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
赵祯为人宽和厚道, 纵使略有牢骚, 也只悄悄发在心里, 对内侍都只字不提。
虽说连翻两回,皆是无果而终, 可考虑到在外殷殷期盼的朝臣们, 赵祯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心中标准一降再降, 才第三次翻开了这叠画像。
这一次,终于有两位容貌标致, 气质看着温和贤淑, 装束不至于奢靡华贵的丽人, 勉强符合了官家的要求, 得以‘幸存’。
“送去议事堂, 待相公们审看过后,再召这几位入宫来, 着人看上一眼。”赵祯神色淡然, 令内侍将画像一概取走后, 吩咐道:“若与这画像上的相貌相差不大, 便留下罢。”
内侍不假思索地应下, 立马就将雀屏中选的那两张画像, 一路跑着送去了议事堂。
而此时的议事堂中, 文官们瞧着是各忙各的,眼光却一直有意无意地往门口的方向瞟,俨然在等着什么。
莫说是三番四次抬头看的寇准了, 就连素来威严谨慎如李迪,也不自知地流露出几分不同寻常的神色。
当小心翼翼捧着画像的内侍疾步来到,众人顿时一个景中,不舍释卷,索性将话本一道带进宫来,仗着家人并不知晓,就当在官家前装贤淑文雅的道具了。
却不知官家不仅也曾津津有味地读过,还眼尖地一下就认了出来,再看故作严肃的郭氏,心里便微妙地生出几分好感来。
……那是风趣多情的柳三变,诙谐地以‘柳娘子’的口吻,讲述同‘风流’的陆三元之间那段分分合合、缠绵悱恻,令读者揪心的爱恋的话本中,最为精彩紧凑的第四本。
对这些内情,除了心情颇好的赵祯外,自是无人知晓了。
且皇帝大婚,依循礼制,自是无比隆重,单是筹备相关事宜,就需费上至少一月功夫。
即使赵祯有意一切从简,也逃不过百官苦口婆心的劝说,唯有睁一只闭一只眼,在这件小事上随他们折腾,只要莫太过分便是了。
等远在秦州的陆辞得到前学生将大婚的消息时,已是筹备近尾声的一月末了。
“日子过得可真快啊,”陆辞放下赵祯的私信,感慨万千道:“官家都将大婚了,我还是孑然一身,背井离乡,大口地喝着这西北风呢。”
今日霜雪交加,天冷极了,陆辞索性让全衙署的人都不出厅去,具都点上火盆,免得研好的墨都冻住不说,人也给冻坏了。
跟他凑在同一个火盆边,也正裹着厚衣瑟瑟发抖的滕宗谅,听闻这番无病呻吟,自是丝毫不觉他可怜,还没忍住当场翻了个大白眼:“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乃人间常道。与其叹官家成婚,怎不想想,分明是你那眼光太高,才会时至今日还孤身一人?”
当年陆三元在打马游街时,叫先帝未雨绸缪地派了一列金吾卫护送,才没被达官显贵家当场抢去,后来闻喜宴上,更是被众多抢夫婿的家丁‘逼’得跳入金明河的趣事,至今都还被京里人津津乐道呢!
更别提如今的陆辞平步青云,仅及冠数年,便已贵为节度,是一般的富贵人家都不敢高攀的了。他若肯往下看一眼苦求不得的凡人,何患无妻?
陆辞呵呵地笑了,随口胡诌道:“我这不是仰慕滕兄一掷千金的风采,为同你结个亲家,才迟迟不——”
滕宗谅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辞弟还是莫等了罢!”
他家小娘子,过年也才满四岁,哪儿会是陆辞的良配!
一想到陆辞若真成为自己女婿,那他多半要沦落至连在家中,都能被对方使唤得团团转的凄惨模样……
滕宗谅就感到背脊一寒,寝食难安,恶狠狠道:“你想都莫去想!”
陆辞可怜巴巴地叹了口气,还真不吭声了,只安安静静地盯着跳跃的火光看。
——小皇帝将成婚了,他该亲手准备件怎样的礼物,去贺这一大喜呢?
干脆把聒噪的滕兄打包送去吧。,新 ,,,
小说推荐