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婚交响曲》Part 94

    紧邻慧来家东边的,是杨姓的一家人。
    男人叫杨青,五十多岁,五短身材,浓眉大眼,声音宏亮。
    他是厂里食堂的班长,媳妇叫王秀玲,是厂里食堂的窗口付饭的。
    两个人都是急性子,大嗓门,两句话不来,就满嗓子灌,
    然后,锅碗瓢盆就一起响,经常听到最后是孩子哭老婆叫的。
    但夫妻两个都是热心人,男人仗义,女人为人十分善良,
    哪家有事,都少不了他们两口子上前帮忙。
    他们老家是附近农村的,两人同岁,十七岁结了婚。
    共生了七个孩子。
    杨大宝,23岁的女儿,是老大。起了个男孩儿名,一定是没生时,
    就十有**的认定是儿子了。没读几年书,年纪轻轻,
    就远嫁了,不常回来。
    杨招弟,20岁,是老二,看到老二又是个女儿,
    两口子想到是老大的名字起时失了算,便把心思用在了女儿的名上。
    小学文化,还是她母亲跟老杨绝食一周换来的。
    她进了街道办的一个纸盒厂,听说还处了一个对象。
    杨唤弟,18岁,是老三,听名字,就知道杨家人多想要儿子了。
    老三爱学习,是家里唯一的“秀才”。但老杨还是不想让女儿多念书,
    听说王秀玲,在老三要上学的那一年,摔碎了老杨的七个大碗,
    发动了多次家庭战争,才为三女儿争取到了读完初中的文化水平。
    杨大喜,16岁,听名字,一定是个儿子。
    这高兴的,都不知道怎么表达了,都表在了名字上,
    可见老杨的脸色该是个什么样了。生了三个女儿,终于来了一个宝贝儿子,
    大喜!大喜!听说老杨高兴的连喝了三天大酒,最后去卫生所输了液:
    愣是喝出了个急性肝炎!
    这杨大喜出生后,杨家的战争,打的更加频繁了。
    重男轻女也就罢了,怎么说也是亲生父母,不会给女儿太过份的气受,
    可是,这杨大喜却惯的不成体统,骂爹骂娘不说,
    还常常把几个姐妹打的鼻青脸肿。只要老杨在家,杨大喜还稍有收敛,
    一旦老杨不在,他妈妈王秀玲,那是经常被他气的发昏带死。
    常常被邻居喊来厂办治安人员,对杨大喜一阵吓唬。
    久而久之,他倒是“少年老成了”,谁都不怕了。
    杨大喜的成长,是这个73栋的一个噩梦。
    张淑一家搬来后,厂里曾劝过老杨,说,你儿子要是惹了烈士遗孤,
    那就可不是治安的事了,是公安找上门了。
    还别说,这半年,杨大喜老实了不少,见到张淑一家,总还揣着小心。
    杨小珍,是老五,14岁。自从有了杨大喜,这作天作地的儿子,
    老杨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彻底有了改观。他开始从重视女儿的学习,
    所以,从老五开始,女儿只要想上学,他就供到底!
    老五,上边有这样的一个恶霸一样的哥哥,一定是不幸的,
    但有幸的却是爸爸终于让自己完成学业了。她在上初中。
    杨小玲,老六,12岁。读小学五年级,是慧来学校的学长。
    她是几个孩子里,长的最漂亮的,品学兼优,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在慧来的厂区子弟小学校里,她任大队长,臂上总是挂着红红三道岗。
    这个臂微,意味着是学校级的干部,慧来班级的班长都要听她的。
    小学时的同学,没有不羡慕杨小玲的。
    杨小艳:老七,8岁,与慧来同龄,刚刚步入小学。
    现在是寒假,等过了这个春节,再开了学,
    慧来和杨小艳就念小学一年级的下学期了。
    两个人一个班级,还是邻居,简直就是形影不离。
    此时杨家里,杨小艳刚刚把慧来叫来,让慧来听听自己姐姐的演讲。
    杨家人都出去了,只有杨小艳和她的五姐在家里。
    慧来和杨小艳偷偷趴在外间的窗下,听着姐姐在里面,
    声情并茂的背诵着: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
    和平不是靠退让得到的!近代以来的中国,种种退让,结果处处割地赔款。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丢了东三省,
    当时有些中国人还心存幻想;东北这么大,日本人至少消化五十年,
    应该可以保持一段时间和平了。可是,结果呢?
    这一次中国人不再只会点头哈腰,签订不平等条约了,
    而是挺直腰杆抡起拳头硬碰硬反击了!”
    杨小玲,举起小拳头,柳眉倒竖的样子,让窗外的慧来和杨小艳笑成了一团。
    73栋,从西边数第四家,是一对新婚夫妇,男的姓方,女的姓赵。
    慧来和杨小艳根据他们的姓,给他家简化了个外号:“灶房”。
    小两口是南方人,都是中专毕业的技术员。邻居都跟他们叫眼镜夫妻。
    原因自然是他们两口子都戴着近视镜。
    从西边数第五家,是一对上海下放来的大夫,四十多岁,两个人都是大夫。
    开始的时候,彼此说话都听不大懂,但日子久了,他们普通话说的还不错,
    跟邻居讨教东北菜的时候,有时候,竟还会用东北方言说话。
    而他们夫妻之间,还是用上海话来交流。两口子竟一个姓,均姓李。
    有个儿子,跟着奶奶还在上海。
    每当这个时候,邻居们就会觉得,
    他们还是不接地气的,大城市的文化人。
    自从慧来家搬来后,邻居说,北京上海的都住上73号了,
    可谓大都市都聚集到了,以后,73号名声在外了。
    73号西边数第六家,两口子是轧钢厂的工人,男的姓刘,女的姓张,
    五十多岁左右。有两个女儿,都出嫁了。
    这栋楼,最东边的一家,是老两口,六十多岁,老头姓李,老太太姓那。
    老李给化纤厂看大门,老太太在家里的东边侍弄一方小菜院,
    还养了鸡鸭鹅狗,数他家有意思。但老两口又一生没有开怀,一个后人也没有。
    人口少,伙食倒是不错。下了个鸡鸭鹅蛋的,总是自己吃不了,还送给邻居,
    一趟房的,这几户人家,没有一家是吃不到老那太太送的蛋的。她家还有果树,
    春天有樱桃,夏天有海棠果,秋天还有李子。
    两位老人的家,就是73栋的疏果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