等这顿饭回去,江明恭估计又得关江连景禁闭了。
    二人用完饭的时候,正是状元楼里最热闹的。各举子温完书纷纷到大堂吃饭,三两好友聚在一起讨论讨论温习心得,有些紧张过度的也在一起互相安慰,所以楼里渐渐嘈杂起来,到处都是交谈声。
    “不知今日揭榜,那文谌玉在不在榜上。”
    “害,你听他吹牛,他区区一个南边边境的举子,在穷山恶水之地能念什么好文学?”
    “我看,他侥幸能上银榜末位便不错了,还想上金榜第一?痴人说梦,那宋千虞有小温别之称,才学又不是靠吹出来的,是他说能超越便超越的?”
    “我倒觉得这文谌玉非同一般,没那个金刚钻,谁敢放大话,等着自己出洋相么?指不定,这文公子是位不世之才呢?”
    外间的话三三两两传进雅厅,江连景和温别听了个大概,大意是说有位姓文的才子,放出话来要挑战金榜和银榜上才子。
    只不过,这金榜和银榜是个什么东西,便不得知了。
    二人相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里的好奇,便叫来小二问了个清楚。
    “二位公子是今日才到的上京么?这金榜和银榜可是每一届的文人才子都想争上一争的排名榜,也算是我们状元楼的特色之一。”
    这小二估计是看他二人一派斯文,年龄也不大,误把他们当成了赶考的举子,温江二人也没有反驳,继续听他解释。
    “这金榜便是我们这里的大榜!第一次排名以各位举子的乡试成绩为排名标准。之后,举子们可以向榜上的人发起挑战。一般以策论为题,互相辩驳,若是挑战者赢了,便可登上金榜。”
    江连景一听便来了兴趣,直拍手称有意思,随后又追问:“那这银榜呢?”
    “这银榜它排名方式和金榜一样,只是所考究的学问却不同,往往举子们对着银榜更感兴趣一些,它的趣味性会更强。”
    “榜上有名的举子每人都会准备一道摘自书册上的句子,这句子不限诗词,不限典籍策论,怎么稀奇偏门怎么来。而挑战者须得说出这句话出自何本书,为何人所作。若是挑战者解出这话,他也需要出一道题,那被挑战者则需解出那道题的来源和作者。若是解不出,便是输了,若是解出,则两人平局。挑战者需得再战。”
    “欸欸欸!这有意思!”江连景连连拍桌,一双眼闪着亮光,一副兴致高昂的样子。
    他本就醉心文学,对一些稀奇古怪的书很是着迷,不然也不会在翰林院当职。如今听了这银榜的规则,必定是要凑这个热闹了。
    “你们这的老板倒是会做生意,弄出这么个榜来,谁还不往你家投宿?只可惜我们那时没这玩意儿。”
    他最后一句说的轻,小二也没听见,只以为他感叹老板有生意经。
    “嘿嘿,公子,我们老板自从接手了这家铺子,那生意可是一天赛一天的好。二位公子公子,您们如此感兴趣不如再续壶茶,坐着稍歇片刻,待会就要换榜了。您们赶巧,今日可瞧个热闹。”
    这下江连景是彻底不愿走了,他丢给小二几两碎银子上了壶好茶,扯着温别的衣袖非让他陪自己看热闹。
    温别无法,只好留下同他一起在雅间等。
    不一会,楼下聚满了人,二楼刚好可以看到大堂内的场景,之间那些人站在榜单下,面前站着几位,想必是那榜单上的举子,等着被挑战。而温别他们熟悉的赵赫宋千虞一辈也在堂中。
    此时他们正分成几拨人在分批挑战。
    “日夕三江望,灵潮万里回。”
    “这有何难!此诗乃李峤所著,诗名为江。你且听我的题,‘风连台阁起,霜就简书飞’。”
    “你这诗的作者同李峤合称‘李苏’,这我岂会不知!这诗是苏味道所写的《赠丰御史入台》。”
    温别两人刚下楼梯便听到有人在挑战银榜末位,二人一来一去,次次都是平手,那挑战之人不由得气馁。
    “我俩文采相当,看来我今日是上不得这银榜了,也怪我乡试失手,不然今日怎会让你上得榜去。”
    他挑战不成,旁边等着的举子拍拍他的肩膀,“好好准备,下次再战便可,不必灰心。这位兄台烦请稍让,我来会会这位仁兄。”
    说着,他便一步上前,同那银榜末等之人较量起来。
    江连景拉着温别的袖子左瞧瞧又看看,一脸跃跃欲试。
    “这届举子才学当真不错,好些个我都不曾听过的,你说要不我也去玩玩?”
    温别连忙拉住他,无奈道:“江兄你瞧个热闹便好,这里人多眼杂,你小试两手确实可以,但你爹可有得忙了。”
    官场如战场,每一个举动都会被人揣测。像这些预备入仕的举子,背后指不定都是哪家的幕僚。若是贸然上前,只怕要惹人多想。
    江连景扫兴地撇撇嘴,嘴里一阵嘀咕,若不是温别拿他爹说事,他定是不会听劝的。
    江连景性子纯稚,你和他说死了官场上的道理他大概也不会听进去一句,今日他如此听劝,主要是怕他爹唠叨。
    温别心里憋笑,看他不得劲的耷拉模样又觉得他可怜,拍了拍他的肩转移他的注意力。
    “江兄瞧那边?好些人,大概战况也很激烈,不若去瞧瞧?”
    他一听,果然双眼放光,伸着脖子探了探,随后一把拉过温别的胳膊往那人堆了走,哪还有刚刚失望的样子。
    “文兄果然好涉猎甚广,这xxx可是xxx里的一句,文兄竟也答上来了。”
    “宋兄,好说好说。只是我俩又是平手,劳烦宋兄再行出题。”
    两人周围围了不少人,有不少是宋千虞的附庸,但更多的则是为了文谌玉而来。这文谌玉是昨日刚到的举子,一来便直言自己定会登顶金银二榜,惹得众人纷纷议论。
    如此高调,如此嚣张,无论是否有真才学都赚足了眼球。、
    而今日一看,他应该是同宋千虞打了几个来回,看来文学才识应是不凡。
    宋千虞微皱褶眉头想了半晌,随后眉头轻佻,面色转晴说道:“贵者运机而贱者效力。上有其动,而下行其地矣。是以知天之施地匪专也,知地之应天有常也。”
    他这一说完,周围的人都不经嘶声,窃窃私语。
    江连景也凑到温别耳边小声交谈:“彦卿,你可听过这句?倒像是什么论著,可是这天啊地啊,莫不是道家的著作?”
    温别刚要开口回答,谁料站在人群中间的文谌玉,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般,突然回头看向了温别,随后拱手弯腰朝他行礼。
    “谌玉见过温大人,江大人,问两位大人安。”
    他这一开口,目光瞬间聚集了过来,认出了他们二人,也纷纷冲他们行礼。
    温别无奈扶额,本不想暴露身份的,如今只得走到圈子中间,冲众位问好。
    那文谌玉似乎是忘记了自己还在挑战,目光仍追着温别,待他走近,又开口道:“文某来的晚,错过了那日的鉴宝会,未能得见大人,今日上天作美,有缘与大人一见,实乃文之荣幸。”
    那文谌玉一派斯文,说话声轻语慢,却给人一种锐气逼人的感觉。
    温别眯了眯眼,暗觉此人不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